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林森浩是个什么样的人(超级学霸的陨落,他只用了15天:一个“玩笑”,断送一生)

时间:2024-01-20 15:31:52阅读:

林森浩是个什么样的人(超级学霸的陨落,他只用了15天:一个“玩笑”,断送一生)

他,天之骄子:他,凶手:冷酷无情,置舍友于死地……同一个人的AB两面,让人惊愕。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叫林森浩。

愚人节,适合开玩笑的日子。

8年前的愚人节,他做了一件让所有的人笑不出来,且脊背发凉的事:他在宿舍饮水机中投下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

室友黄洋,喝下毒水,紧急入院抢救。

15天后,宣布死亡。

这位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准保博生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13年的4月。

而对于黄洋的死亡,林森浩面无表情地说是“愚人节的一个玩笑”

但据检方指控,林森浩将至少30毫升二甲基亚硝胺注入饮水机,投毒剂量超致人死亡剂量10倍以上。

作为医学高材生,他应该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不是一时兴起的“玩笑“,而是一场早有预谋的。

如果不是当时饮水后的黄洋觉得水的味道“不对劲”,将水倒掉,又细心的将水桶刷干净,那么,麻木不仁的林森浩,害死的可能就不是一个黄洋了。

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罪被依法执行死刑。

一个本该将自己满腹才学回报社会的高校知识分子,却用学到的知识致人于死地。

从复旦“高材生”到死刑犯,他是怎么一步步走向绝境?

林森浩从小成绩优异,是一个从来不让老师操心的“好学生”在家里,他也很懂事孝顺,没有忤逆过父母,没跟村里孩子红过脸。

林森浩的姐姐说他甚至没有一般孩子都有的青春期的叛逆。

学霸、懂事、孝顺,这是自小贴在林森浩身上的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标签。

但是似乎所有人都忘了一点:正常青春期的孩子表现出的叛逆,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脱离对父母及重要亲人的依赖,走向独立的自己。

而林森浩表现得过于乖巧。

尽管“好孩子”的人设大人们喜闻乐见,但这样的孩子往往容易压抑自己的需要,去满足家长、老师、周围人们的要求。

最终在这个妥协的过程里,好孩子们放弃了自我意识形成的这个重要课题,内在一片虚无,缺乏生机。

但是学霸林森浩和他的家人们丝毫没有觉察到任何不妥,带着信心和全家人的期望,“好孩子”林森浩进入了人才济济的复旦大学。

悲剧已经缓缓拉开序幕……林森浩的家庭却并不富裕。

他的父亲是工厂的技工,母亲是“捡废品”的,林森浩一个月的生活费是200块。

这样的“出身”很难不让他在同学面前受挫然而物质上的匮乏并不是重点,精神上的打压才是他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一直以学业为毕生追求且深以为傲的林森浩,在人才济济的复旦大学算不上多么出彩。

他无法忍受自己的光环被淹没,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林森浩更加不遗余力地努力学习。

可见他对自己要求之严苛!

于丹说,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令他最自卑的地方。

林森浩不断用自己的“好成绩”来证明自己,来掩盖内心的焦虑、恐惧以及深深的自卑感。

林森浩的同学说,他经常默不作声地在背后看人打游戏,然后又一声不响地离开。

曾经谈过一个女朋友但因为对人“召之即来呼之即去”最终被分手。

学习上,他不喜欢自己专业,但又不得不忍受;社交上,他抵触与人接触,但同时又渴望被认可。

他长期压抑的情绪,从没有对外发泄过。

但是那些压抑的情绪,并不会自行消失,在不断的内耗中,他的自尊心和上进心渐渐变形……日积月累的抑郁,最终形成了偏执型人格。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马皑认为:他的人格上比较偏执,而偏执表现在容易记仇,容易放大别人对他的风险。

别人可能是一句玩笑话,但是他在看的时候更多的是看到了别人的不善良。

林森浩的极端完美主义,让他不能接受自己的缺陷,更不能接受他人对自己的否定。

然而性格外向爱说笑的黄洋却并不知道,自己不经意的一个玩笑,或者无意识的一个举动,就会触到林森浩内心深处那根敏感的神经,给自己招来无妄之灾。

林森浩内敛深沉,黄洋外向活泼,这样的两个人共处一室,一个时常言语放荡伤人而不自知,一个不善言辞受了气又不得排解。

早在案发前半年,林就从QQ好友列表上删除了“五官科-黄洋”,而黄洋当时也将林删除,积攒的怨气和不满为悲剧就此埋下了伏笔。

一日宿舍里的黄洋嘻嘻哈哈地跟同学商量着愚人节整人的安排,被一旁的林森浩听到,一个决定在他的心里悄然升起。

2013年3月31日下午,林森浩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影像医学实验室取出剩余剧毒化学品二甲基亚硝胺原液的试剂瓶和注射器,趁宿舍无人之机,将毒液投入该室饮水机内。

