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三国袁绍【袁绍:三次手握天牌,最终输光全部身家,灭亡的根源是什么?】

时间:2024-03-18 08:31:41阅读:

三国袁绍【袁绍:三次手握天牌,最终输光全部身家,灭亡的根源是什么?】

袁绍曾经三次手握天牌,站到了风口浪尖的“牌局”上,一旦胜出,即可掌定乾坤!

第一局,袁绍眼看要海底捞了,竟然被人截胡!

第二局,袁绍强势,却无奈打了一把流局!

第三局,袁绍胡拆乱打,终于输光了全部身家!

公元188年,袁绍被朝廷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一,随后又被大将军何进视为心腹爱将,在军政界如鱼得水。何进被害后,袁绍家族迅速组织剿灭了阉党。

公元189年,董卓废立,遭声讨,袁绍被拥立为关东军盟主。讨董盟军最终作鸟兽散,袁绍回家一门心思搞发展。

公元191年,袁绍通过运作赶走了韩馥,入主冀州。数年后,袁绍积蓄了充分能量,又将炮口对准了幽州,最终兼并了公孙瓒。

自此,袁绍占据冀、幽、并、青四州,拥有几十万军队,名动天下!

公元199年,袁绍向曹操宣战,以十万步兵、一万骑兵的绝对优势向官渡开进,但是最终却一败涂地、全军覆没,袁绍带着八百人逃回了河北。

公元202年,袁绍在忧郁中发病而死,袁氏兄弟随即展开浴血内斗。

公元205-207年,曹操剿灭袁潭,继而北定乌桓,袁尚、袁熙逃亡到辽东,却被公孙康杀死,首级被送于曹操献功。

自此,这个盛极一时的袁绍家族,在无比荣宠的祖荫下,在顶级辉煌之后,最终走向了分崩离析,乃至彻底灭亡!

其实,自始至终,袁绍都手握着一副超级璀璨的天牌,在那个皇权崩塌、群魔乱舞的时代,袁绍至少有三次机会可以站到集权制高点,甚至有机会问鼎天下,但他却屡次把天牌打成散牌,大好局面变成了一地鸡毛,最终走向了土崩瓦解。

在袁绍一生中三次主导命运的关键性“牌局”中,他每次都能抓到一把天牌!如果不看他手中的天牌有多么豪华,您就难以想象他输得有多惨!

众所周知,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的豪门望族,那么这个“四世三公”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呢?

袁安,在汉明帝时历任司空、司徒,这是第一代三公;袁敞,在汉和帝时官至司空,这是第二代三公;袁汤,在汉桓帝时官至太尉、封安国亭侯,这是第三代三公;到了汉灵帝这一届,袁逢官至司空,袁隗官至司徒,这是袁家的第四代三公。

也就是说,袁绍家祖坟上冒青烟,上面四代祖宗辈,竟然出了五位“三公”!这意味着什么呢?

这么说吧,袁绍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当刘备还在织席贩履、与人讨价还价的时候,当孙坚还在跟着老爹卖瓜、被人问瓜是否保熟的时候,袁绍就已经各种直升、保送,直接被调入中央实权工作了!至于曹操这个官二代,在袁绍的家世面前,也只不过是“阉三代”罢了。

上述只是粗浅对比,袁绍无比荣宠的家世所带来的,是根深蒂固的更深层次的利益!

而此时的袁绍,作为袁家第五代的领军人物,他手中的天牌可远不止于此,他还成了大将军何进跟前的超级心腹红人!

此外,叔叔袁隗担任官员系统二把手,弟弟袁术担任禁军中的虎贲中郎将。这是什么高端配置?相信不言而喻!

总之,袁家在这届中扎根非常深厚,可以说走上了政治结构上的最高峰。

在剿除阉党的斗争中,袁绍的表现极为积极抢眼,但是何进无脑,竟然被宦官害了。袁术立即攻打宫城,焚烧青琐门,而袁绍与叔叔袁隗也佯称奉诏,对阉党进行赶尽杀绝。

在这个节骨眼上,外戚、宦官同归于尽了,正是袁家千载难逢的好时机,如果袁家叔侄三人操作得当,拿下中央最高控制权绝对不成问题!

