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原本指的是一年四季中的春季和夏季。
把“春”、“秋”二字组合成一个词:“春秋”,又被用来指代中国古代历史上从周平王东迁到周敬王四十四年的那一段长达295年的特殊历史时期。
在“春秋”这两个字上加上个书名符号,则它又成了中国古代儒家典籍的“六经”之一。
下面,老覃来详细说说。
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一年之中分有春、夏、秋、冬四季。
这样的分法,在与黄帝历、颛顼历、殷历、周历、鲁历合称为“古六历”的夏历已经出现了。
实际上,夏历也是目前所知我国古代最早的历法。
即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很早就把一年划分成春、夏、秋、冬四季了。
换句话说,可以用“春夏秋冬”一词来表示一年。
不过,上古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都定在春季和秋季。
在语言表述上,为了更简练,往往不说“春夏秋冬”,而说“春秋”
所以,“春秋”在古代也表示一年。
中国古代有编写史书的传统。
编写史书的主要目的是要总结前人旧事的经验教训,用来指导今人的生产、生活方式。
最早的史书编写,都是按照时间先后,逐年逐年记载的。
这种方式,用宋人王安石的话来说,是“断烂朝报”;用近代大贤梁启超的话来说,那是“流水账簿”;但用得体而通俗的话来说,那可是“编年体史书”
这种编年体史书一年接一年地记载史事,往往被冠以“春秋”之名。
武王伐纣主天下,分封诸侯。
各诸侯国都设置有史官,则各诸侯都编修有本诸侯国的国史。
因此,世间就出现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春秋》。
为了区分这些《春秋》,后人就不得不往里面添字,成了《鲁春秋》《燕春秋》《齐春秋》《宋春秋》等等。
当然,也有不名《春秋》而另名为《志》、《乘》、《书》、《杌》的诸侯国史。
为了让人一眼而知是何国国史,它们也同样被人往里添字,成了《周志》、《晋乘》、《郑书》、《楚杌》等等。
秦灭六国,其他《春秋》均毁于战火,仅剩《鲁春秋》。
那么,《鲁春秋》里面的“鲁”字就可以拿掉了。
毕竟,劫后余生的众多《春秋》中,独此一家,再也别无分号了。
这个《春秋》记载了上自鲁隐公元年,下至鲁哀公十四年,含12个国君,计242年的历史。
书中所记,虽以鲁国史为主,但对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也各有涉及。并且,其所记历史事实的起止年代,大体上与一个客观的历史发展时期相当,为了叙事方便,历代史学家就把其上自周平王元年,下至周敬王四十四年这295年的历史发展时期用《春秋》这个书名来称呼,称为“春秋”时期。
下面重点说说《春秋》这部书。
按照上面的说法,《春秋》是由鲁国历代史官编著成书的。
但是,有这样一种观点,非常流行,甚至被认定为历史事实。
即:《春秋》出自孔子之手,为孔子所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观点呢?
孔子是“先圣”;孟子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号称“亚圣”,那么他所说的话,非同小可。
他是这么写的:孔子大叫:“不行不行,君子最担心的事就是死后没有留下好名声,我的政治主张既然不能实施,那我拿什么留下给后世呢?”想来想去,他决定根据鲁国的史书,编著《春秋》。
另外,司马迁又在《史记·卷一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中煞有介事地说:孔子深谙治国之道,但游说了七十多个诸侯国都没能采用,他于是阅读了周室的史料档案,结合鲁国的史书编写了《春秋》。
又在《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六十一》中说:孔子是听说管理山林的“虞人”和叔孙氏的仆从鉏商西狩获麟,认为自己向各国传道的路途已经穷尽了,只以通过著史的方式来推行王道了,于是著作了《春秋》。
司马迁一会儿说孔子在“干七十馀君莫能用”的情况下作《春秋》的;一会儿又说孔子是在“西狩获麟”后作《春秋》的。
他还在《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提出了第三种说法,说:“孔子凡陈、蔡,作《春秋》。”不用说,孔子著作《春秋》说法是很有市场的。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成定论。
甚至有人认为,东周时诸侯国的史书均已散失,只因为只鲁国史是《春秋》孔子编订的,大家都给孔子面子,所以《春秋》能留传了下来。
因此,他们大加颂扬孔子,说必须感谢孔子,不然,世间就没有《春秋》了。
既然《春秋》是孔子的作品,而孔子又是儒家先圣,那么,《春秋》就成了中国古代儒家典籍的“六经”之一,被后世儒家奉为臬宝。
所以,有人认为,《春秋》不可能是孔子一个人所著。
充其量,孔子最多也只是对《春秋》进行过整理罢了。
还有人认为,《论语》记载了孔子大量生平言行,其中论《诗经》的很多,但对《春秋》未置一词,孔子极可能与《春秋》没有半毛钱关系。
实际上,孔子有无著作、编修过《春秋》,其中最大的一个疑点,就是:孔子如果著作或编修过《春秋》的话,那么,他为什么要把鲁国的国史从鲁隐公元年叙起?
这真是没头没脑,实在找不出什么合理的解释。
要老覃说,孔子不可能著作、或编修过《春秋》。
原因很简单,在西周、春秋时代,著作、编修史书,那是史官的神圣职责,其他人,包括天子、诸侯、卿士大夫和其他任何个人,都无权过问,更不能修改,遑论著作?
我们知道,西周时周厉王施暴政,结果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反对,惨遭流放。
这一段历史为什么能流传下来?就是记录历史的史官如实记录,而后来即位的周宣王也没有改写国史。
其实,周宣王非但不敢改写国史,就连在厉王遭逐后摄行王事的是共伯和,也就是卫武公,他也不敢怎么样他。
厉王死,宣王即位后,卫武公还政归国,全须全尾,一直活到九十五岁。
还有,晋灵公好逸乐,残暴敛财,祸国殃民,举国不安。执政大臣赵盾屡谏无效,反遭晋灵公多次加害。无奈之下,赵盾只好驾车出逃。当他逃到晋国边境,听说晋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带兵杀死,于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史官董狐在史书上堂而皇之写“赵盾弑其君”,还宣示于朝臣,以示笔伐。赵盾心存敬畏,不能置一辞。赵氏的后代子孙,也不敢行任何篡改之事,这一段杀戮之事才得以传了下来。
此外,齐国大夫崔杼杀了齐庄公,掌管历史记录的史官秉笔直书“崔杼弑其君”崔杼暴怒之下,将之杀害。但这个史官的两个弟弟不屈不挠,他们承袭了史官的职位,继续哥哥的事业,不肯改写这一史事。崔杼最后只好认栽。
……从以上事例可知,记录历史是史官的神圣职责,谁也不得干预,甚至连不眨眼的齐国大夫崔杼也干预不了。
孔子怎么可能去著作、编修《春秋》?
而且,孔子一生尊崇周礼、恪守周礼,周礼既然严格规定史官之外,天子、诸侯和卿士大夫和任何个人都不得参与和干预著作、编修史书,孔子怎么可能去著作、编修《春秋》?
如果孔子著作、编修《春秋》的话,他不就成了践踏周礼的僭越者了吗?他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
孔子绝不会去干这种事!
所以,那些称赞“孔子开创了私人著史的风气”、称赞“《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私修的史书”的人,如若孔子在九泉下有知,不但不会感激他们,反而会痛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