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13年,杨玄感起兵谋反。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去把李密接来!
资治通鉴记载:先是玄感阴遣家僮至长安,召李密及弟玄挺赴黎阳。
由此可见,李密对杨玄感的重要性。
说起来也奇怪,杨玄感造反是为父报仇,李密去凑什么热闹?隋朝对他不错,杨广虽然把他辞退了,但依然让他袭了父亲蒲山郡公的爵位,每年有固定的国赋划拔。隋朝要倒了,他的那份福利可就不保了。
如果非要找什么造反动机的话,也许是友情吧,李密同学父母双亡,虽然袭有爵位,拥有过人智慧,但在父母去世时,他就是孤儿,内心永远留下这一片亲情的空白。
杨玄感兄弟填补了这个空白。自从进入杨家以后,李密在杨家兄弟上找到了久违的亲情。
杨素之仇,等同父仇,杨玄感的事就是我的事。
一路上,李密便用这个理由来解释自己内心莫名的激动。而要等到他经历得更多,才会明白内心真正的自己。
杨玄感如愿以偿等到了李密,见面后,他迫不及待的将李密请到内室,详细介绍了起事前后的事情,然后急切的问道:“兄弟常常以救天下为已任,现在正是你发挥的时候,下一步应该怎么办?”杨玄感欲求良计,却不忘以激将做为开始,其中气度,已然不高。
李密并没有为此感到不快,他的心中已经被一个伟大的构想所充斥,他急于向杨玄感倾吐,纵使杨玄感堵住他的嘴,他也非说不可。
“愚有三计,任公决择!”“第一,杨广还在辽东,离幽州隔了千里,往南是大海,往北是塞外胡地,要想回来,只要中间一条险途,我们趁机拥兵北上,出其不意,进入蓟地,把守住临渝关,这样,杨广前有高丽,后又被我们挡住,一个月后,必定粮尽,到时,只要举麾一召,隋军必定望风而降,不战而擒,此仍上计!”李密满面通红,语不带点,一气说完,只待杨玄感击节叫绝,就可发兵蓟燕,一战而夺天下!
可显然,杨玄感并没有预想中的热情,而是问了一句:“还请指点中计。”所谓考霸,不会只用一种思维解题,所谓天才的策略家,亦不会只有一套方案,奇思妙想之余的边角料都可以另组一个夺天之计。
李密说出了中计:杨玄感仍然是一句:“还请说下计!”李密心中涌起一丝不快,下人只为衬托上人的高贵,下计自然只是为了反衬上计的精妙,已引你见过绣房的大小姐,还聒噪着问丫环干甚!
于是,李密悻悻然说了出第三计:“如果想图方便快捷,可以去攻东都洛阳,只怕对方早有防备,要是攻不下来,时间一长,就不是我可以算得到的。”黎阳离蓟地,长安相隔千里,去洛阳只有五百余里,可在李密的思维里,远却是近,弯路却是捷径。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独特的思维。
听完李密的下计,杨玄感面露微笑,拍手叫好:“兄弟的下策实是上策,现在隋朝官员家属都在洛阳,要是把他们抓起来,足以控制天下,况且像兄弟所说经城不攻,这样怎么树立威信!”把目标对准家属,总是喜欢搞点大动静,这大概是的风范。
李密着实被震惊了,他望着杨玄感兴高采烈的表情,马上明白杨玄感并不是真的要向他问计,他早就打定先攻东都,问自己只不过是为了印证方案。
世间老板开会,多半如此尔。
李密虽然鄂然,但他现在只是谋主,也就是师爷,师爷只有建议权,没有决策权。杨老板说攻东都那就攻东都吧。
历史将验证李密之三计何为上计,何为下计。
这答案得用英雄的血来写,包括杨玄感的血,不仅限于李密的血。
资治通鉴记载:始,杨玄感至东都,自谓天下响应,功在朝夕。得韦福嗣,委以心膂,不复专任李密。福嗣每画策,皆持两端;密揣知其意,谓玄感曰:“福嗣元非同盟,实怀观望;明公初起大事而奸人在侧,听其是非,必为所误,请斩之!”玄感曰:“何至于此!”密退,谓所亲曰:“楚公好反而不欲胜,吾属今为虏矣!”打了几场胜仗后,杨玄感声势大振,每天都有上千人来入伙。可谓形势大好。
队伍一天天壮大,但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怎么在部队壮大的情况下,保持部队的纯洁性就成了很重要的问题,李密就发现混进来一个思想不那么纯洁的人。
在攻打洛阳的战斗中,杨玄感俘虏了一个叫韦福嗣的内史舍人,杨玄感亲自出马策反,邀请他加入到起义军中来。韦福嗣也不含糊,连老虎凳都没上,就投了诚,进入到杨玄感的参谋班子。
李密很快注意到这个人,当发生下面这件事后,李密终于可以确定,韦福嗣是身在梁山,心在朝廷。
杨玄感让韦福嗣起草一份檄书,韦福嗣直接拒绝。
李密找到杨玄感,指出韦福嗣绝对不是自己人,这样的人应该马上清理出革命的队伍,也就是拉出去斩了。
杨玄感奇怪的盯着李密:“不至于吧,有这个必要吗?”此话一出,李密已经明白,杨玄感必败无疑,其败因不在于杀不杀一个韦福嗣,而在于杨玄感的内心。
在李密看来,大丈夫立于世间,欲成所为者,必须问自己两个问题。
1.我的内心追求什么?