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董卓北邙救驾,带着小皇帝忽然杀进了京城!当然,这也是袁绍之前的一手昏棋所种下的苦果,等于是搬来石头砸自己的脚。

关键时刻,袁绍忽然犹豫不定了!但是董卓心狠手黑啊,他虽然只带了三千人进京,但他手段凌厉,迅速接管了何进的部队、收买了吕布、吞并了丁原的并州军,又让李傕带着三千飞熊军连夜潜出京城,次日再浩浩荡荡开进来,连续三五日,这种西凉铁骑的威武阵势,直接把整个京师都给镇住了!

自此,董卓成功地摘取了胜利果实,在站稳脚跟后,立即权倾朝野。

可以说,袁绍家世就是他的第一手天牌,在何进、阉党两大势力火并殆尽后,权利重新洗牌,袁绍马上就要海底捞的时候,忽然被董卓截胡了!

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袁绍心中那个憋屈呀!因此,当董卓提出来废立少帝时,袁绍第一个站出来不服,直接拔刀怒怼董卓。

袁绍这次的表现,比较热血,但他冷静下来,也害怕董卓加害,就连夜逃亡到冀州去了。董卓本来想要通缉追杀袁绍,但这时候袁绍家族的名望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有人劝董卓,“袁绍家四世三公、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在朝廷内外的关系网深不可测,如果他被逼急了,一旦振臂一呼前来讨伐,那各路人马将会揭竿响应,如此一来,您的地位恐怕要受到动摇”,董卓深以为然,于是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以示安抚。

在董卓废立之后,各地讨伐董卓的呼声日益高涨。此时,袁绍自身的名望优势再一次体现出来,他有哪些名望呢?

1.家世关系网,不多说了;2.剿灭阉党之功;3.在朝堂上第一个站出来驳斥董卓。

因此,袁绍肯定是最有号召力的人物。于是,关东州郡纷纷揭竿而起,组成了讨董盟军,而袁绍也被推举成为盟主。董卓大怒,直接把袁绍的叔叔袁隗以及京师中袁氏宗族全部斩杀了!至此,袁绍又多了一层值得同情的隐形名望,那就是人家袁绍为国讨贼,把全部宗族都给搭上了。

大家对袁绍的遭遇义愤填膺,各路豪杰大多归附于他,州郡蜂拥而起的部队,都打着袁氏旗号,人人都想着为他报仇。董卓慌了,挟持汉献帝之后西逃,迁都长安。当孙坚、曹操、鲍信等人准备穷追猛打时,袁绍却犯起了嘀咕,逡巡不前。

如果盟军一鼓作气,必能击溃或者擒杀董卓,然后迎回天子,那么袁绍必将是首功之臣,凭他的家世、名望以及功劳,入主朝堂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这么浅显的道理,袁绍自然懂!但是,袁绍忽然发现,诸侯盟军根本就是一盘散沙,除了曹操、孙坚等极少数激进派以外,其他都是各怀异心,战前口号喊得震山响,现在却都在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袁绍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即便是入主朝堂,也难以控制外藩,还不如自己做大做强。对于渤海小郡这种弹丸之地,他根本不满足,于是将目光瞄准了韩馥的冀州。于是,几乎在顷刻之间,诸侯联盟就各回各家了,而激进的曹操、孙坚,都碰了一鼻子灰。

讨董之战,是袁绍强势的第二把牌局,袁绍的家世、人气、各类附加值所带来的名望,转化为他手中的天牌,但这把牌局却遗憾地流局了。

讨董之战后的数年之间,袁绍沉下心思谋发展,最先通过诈术骗取了冀州,又多次与公孙瓒开战,还联手吕布大破张燕的黑山军,在河北一家独大,此后又亲自攻打幽州,最终兼并了公孙瓒的部队,尽得河北之地。

自此,袁绍通过自己的努力运作,终于又迎来了自己的第三把天牌,这把天牌就是资源!