4月1日9时许,黄洋从饮水机接水饮用后出现呕吐等症状。

4月16日,黄洋因二甲基亚硝胺中毒致急性肝坏死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

整整15天,林森浩冷冷地看着黄洋的生命一天天消逝,但凡他中间有一丝悔意向医院说清毒源,黄洋也不至丧命。

大雨中百鬼夜行,有人混在其中,比鬼还高兴。

人心鬼域,善恶只在一念之间。

正如小说《恶意》中所写:恨不知所起,深入,是最冷的人性。

近些年来高校凶杀案件频繁发生——2004年云南锤击室友头部致4人死亡;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郭力维用20厘米的刺死同学赵研;2010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驾车撞人并连刺8刀致人死亡;2013年复旦大学化学博士多次投毒室友致癌……回顾这一桩桩令人扼腕的事件,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共性: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严重匮乏,冲动型犯罪屡见不鲜。

悲剧之下,警钟长鸣,那么我们该如何促进健康的心理建设呢?

首先,个人需审视自身,建立独立健全的人格。

“这件事情的必然性是因为我平时的价值观是空的,没有更好的更多的追求。”林森浩说。

从林森浩的人生经历里,我们能够看出他至关重要的那个转折点是在被保送复旦大学读研后。

从刚开始的光环万丈的天才少年到人才济济的高校发现自己变得不再那么显眼,巨大的落差让他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变得自卑、压抑,不再快乐。

《遇见未知的自己》中说:快乐取决于外在的东西,一旦那个令你快乐的情境或事物不存在了,你的快乐也就随之消失了。

而喜悦不同,它是由内向外的绽放,从你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所以你一旦拥有了它,外界是夺不走的。

很显然,新的环境让林森浩之前引以为傲的外在情境消失了,他的快乐也随之消失了。

同样是学习,拥有喜悦的孩子不同之处在于:驱动他们学习的动力绝不是父母和老师的督促和期望,而是掌握知识、满足好奇心所带来的天然快乐。

你是一味的追求快乐,还是从内心由衷地感到喜悦?

你的答案,就是你这一生的底色。

其次,家庭教育中父母要以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尤为关键。

我们父辈常说:成才先成人。

一个人就算智力超群,但若心术不正也必将后患无穷。

然而中国式的父母却总是本末倒置,不和孩子“共情”不做心理疏导,总以居高临下的态度不断灌输:你的使命是学习,学习才是改变命运的关键。

强调学习重要本没错,错就错在这个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成绩,忽视了和孩子情感的链接。

“好孩子”林森浩最终因太过计较学习,太想证明自己而导致性格障碍,最终走上极端。

著名心理学家袁荣亲曾说:现代教育的一个悲剧是,许多家庭为了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不让孩子参与任何其他事,只是一门心思学习。

于是许多孩子就只培养出了一个心理支柱——好成绩。一旦这个支柱垮了,孩子的精神世界就崩溃了。

回顾这场校园悲剧,难道仅仅是林森浩一人之过吗?

他的骨子里真的如此冷漠麻木吗?

其实不然。

汶川大地震发生时,林森浩从平时节约的钱中捐出800元(要知道他每月的生活费仅200),是同学中捐款最多的学生之一;病人送的红包,林森浩坚决拒收;因自己的专业受限无法救治病人时他自责地难过落泪;他还曾给农民工连续服务一周任劳任怨……他是淳朴的,也是善良的,内心也有和我们常人一样的慈悲。

只不过他是一个病人——一个病而不自知的人。

如果在他想融入同学圈子的时候大家多一点主动和接纳;如果在口舌相争的时候黄洋能少一点强势和炫耀;可能他也是个好人……当然,人生没有如果,做错就要付出代价。

只是如果我们少一点冷漠和无视,忽略和疏离,可能结局会好那么一点点。

两个年轻的生命已经逝去,孰对孰错其实已不重要。

他们的离去,留给两个家庭不可磨灭的巨大创伤,但更应该留给社会、家庭、个人反思和警醒。

我们的社会有没有充分号召学校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是否以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为根本?

我们的青年人自己是否拥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和自我定位?

愿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善待。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