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丁玲入院治疗,几个月之后,病情急转直下,由糖尿病引发了多器官衰竭,最终不治。
尽管悲痛不已,丁玲的丈夫与儿子依旧得打起精神操持后事,讣告广发,红旗覆身,给予她最后的哀荣与足够的尊严。
丁玲一生跌宕传奇,至死留给后人的都是风光与体面。
丁玲出生于1902年湖南省,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家人给她取名叫蒋伟,一个男性化的名字。长大后的蒋伟,在第一次发表作品时取名为丁玲,之后便一直叫丁玲。
那个年代仍然实行三妻四妾,所以丁玲父亲娶了好几房姨太太,而自己的母亲则是最后一位娶进门的姨太太,所以在家中的地位是最低的。不过好在丁玲出生给母亲带来了生活的希望,丁玲伶牙俐齿,特别讨人喜欢,父亲对她也是宠爱有加。因为丁玲的原因,父亲常常来到母亲房间过夜,不过这也让其他姨太太心中颇有怨气。
在丁玲的记忆中父亲一直咳嗽不断,为了治疗自己的肺病,蒋保黔自学成医,但是他还是在32岁时英年早逝了。此时的丁玲年仅4岁,蒋胜眉还怀着即将临盆的弟弟。就在父亲入土不久后,蒋胜眉生下了小儿子。
蒋保黔的去世,除带给蒋胜眉透彻心扉的悲痛外,还留下了大堆的债务。
父爱的缺失,在丁玲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缺憾,所以她的一生都在追寻爱情。
1920年,在母亲的支持下,她到长沙周南女校学习,第二年又和杨开慧等人一起转到岳云中学去读书。
1922年,丁玲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在一个风雨飘摇的日子与四位女同学一起跻在狭小的车箱里,坐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
到了上海,可是人生地不熟。四个年纪轻轻的女孩子,就合租一个小屋。这个小屋是个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屋内空无一物,四个小姑娘就在地上打起地铺,到了晚上就席地而卧,就这样凑合着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丁玲咬牙坚持着,不论条件再艰苦,她都可以克服,因为心中有光,到哪里都可以点亮生活。
胡也频在这之后不久,丁玲接到了幼弟夭折的消息。万分悲痛之下,她离开北京回到了湖南老家。但让她没想到的是,胡也频竟也跟随自己来到了湖南。胡也频的坚持和安慰使得丁玲大为感动。在胡也频爱慕的目光中,丁玲同意了。
爱情似乎总是爱开玩笑,丁玲学习日语的时候认识了在北大学习日语的冯雪峰。两个人的初见十分平常,由于冯雪峰不会打扮自己,丁玲对他的第一印象并不是很好。但在后续学习日语的过程中,两人相爱了。
这份爱情出现的时机似乎并不正确,因为丁玲此时是有男朋友。一边是胡也频,一边是冯雪峰!两个优秀的男人,丁玲都不想放弃。
于是她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三个人一起生活。
而两个深爱着她的男人也不得已同意了这样荒谬的三人行,一同搬到杭州西湖边上住了下来。
但是天不遂人意,1931年2月7日,胡也频与左联会员柔石、殷夫、冯铿、李伟森一起,被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淞沪警备司令部,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
胡也频去世后,丁玲把长子蒋祖林送回湖南老家,本想与冯雪峰再续前缘,怎奈冯已娶妻生子,她只能再次单身生活。
冯达欣赏她的才情,更加心疼她的过去,在相处的过程中,他爱上了她。可是丁玲不喜欢他,只是他刚好出现,让她从失去胡也频和冯雪峰的悲伤中走了出来。
冲着这点,她就离不开他,接着两人开始同居。但也就是这个人,成了她后半生的噩梦。
先于丁玲被抓住的是她如今的丈夫冯达;而当时只有冯达知道她的下落。丁玲痛心不已。
她大骂冯达是叛徒,在狱中几度企图寻死,却都被冯达拦了下来。
她和冯达一起,被送上火车,前往南京,开始了他们三年的“囚居”生活。
在狱中,曾给了丁玲怀柔政策——给予她必要的生活条件,但限制其人身自由。在狱里,她很多次都想通过一种决绝的方式表明自己的意志,但都没有成功。无奈之下只好跟冯达在监狱里过上了没羞没臊的生活。
她还为冯达生下了一个女儿。
1936年9月,在党组织的帮助下,丁玲获救并来到了中央驻地保安。
来到保安的时候已经是黄昏时分,丁玲看着周围的房子,除了一两家住户之外,所有的机关都住在了靠东山的窑洞里,一排窑洞约半里长,军委、边区、党中央各部都住在这里,全中国革命的人民领袖,全都住在这里。
丁玲被安排住在“中华苏维埃”的外交部,算作是当地一座豪华的大房子。
中央宣传部在一孔窑洞里召开了欢迎会,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都出席了。她一生中最幸福、最光荣的时刻。
毛主席为她写了这首词,高度赞许她是“武将军”
丁玲挑明后,两人便确定了便确定了恋人关系。期间,丁玲还将自己的两个孩子祖林、祖慧,从湖南接到了延安。
陈明很喜欢这两个可爱的孩子,慢慢也就从过往的心结中走了出来。因为陈明为了追求真爱不惜离婚的行为,并不为周围人看好,所以他和丁玲也并没有一个婚礼,只是选择了登记结婚。
晚年的丁玲和陈明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段当初不被人看好的婚姻,陪丁玲走完了44年的余生,他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的考验与磨难,但陈明始终站在丁玲身后,让丁玲有所依靠。
西征的一路上,丁玲出色地完成了党中央交代的任务,一路上高举着红旗,一边行军一边演出,向前线队伍和群众宣传中国抗日救国的理念。面对一次又一次的破坏,丁玲勇敢地挺身而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几次化险为夷,成功在西安上演了《忠烈图》《突击》等优秀话剧作品。
在丁玲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青年知识分子来到了延安,将希望都寄托在了高举抗战大旗的延安党中央。
后来,毛主席专门找丁玲谈话说:“内部批评,一定要先估计人家的长处,肯定其优点,再说人家的缺点,人家就会比较容易接受了。”直到这时候,丁玲才知道毛主席在公开场合是为了保护她的形象。
因为在南京被囚禁3年的经历,在1957年后,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丁玲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冰之是飞蛾扑火,非死不止”这是翟秋白曾经对丁玲的评价,也概括了丁玲飞蛾扑火的一生。即使自己烧伤殆尽,也不改其心。向着革命而生,向着革命而死——1986年3月4日,82岁的被低估和误解的女作家丁玲,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身后留下了多部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是她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