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自从有了科举考试,不少寒门子弟才有机会实现跨越阶层的人生目标,正所谓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关为殿试,凡是通过殿试的学子就获得了进士功名。所有进士都称得上是国家最出类拔萃的人才,而进士中的前三名又被称为一甲进士,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状元、榜眼、探花。
清朝光绪三十年7月4日,通过礼部会试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来到紫禁城中的保和殿参加殿试。经过一场默默比拼,最终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三人拔得此次考试的头筹,分列状元、榜眼、探花。然而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就在这次殿试后的第二年,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被宣布废除。因此,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就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状元、榜眼、探花。
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清朝自此退出了历史舞台。那么作为最后一届的状元、榜眼、探花,刘春霖、朱汝珍、商衍鎏三人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刘春霖出生于同治十一年,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刘春霖高中状元后被清廷授予翰林院修撰之职,不久被派往日本入东京法政大学深造。学成回国后历任咨政院议员、记名福建提学使、直隶法政学校提调、北洋师范学校监督等职。清朝灭亡后,刘春霖曾在北洋中就职,后因目睹当时政局腐败,愤而辞去公职。
刘春霖的小楷书法水平极高,时人有“大楷学颜,小楷学刘”的美誉,再加上他又有末代状元的名号,因此愿出重金求其书法作品者不在少数。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占领北平。伪满曾想拉拢刘春霖出任伪满“教育部长”一职,遭到刘春霖严词拒绝。考虑到当时的政治环境,刘春霖作出如此决定是要冒着极大的风险,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状元在民族危亡关头,还是表现出了铁骨铮铮的气节。
1944年1月18日,刘春霖因突发心脏病在北平病逝,享年72岁。
清朝灭亡后,朱汝珍继续选择留在逊清小朝廷中,为逊帝溥仪工作。期间在紫禁城中从事《德宗实录》的编纂。
1943年,朱汝珍在北平老家中风病逝,享年73岁。
1963年8月28日,商衍鎏在广州逝世,享年88岁。至此,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状元、榜眼、探花都永远地退出了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