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三毛的故事【三毛:1次求婚被拒,2任丈夫死亡,3个想嫁的男人,4次自杀】

时间:2024-10-06 16:01:15阅读:

三毛的故事【三毛:1次求婚被拒,2任丈夫死亡,3个想嫁的男人,4次自杀】

在撒哈拉流浪旅居,周游列国寻找自由,未婚夫在结婚前夜猝然离世,深爱的丈夫潜水时意外身亡。

这些经历,每条单拿出来都够写成一本故事,而这些喜与悲都发生在一个人身上,她就是作家三毛。

或许是命运太过眷顾,想让她短暂的一生充满瑰丽的色彩,所以一股脑地把奇遇都给了她。

又或许是命运的捉弄,每每在她觉得幸福唾手可得的时候,总是无情的被推入深渊。

她此生的愿望便是,但愿人长久,可惜即使获得也只是稍纵即逝。

三毛原名陈懋平,出生在重庆,一家人在重庆生活了五年,1948年移居中国台湾。

三毛从小就表现出跟姐姐、弟弟完全不同的特立独行。三岁那年,她就因为自己不会写名字里的“懋”字,自作主张把自己改名为陈平。

或许父母为她取名为平是希望这个女儿一生平顺安康,但他们不会想到三毛此生却如谶语般充满了跌宕和波折。

按理说她的才华应当能让她获得老师的喜欢,但是事实恰恰相反。

三毛的性格自小孤僻倔强,从她幼时给自己改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她是个很有自我认知、有自己想法的孩子。

但是在应试教育中,出于便于管理的目的,老师并不喜欢她的天马行空。

国语的老师让孩子们写自己未来的理想职业,其他学生都写到教师、律师、军人等社会主流认可且社会地位很高的职业。

只有三毛明晃晃的写着自己要做一位拾荒人,去捡别人丢掉不要的宝贝。

这样奇特的想法让老师惊愕不已,她要求三毛重写。

三毛却变本加厉写道自己以后长大了要去卖冰棍,这样一个“叛逆”的孩子自然是得不到老师的喜欢的。

数学课上三毛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每每数学考试她的成绩都一塌糊涂。

后来,三毛发现老师出的题都是一本练习册上的题目,于是就按照考试顺序将题目答案背下,考试的时候三毛拿了满分。

老师却因此质疑三毛作弊,要求三毛重新参加考试。

这次出的题不再是三毛记忆的顺序,三毛又如往常一般交了满纸错卷,于是老师更笃定了自己的猜测,甚至侮辱性的用墨水在三毛脸上画了大花脸,让其示众。

小小的孩子如何能承受老师这样的侮辱和欺压,三毛开始厌学,一想到要进入学校就恐慌压抑。

无奈之下,父母为其办理了休学。

在家里的三毛并没有无所事事,三毛的母亲是一位极其温柔聪慧的女士,她作为家庭主妇总是用最大的爱和耐心包容着家庭成员,为他们付出着自己的一切。

彼时的台湾社会氛围压抑,一向特立独行、向往自由的三毛日益感到自己无法在这样的社会体系中生存下去。

再加上大学期间一段失败的感情经历,促使三毛走上了去往西方求学的道路。

1967年,24岁的三毛去西班牙留学,就读于马德里大学,三毛独特的东方异域风情和洒脱自在的性格,以及丰富的学识很快为她俘获了一众朋友。

一群人时常一同高歌起舞,填满了三毛孤寂已久的内心,也是在这里她第一次遇见了荷西,她未来的丈夫。

彼时的荷西还是一个18岁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而三毛已经如一只盛放的红玫瑰一般,绽放着自己浓烈的成熟女人风采。

用三毛书中的话说:“那时的我是一个美丽的女人,我笑,便如春花,必能感动人的,任他是谁。”初见之下,荷西就深深地被三毛迷住了,他知道自己太过年轻,无法给予任何承诺,于是他对三毛说请三毛等他六年,等他能够负担得起两个人的未来,他想请三毛嫁给他。

