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老子是我国道家的创始人。在学术思想上,道家与儒家、墨家,法家齐名,对后世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老子的生卒年月不详,大约与孔子同时。其中有一种说法,老子就是老聃,姓李名耳,陈国苦县。
晚年,老子见周朝一天天衰落,自己在此已无所作为,便辞职回乡隐居,撰写了《老子》。当然,关于这本书是否为老子所作、成书的时间等问题历史上也有不少争论。然而,争论归争论,我们研究老子及其道家的哲学思想,又不能离开它。
老子反对“天帝造物”的观点,提出“道”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根源。
“道”没有具体的形象,人的感官感觉不到,但它也不是虚无的东西;“道”不仅是生长万物的根源,而且还是天帝的祖先……这些观点具有无神论的性质,但它同时又宣扬人只能服从“道”而不能对自然有所作为。
老子的思想比较丰富多彩,涉及社会政治思想、思想、哲学思想等。从哲学上来说,与孔子推崇“仁”、以人的“仁心”与“命”——客观时势抗争不同,老子却贬斥仁,别出心裁地提出了“道”的概念,建立了“道”本源——本体论。
尽管后人对“道”的哲学属性见仁见智,争论不休,莫衷一是,但都一致认为,是老子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道”的学说,把“道”作为最高的统一范畴,用以说明世界万物产生的根源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性问题;同时,“道”又是人类社会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是事物本源、本质和规律的总称。这也就是他所讲的道生万物和“道法自然”的著名命题。从而使老子形成了以“道”为核心的哲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