很多人以为袁绍是废柴,这种误解实在太深!其实,官渡之战前的袁绍,综合评价的话,也称得上英雄一时,能力、威名均非常人可及。沮授对他不同时期的评价就是,“弱冠登朝,播名海内”、“忠义奋发,单骑出奔”、“振一郡之卒,撮冀州之众,威震河朔,名重天下。”官渡之战前,袁绍的势力达到了鼎盛,堪称诸侯之最,袁术对此就非常眼红,评价袁绍为:“今拥四州,民户百万,以强则无与比大,论德则无与比高!”顺便插播一句袁术。其实袁术内心一直看不起袁绍,暗骂袁绍是“吾家奴”,讨董之战前后,二人就貌合神离,此后竟然结怨甚深,袁术还帮着公孙瓒去打袁绍。袁术比较能做,而且脑回路异常清奇,他坚信自己有帝王之命,此后又认为“玉玺在手,天下我有”,于是堂而皇之地称帝了,又各种骄奢淫逸,这种做派当然要遭受各种声讨,被曹操、刘备、吕布联合起来爆锤,迅速崩盘了,最后被刘备痛殴一把就嗝屁了,临死连口水都没喝上。

回归主题。为什么说袁绍的第三手天牌是资源呢?此处所谓的资源,是相对于曹操来说的,那么袁绍都具备哪些资源优势呢?我们简略地看一下吧。

1.疆域。

袁绍坐拥冀、幽、并、青四州之地,尽收河北之地,可谓幅员辽阔,而曹操的地盘却相对较小。

2.人口。

袁绍的统治核心在冀州,这可是东汉第一大州,《三国志》中描述它为“户口众多、田多垦辟,民人殷盛,兵粮优足”这就意味着,袁绍的兵力、后勤等资源,会毫不吃紧、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前线。我们以兵力为例,袁绍当时的部队,多达数十万,一旦发动战事,派往前线的部队动不动就是十万起步,比如官渡之战,袁绍发动了十万步兵、一万骑兵,而曹操能够抽调、组织的全部参战人员还不到三万。

其实,前面这两点,袁术的评价已经非常到位了!

3.人才。

4.局面。

这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袁绍面临的局面,就是毫无后顾之忧,卯足了劲要打赢这一仗,而曹操面临的局面,就要复杂多了。

首先;曹操要稳定朝中局势,与那些保皇派作斗争,在“衣带诏”事件后,又被刘备赚取了徐州,此后亲自提兵东征,把刘备打到狼狈而逃;其次;曹操要防范南方的孙策、刘表等人,尤其是“猘儿难与争锋”的孙策,一直在暗中蠢蠢欲动。整体来说,曹操正在面临一个内忧外患的尴尬局面,还要面对袁绍的各方面巨大优势,综合评估的话,曹操的前景并不容乐观。

通过上述的鲜明对比,我们可以得知,袁绍在人生最重要的一场牌局中,手中掌握了压倒性优势的天牌。但遗憾的是,他却最终一败涂地!在输掉官渡之战后,袁绍家族的盘子还在,即便是袁绍很快病逝后,袁家的根基也并没有动摇,但袁绍一死,袁家很快就被曹操灭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袁绍家族迅速垮台呢?笔者愚见,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不合时宜,输掉战争。

当曹操征讨刘备时,许昌相对空虚,田丰曾经极力建议出兵袭击,但是袁绍却因为幼子得病而心神不宁,不愿意动弹,田丰心急之下说话不中听,还被袁绍呵斥。当曹操稳定了后方局势后,刘备逃到袁绍那里,开始以大义鼓动袁绍,建议他起兵讨曹。

此时的刘备,就是个孤家寡人,他是看热闹不怕事大,巴不得袁曹两家打起来呢!

田丰、沮授均认为战机已失,而田丰还提出了“三年疲曹”的高级战略,但袁绍根本听不进去,他也许是被刘备鼓吹的大义所感染,也许是被自己的巨大优势所迷惑,他最终听取了郭图、逄纪的意见,毅然发兵。事实证明,这是惨痛的决策失误。

还有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叛徒的出卖。在与袁绍僵持对峙后,曹操因为后勤保障不力,都打退堂鼓了,幸亏被荀彧的鼓励信给打了一剂强心针,才找回了信心。关键时刻,许攸雪中送炭,于是曹操亲自带着五千骑兵,突袭了乌巢,奠定了官渡之战的总胜利。如果不是许攸,曹操的前景实在堪忧!

也许是袁绍命不好,但如果袁绍能够善待许攸,在这个节骨眼上,对逄纪弹劾许攸之事加以安抚,许攸怎么会叛逃呢?