面对这样一个跟自己年龄相差甚远的小男孩儿的深情告白,三毛虽然感动,却也并不放在心上。

六年实在太久,足以改变太多,而三毛一向是行走在路上的,六年之后的她在哪里,荷西又是否会保持如今的情怀,一切都未可知。

于是她向荷西告别,两人最后相见那一天,荷西眼含热泪,面对着三毛挥手告别,口中喊:再见,再见。

就此一别两宽,此时的三毛还不知道这个男人将会让她牵挂一生。

三毛也在家人的安排下结识了一位德国的数学老师,两人情谊甚笃,很快坠入爱河中准备成婚,但是命运的戏弄却在三毛最幸福的前一天悄然来临。

结婚前夜,未婚夫突发心脏病猝死,得知消息的三毛悲痛不能自已,在未婚夫的葬礼上扑在棺材上,哭喊着要让他将自己一同带走。

之后她又吞下一大瓶想要自绝,被家人救回之后,心如死灰的三毛再一次出走台湾,回到西班牙疗伤。

此时已经过去了六年,西班牙有一个男孩子还在信守着自己的承诺,等待着她的来到。

不明情况的三毛只能一头雾水的急忙赶来,却被朋友蒙着眼睛匆匆拉入一个房间内。

片刻之后她听到开门声,然后她被一个温暖的怀抱裹挟了起来。她被那人抱着转起了圈,此人正是荷西。

此时的他已经完成了学业,成为了一个年轻力壮的青年人,而他还一心牵挂着自己年少时偶遇的那个异国姑娘。

与三毛的重逢可谓是惊喜异常,他不愿意再错过自己生命中的缪斯,于是他向三毛展开了猛烈的求爱,三毛也感动于荷西的执着热烈,两个人水到渠成走到了一起。

在求婚前夕,荷西问三毛想嫁一个什么样的人,三毛玩笑道要嫁给有钱人,看着荷西失落的神情,她小心而真挚地说如果两人真心相爱的话能吃饱饭就好。

荷西听到此话却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他问三毛吃的多不多?三毛小心翼翼的回答道,不多,以后还可以吃的更少些。

两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荷西放下自己的职业规划。

两个人在沙漠中成婚,过上了平淡却又充满奇遇的生活。

三毛的书中记叙了她跟荷西琐碎而温馨的日常。

沙漠中物资匮乏风沙很大,他们租住的房子缺乏很多东西,于是他们经常去拾荒捡来别人不要的东西,改装改装做成家具和装饰品。

比如轮胎做的椅子、兽骨做的墙饰,破败的家逐渐被两人装饰的温馨而有情调,三毛这也算是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了一个拾荒人。

最可贵的是她身边有一个人能懂她、理解她,陪她去做一些天马行空的想象。

两个人也充分体验了异域风情,被当地人邀请去参加传统婚礼,三毛为年幼而被生生夺走自由和贞操的新娘而感到悲愤。

到当地富翁家里做客,与其黑人奴隶结下深厚的友谊,最终黑奴被卖到别的地方,三毛与荷西为之落泪。

根据个人经历写成的《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来》等一经发售就引起了巨大轰动,她在自由中徜徉的姿态引起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向往,三毛一举成为知名作家。

然而命运又一次发现了三毛的幸福,它决意要取走自己的馈赠。

有一次三毛的父母来非洲探望两人,临行之际三毛送两位老人去往机场,意外就在此刻发生了,荷西潜水作业时发生了意外,抢救不及时,就此离开了世间。

在去往机场的路上,三毛听此噩耗,整个人手足无措濒临崩溃,在父母的安慰和支持下她马上赶到了现场。

在那里等待她的不再有丈夫温暖的怀抱,只有一具冰冷的尸体。

根据三毛生前的录音采访,当时荷西的遗体被放置在一个小木屋里,她抱住丈夫冰冷的身体,不断的向他倾诉。

她安慰荷西不要怕,朝着有光的地方走,她说我还有父母在,不能去陪你,你要等我,就这样,她不眠不休不吃不喝守了三天三夜。

说着说着,她突然看到荷西紧闭的眼睛中流出血泪,于是用一条手帕一边为自己擦泪,一边为丈夫擦泪。

事后她向学医的朋友请教,朋友为她解释道,人死之后眼部的毛细血管破裂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正常的。