2.为了达成所愿,我愿付出怎样的努力?
这是一个关于立志跟奋斗的问题。要想成功实现自己的理想,欲望必须强烈,立志必须坚定,因为只有强烈的欲望才能给你指引方向,而只有全力的付出才能让你最终抵达终点。
为了取得胜利,必须果敢,必须勇猛,可这依然是不够的。你要采取一切可能接近目标的方法,甚至有时候,这种方法会有些不近人情。
什么不至于此,什么先这样吧,这样的觉悟怎么取得胜利?
从中军帐出来,李密叹了一口气,告诉他的亲信:“楚公好反却对胜利提不起渴望,我们将要成为俘虏了。”很快,李密就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
杨玄感又把李密叫来,笑呵呵问了他一个问题:“你看我称帝怎么样?”李密简直了,他盯着杨玄感,仿佛看着一头史前怪兽。
一般起义都会搞个名号,比如黄巢叫冲天大将军,李自成叫闯王,杨玄感竟然没打出一个响当当的称号来,这是个遗憾。但一步到位,刚起事一个月不到就称帝的,倒不是没有,但你绝对记不住他们是谁,因为那些都是死得最快的。
李密断言否决了杨玄感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再次警告他,最好赶快进攻长安,安抚关中,拿下一片进可攻,退可守的基地。
杨玄感又露出招牌式的大笑,表示称帝这个事就算了。
完了,杨玄感已经没救了。
李密已经看到了失败的影子,但他并不像三国时的杨修一样,一发现不对,就叫手下打包行李。也没有像范增那样因为自己的计谋不为所用,就骂两声:竖子不足与谋,然后拍屁股走人。
李密选择留在杨玄感这条将要倾覆的大船上。
因为他不仅是杨玄感的谋主,还是杨玄感的朋友。
如果杨玄感即将胜利,我可以离去,但如果他将要陷入困境,我无论无何都不能离去。患难与共,这是友谊的价值。
“也许,杨玄感还有需要我的时候。”李密想到。
事实确实如此,没多久,杨玄感就请来了李密,说出了史书中陷入困境当中的人常用台词:“计将安出?”杨玄感终于发现形势已经不妙。
杨广回来了。
事情演变成当年李密警告的那样:洛阳苦攻不下,敌军四至。
“现在只有最后一个办法了!”面对杨玄感的询问后,李密沉思了一会,说出了自己的最后一计:“我们放出风声,说关中有人接应,已经派人前来迎接,借此鼓舞士气,领军入关!”此计,正是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
面对将要崩盘的现实,杨玄感终于选择相信李密一次。
点起部队,杨玄感宣布了关内有人接应的喜讯,杨玄感还请出了数位乡亲,告诉大家这是他老家华阴县来的老杨家的本家兄弟,这次专程赶来,就是传递这个消息。
士气终于恢复了,大军起营西行,一路上,杨玄感还创造性的发挥李密教他的瞒天过海之计,宣称东都已经被攻破,现在打完东都打西京。
这就是欺负隋唐没有给官员配手机了。
进军十分顺利,连樊子盖都没搞清楚杨玄感的动向,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很快,大军行到弘农宫。
函谷关就在眼前,关后就是得之可得天下的关中。
在这里,杨玄感受到了热烈欢迎。
估计杨广的横征暴敛把弘农父老乡亲惹急了,大家纷纷拿着牛酒前来欢迎杨玄感,并强烈要求杨玄感抽个空,去他们那里打土豪,分财产。
据他们进述:城池防备空虚,里面粮草又多,不去攻就太可惜了。
人民群众这么热情,杨玄感觉得却之不恭,于是决定去城下去看一看。
杨玄感终于犯下了他一系列错误中的最后一个致命错误。
李密建议现在要赶紧前进,抢占长安屏障潼关。
杨玄感给出的回答却是:“此人难奈,我不攻有何面目?”然后进攻小小的弘农城。
三天后,杨玄感终于承认失败,还是彻底的失败,最终灭亡。
杨玄感这样的人是无法在造反这个领域做出成绩的,李密比他更适和这个领域。在此之前,他做为一名师爷,满腹奇计却不被采纳,这是让人痛苦的,但乱世不会让一个奇才虚度,他终有机会掌控局面,从而实践他的智谋。
所以看历史,不光要看表面,还要看到历史背后那些事情。看历史远比看小说更为有趣,因为历史就是一个有着无尽谜题的长卷,更何况还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的知识。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好,我总是建议他去读历史书。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像我们中国一样有这样完事丰富的历史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的所有变数都写在了中国的历史书里,你想看问题更通透,可以去读历史,想少踩坑,可以去读历史,想搞清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去读历史。甚至当心情不好时,也可以去读历史。
不以“现代眼光”作解,更不平添枝叶。作为历史爱好者,入手这一套非常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