第三部分中国现代音乐第九章“五·四运动”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向阳光第二节重要人物2.刘天华五四时期,在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影响下,音乐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音乐思想和发展民族音乐的不同主张,主要有:以王露、陈仲子为代表的“中西音乐同源”说,“复兴国乐宜通西乐”说和“重雅轻俗”说,以萧友梅为代表的“以西代中”说和以刘天华为代表的“平民音乐”说。这些音乐思想和主张在当时的专业音乐实践中都获得一定程度的贯彻,其中“以西代中”说和“以美育代宗教”说,对十年内战时期资产阶级音乐思想的形成有特别重大的影响。
刘天华国乐一代宗师,“中西兼擅,理艺并长、而又会通其间”的中国现代杰出的民族音乐作曲家、二胡与琵琶演奏家、音乐教育家。江苏江阴人,1895年2月4日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09年在常州求学时曾参加校中的军乐队,1911年在江阴参加反满青年团,组织军乐队。1912年随其兄刘半农到上海,参加新兴戏剧团体——开明剧社工作,学习了钢琴及其他西洋乐器,1914年先后在江阴、常州等地教书,广泛地学习了各种民族乐器和民间音乐,并开始音乐创作。1922年受聘为北大音乐传习所国乐教师,1927年发起组织了国乐改进社,创办了《音乐杂志》。
他主张音乐要顾及一般民众,因而重视本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企图通过“采取本国精粹”、“容纳外来潮流”的方法来改进国乐。他在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吸取西洋作曲和演奏技法,在民族乐器二胡和琵琶音乐的创作及演奏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
作品有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良宵》、《苦闷之讴》、《光明行》等十首。琵琶独奏曲三首,以及“丝竹合奏曲”二首,二胡练习曲四十七首,琵琶练习曲十五首。
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苦闷和理想,曲折、隐约地透露了一些那个时代的气息。其作品的音乐结构、曲调发展及节奏处理等,在运用民族民间音乐和借鉴西洋音乐等方面都有成功的表现,在表现内心世界、塑造音乐形象方面也很有创造性。对于发掘和提高乐器的表现力、充分发挥乐器的性能等方面也很有成就:在各类音乐中,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二胡音乐。在传统中国,二胡仅是民间戏曲及地方音乐的伴奏乐器,地位不高。但由于他对于乐器的改革、十首独奏曲的创作以及有系统的二胡教学法的建立,使得二胡音乐的内涵有所增益,且成为能够独奏的乐器,使得中外人士对二胡看法有所改变,二胡也因此进入了高等音乐教育之中,从此在中国音乐中的重要性大为提升。通过他的创作、演奏和教学实践,为民族器乐、特别是二胡音乐的提高和教学作出了重大贡献,创立了一个独特的二胡学派。此外,他在收集、整理民族民间音乐、乐器改良方面也很有成就。
刘天华先生的主要音乐贡献具体有如下六个方面:一、新国乐创作1.二胡曲十首:《病中吟》、《月夜》、《空山鸟语》、《苦闷之讴》、《悲歌》、《闲居吟》、《良宵》、《光明行》、《独弦操》、《烛影摇红》。2.琵琶曲三首:《歌舞引》、《改进操》、《虚籁》。3.改编国乐合奏曲:《变体新水令》。4.二胡练习曲47首。5.琵琶练习曲15首。二胡音乐的艺术特点:其作品是五四时期新国乐的代表作,而且借鉴了许多西方因素。二、改良民族乐器与工尺普乐器的改良在乐器的制造改良上,刘天华对于他所擅长的二胡、琵琶演奏技法进行改革,明确了二胡固定音高的定弦。他在二胡制造的材料、技术上进行改变及定制,以期达到好的音色及音量,对二胡二根弦的音准进行调整,又增加了二胡的把位,将传统二胡的三把位扩展到七把位以上,拓宽了二胡的音域,以提高其演奏的表现力。
刘天华又依照十二平均律制作了新的琵琶,并增加琵琶的品和项,使琵琶有准确的音准,并能演奏半音阶,他这些乐器改革的进行,也和乐器制作厂商合作发展,以期达到推广的效果,他自己也曾于北京经营了一家音乐商店,名叫中华乐社,出售乐器及谱等,可惜后来未能如其计划进一步成立乐器厂。以上所述,简而言之:1.改良二胡的形制,扩展把位,发展了二胡的演奏技巧。2.在兄长刘半农的帮助下,在琵琶上实现十二平均律的应用。
记谱法的改良记谱法的改进,是刘天华相当重视的一环,他认为乐谱的不发达完备,使得中国古代的音乐无法完整地留传下来,而间接造成中国音乐的衰微。
他首先大力推广五线谱用于中国音乐之上,如他在1930年,为当时将赴美国演出的京剧名家梅兰芳,花了数月时间以听写记谱方式完成了五线谱的《梅兰芳歌曲谱》。
除此之外,由于当时国人仍惯用旧有的工尺谱,故而他就改进了过去工尺谱缺乏明确节奏的缺点,开创了运用五线谱来记载民乐曲和戏曲音乐的试验:将五线谱中一些记谱法,如节奏、指法、强弱等记号,融入工尺谱之中,并将工尺谱曲竖排改成横排,借鉴简谱中的延音线,用于明确工尺谱节拍时值,成一套较完善而能通行的记谱方法,且以此方式整理出了《瀛州古调新谱》、《佛曲谱》及《安次县哨子曲谱》等中国古乐及民间音乐。
三、专业音乐教育1.1922年,受聘北大音乐传习所国乐导师。2.1922年秋,任教北京女师大音乐系。3.1926年,受聘北京女子艺专音乐系。4.1927年,任教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时,培养了郑振铎、曹安和等二胡与琵琶演奏人才。四、收集记录整理传统音乐1.他是现代音乐家中,较早有意识地收集、记录、整理中国传统音乐的人。2.1930年,为京剧大师梅兰芳赴美演出听写记谱的《梅兰芳歌曲谱》第一人。3.其他记谱作品有:《安次县吵子会乐谱》等“佛曲谱”4.1932年6月1日,在北京天桥收集锣鼓谱,染猩红热,一周后病逝。五、发起成立“国乐改进社”1927年与郑颖荪、吴伯超、曹安和、汪颐年、肖淑娴等艺专老师,发起了国乐改进社。国乐改进社简介:为民族音乐社团。1927年由刘天华和郑颖荪、吴伯超、曹安和等35人发起,成立于北京。以改进国乐并谋其普及为宗旨。提出:“借助西乐,研究国乐。”,“—方面采取本国固有的精粹,—方面容纳外来的潮流,从东西的调和与合作之中,打出—条新路来”社员中部分为干事社员,从干事社员中选出执行委员会,领导全社活动。
刘天华在短暂一生中所走过的道路,是一条立足传统,不断改革创新的成功之路。通过他的努力实践,为我国民族器乐在整个专业音乐教育、音乐创作和表演事业中争得了一席不容忽视的地位,为我国民乐的发展开启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