虽然有了科学的解释,但是在三毛眼里那就是丈夫对她的不舍,这样在她看来是灵异事件的经历,也为她此后通过通灵来寻求心理安慰埋下了种子。

葬礼结束之后,荷西被葬在了他与三毛居住的加纳利群岛上,永远守望着他与妻子生活过的地方。

三毛的父母将她带离了沙漠,三毛就此结束了十几年的流浪,跟随父母回到台湾生活。

此时的她可以说完全是为了父母朋友活下来的,时常会有求死的念头,朋友们察觉了她的想法。

好友琼瑶跟三毛进行长达七个小时的促膝长谈,最后得到三毛眼含热泪的保证,她绝不自杀。

虽然保证了自己不会结束生命,但是三毛的心中再也没有一丝光亮了,她投入到工作中,在大学任教,企图用忙碌的生活填满思念的空隙。

父母也迁就心疼女儿,对她的要求无有不应,有一次三毛看到有一座小房子要出售,小巧而精致。

但三毛手头的积蓄并不足以将其买下,年迈的父母二话不说为她买下了这处小房子供她生活。

在亲人、朋友的爱护下,三毛虽然依然满心悲痛却能正常生活下去,但她依然十分怀念荷西。

在思念的催促下她开始接触通灵,曾经多次在公共场合和朋友面前表演通灵。

有时她跟朋友聚会时手中写写画画,朋友问她在做什么,她就会回答自己在跟荷西说话。

说是心理安慰也好,精神寄托也好,三毛执迷于此,在其中得到了平静。

然而悲伤时不时的侵袭还是让她日复一日的憔悴下去,心灵也逐渐枯萎。

1989年,她在朋友口中了解到王洛宾的事迹,深深地被这位老人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和对爱妻的怀念打动了。

或许是两人都经历过挚爱的离去,又或许是两人都经历过太多生命的曲折。

两人初见之后交谈甚欢,相差30多岁的年龄并不能阻碍他们的交流,可以说两人结成了忘年交。

三毛在离开新疆之后也频繁的与王洛宾进行书信往来。

她在信中直白的表述了自己对王洛宾的爱意,说是惺惺相惜也好,感同身受也罢,三毛孤寂的心再一次重燃了火苗。

然而王洛宾考虑了诸多现实因素之后,只能对三毛冷漠以待,自己70多岁的年纪,如何能够因为一时的情感而拖累佳人呢。

三毛却不管不顾的又一次来到了王洛宾身边,甚至在他家住了下来。

看着王洛宾冷冰冰的家,三毛购置了很多物品将它装饰的温馨明亮。

但是面对王洛宾的决绝,三毛最终离开了新疆回到台湾,不久之后传来了三毛在医院自缢身亡的消息。

三毛住院并非由于疑难杂症,只是简单的妇科病,在做了手术休养三天之后即可出院。

但是在出院的前一天,她却被护士发现在医院的厕所用丝袜自杀身亡。

虽然三毛的姐姐声称三毛生前最爱漂亮,不可能用这样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经过医学鉴定之后确认三毛是厌世自杀。

其实求死的念头自从荷西身亡之后就一直缭绕在三毛的心里,或者在更久的过去,在学校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就已经让她的心灵产生了裂口。

现实中的繁杂事物一次次消磨她的生命,对父母的牵挂和愧疚也绊着她赴死的步伐,经过了12年的挣扎她终于还是选择去跟荷西相见。

三毛在书中写道,有一个深夜她在梦中惊醒,看着荷西在自己身旁酣眠的身影,突然感到一股无名的悲伤和爱意笼罩了自己。

或许人在太幸福的时刻会有所感应,害怕这样的幸福被夺走。

她把荷西摇醒,不明所以的荷西在朦胧睡眼间看着泪流满面的三毛,第一次在三毛口中听到了我爱你这三个字。

两个人在一个平静的深夜里相拥着,因为幸福而流下热泪。

这样琐碎而温馨的日常,在荷西走后成为不断伤害三毛的利刃,最终在12年后击中她的胸口,带走了她的生命,此刻的他们应该已经团聚了。

三毛已逝,但是她留下的关于自由的畅想却依然感动着时至今日的读者们。

她活得热烈赤诚,人们怀念三毛不只是怀念她凄美精彩的人生故事,更是借由她感怀自己在琐碎日常中所丢失的,内心曾经对于无尽可能的向往吧。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