第二点,摒弃贤能,自毁长城。

后期的袁绍,多谋善断,胡乱疑忌,偏听偏信,但凡忠言逆耳,他都不听,只要是谗言蜜语,他都坚信不疑。

当汉献帝遭受李郭之乱时,沮授就提出了奉迎天子东归,“挟天子而令诸侯,畜士马以讨不庭。谁能御之?”但是袁绍听信了淳于琼等人的建议,认为这样会削弱自己的实力。此后,袁绍又听信了郭图的谗言,认为沮授“监统内外、威震三军”,于是竟然消弱了沮授的职权,还将沮授的部众分给郭图带领。当袁绍发动官渡之战后,沮授多次进言,反而被袁绍再次猜忌,竟然把他关在了行军的车中,导致沮授最终被曹军生擒。

再看田丰。此前建议袭取许昌,田丰就被袁绍所厌恶,当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时,田丰再次直言,认为出师不利,这让袁绍勃然大怒,直接把他投进了监狱。当袁绍从官渡狼狈而逃后,很多士兵都说,“要是之前听田丰的就好了”,袁绍心中又羞又怒,而逄纪又浇了一把火,“田丰正等着看您的笑话呢”袁绍大怒,直接把田丰赐死在监狱中。

像沮授、田丰这种贤能、忠义之士,袁绍根本不以为意,而郭图、逄纪之流,袁绍却当成暖宝宝,简直言听计从,这种做派,无异于自毁长城。给你一把再豪华的牌型,如果你胡拆乱打,那谁也救不了你!

当火烧乌巢后,张郃提出立即赶过去救援,但郭图却不以为然,提出围魏救赵,建议去攻打许昌,张郃极力反对,但袁绍最终听了郭图的话。张郃只好出兵,结果被曹洪迎头痛击,郭图听闻张郃败绩,怕人家回来之后与自己对质,又对袁绍说,张郃二人有投降之心,袁绍立即派人前去召回张郃。乌巢已经化为灰烬,回去估计是个死,张郃一合计,直接向曹洪投降了!

可以说,张郃全是被郭图坑害了,不过他也算因祸得福。至于郭图,仍然深受袁绍的宠信。

官渡之败后,袁绍的八万败兵全部被坑杀,而袁绍带着八百骑兵仓皇逃回河北。袁绍的心气迅速一蹶不振,两年后就病逝了。

袁绍死后,袁家的家底还在,但袁绍一死,袁家就迅速垮台了!这就要说到袁绍家族灭亡的第三点原因,也是根本原因。

第三点,废长立幼,诸子分封!

袁绍有三个儿子,分别为长子袁谭、次子袁熙、三子袁尚,而袁绍最喜欢后妻刘氏所生的袁尚,有意立袁尚为嗣,于是他把袁尚留在身边,让袁谭镇守青州,袁熙镇守幽州,而外甥高干镇守并州。

沮授建议说,“废长立幼,自古以来就是取祸之道”,但袁绍听不进去,沮授又建议不能分封诸子,但袁绍说只是想考察儿子们的才能,这简直就是无厘头!

废长立幼,导致兄弟之间互相不服,各种拉帮结派,各种勾心斗角,比如郭图、辛评拥护袁潭,而审配、逢纪拥护袁尚;而诸子分封,更是遗祸无穷,直接为以后内斗埋下了祸根。

当袁绍还没有烟气时,逄纪就矫诏了袁绍的遗书,立袁尚为冀州之主,在此后的内斗中,逄纪也被袁潭亲手杀掉了!

当曹操四面猛攻邺城时,袁尚还在外面和袁潭拼命呢!审配死守,但最终城破,而审配也慷慨就义。

古人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但袁氏兄弟们至死都在一门心思搞内斗!袁绍种下的苦果,只能让儿子们品尝了!

废长立幼,诸子分封,应该是袁绍家族灭亡的根本原因。后来刘表重蹈了袁绍的覆辙,结果荆襄九郡被曹操唾手而得;再后来曹操在立储的问题上摇摆不定,当他征求贾诩的意见时,贾诩并没有直接表明立场,而是狡黠地说,“我正在思考袁绍、刘表的事情呢”,于是曹操有了主心骨!

让我们总结一下吧。

袁绍的第一手天牌,是家世,但是他时运不济,被董卓截胡;袁绍的第二手天牌,是名望,但是人心不齐,最终走向了流局;袁绍的第三手天牌,是资源,但是他后期的“牌技”太差,缺乏大局观,自身性格有缺陷,摒弃贤能,宠信奸佞,把一手天牌拆废了!

而遗祸无穷的废长立幼和诸子分封,才是真正让袁绍家族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