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人民公仆焦裕禄【从1949到1976(38):人民公仆焦裕禄只有小学文化,为何令人敬仰】

时间:2024-04-09 23:03:52阅读:

人民公仆焦裕禄【从1949到1976(38):人民公仆焦裕禄只有小学文化,为何令人敬仰】

你若抄袭,维权到底导读: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们遭遇了十年艰难时期,但是在这十年里,我们创造的成果极其辉煌,我们不但没被整垮,而且还拥有了“两弹一星”,在这十年里也英雄辈出,这其中就有人民的好干部焦裕禄。然而,当我们将那个时代的真相呈现在众人面前时,今天的佞人们跳出来说这是在美化那个时代的苦难。

时间轴:1964上世纪二十年代,那是一个军阀混战的时代。

这些军阀混战的目的是为了抢地盘,这里无论是谁来,都是尽其所能搜刮那里的百姓。

这种军阀混战的日子,可谓是民不聊生。

生在这样一个乱世,没有幸福可言,只有悲惨相伴,而焦裕禄就出生在这样的乱世。

1922年8月16日,焦裕禄出生于山东省博山县崮山乡北崮山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虽然家境贫寒,但是焦裕禄还算幸运,毕竟他还有学可上。

1929年,7岁的焦裕禄开始上学,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拉开了序幕。

1932年,焦裕禄的家乡遭遇灾荒,对于他们这样的贫农家庭,无疑是雪上加霜。

于是,焦裕禄只能被迫退学,那年他只有11岁。

今天11岁的孩子还在学校里读书,而焦裕禄则只能在家种地,遇到农闲时就做点小生意,靠卖菜卖油来帮家里减轻负担。

他在古山桥卖过锅饼,也跟过穷乡亲推着独轮小车运煤卖煤。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焦裕禄的故乡山东博山很快就被日军占领。

为了分担家庭的负担,15岁的焦裕禄便到黑山煤窑当小工,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重活,得到的仅仅是一点橡子面,但这点儿食物连他自己的肚子都填不饱。

1941年,焦裕禄的故乡又遭受旱灾,他的父亲因官府催捐,被逼无奈只得悬梁自尽,此时的焦裕禄才19岁。

然而,祸不单行。

1942年,年满20岁的焦裕禄被日军抓到,押送到辽宁抚顺煤矿当苦力劳工。

在和汉奸的威逼之下,焦裕禄每天在煤窑里干15个小时以上,和他住在一个工棚的二十三人中,两三个月里,就有17个人被折磨死去。

1943年,21岁的焦裕禄想方设法逃离煤窑矿区,并且成功返回家乡。

然而,就在这一年,博山又遭旱灾,焦裕禄只得带着妻子外出逃荒,流落至江苏宿迁,在这里给一个姓胡的地主当长工。

地主与和汉奸都是一丘之貉,剥削和压迫无处不在,即使焦裕禄在生病的时候,地主依然逼迫他干活。

焦裕禄与雷锋一样,他们的人生经历都悲惨凄凉,这也是为什么日后他们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底层原因,因为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让他们更加愿意投身到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他们的人生经历让他们深刻明白,旧社会没有把他们当做人来对待,而新中国给了他们崭新的人生,如同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

正因为他们自己的命运多舛,才会更加同情那些穷苦的劳动者,这就是今天的佞人们所不能理解也不愿意理解的阶级情感。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焦裕禄终于回到了山东博山老家。

此时,我们在山东已经有了根据地,而焦裕禄也终于找到了自己阶级的组织,他在村里担任民兵班长,带领民兵打土豪除汉奸,配合部队消灭敌人。

1946年1月,焦裕禄加入了中国。

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道:“是人民群众的救星,没有,革命就不能胜利,穷人就不能翻身。我要听毛主席的话,跟走,为推翻旧社会,建立新中国,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焦裕禄入党之后,被调到八陡区武装部任干事,在武装部工作期间,有一个时期民兵缺乏弹药,他就根据上级指示,带领大家积极学习如何,如何布阵。

1947年春,盘踞在山东淄川、博山、章丘三个县的还乡团纠合一起,准备扫荡崮山根据地。

当时处于敌众我寡的形势,力量对比悬殊,需要主力部队增援,但时间却不允许。为了迷惑敌人,焦裕禄想出了一个智退敌人的办法。

他派出6名同志,在黑山和岳庄一带的民房门上,用粉笔写上“八陡某团某营驻”、“某团某营某连驻”等字样。

当敌人经过此地时,见到民房上的粉笔字,大吃一惊,以为解放军的主力部队即将赶到,于是慌忙下令后撤。

等到敌人弄清虚实时,我们的增援部队已赶到,由此粉碎了还乡团的阴谋,保护了崮山根据地。

此时的焦裕禄只有25岁。

1947年7月,焦裕禄被调到渤海地区集训,分配到淮河大队一中队任班长,之后随军南下,开辟新的解放区。

1948年2月13日,南下工作队到达河南境内,焦裕禄被分配到尉氏县彭店区,他在这里发动群众,建立新的根据地。

在这里他坚持依靠贫雇农,广泛发动群众,作政治宣传工作,在彭店区委的领导下,建立了农会和民兵组织,没收了地主的浮财,分了地主的土地。

1948年5月,焦裕禄调到尉氏县宣传部任干事。

1948年冬,淮海战役打响。

焦裕禄根据上级指示,组织带领担架队,在尉氏县支前总队部的领导下,投入了支援淮海战役的斗争。

淮海战役结束时,豫皖苏五分区奖给焦裕禄所在的大队一面“支前模范”的锦旗。

1949年春,焦裕禄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副区长,负责剿匪反作,同这里的土匪恶霸进行斗争。

1950年夏,焦裕禄被任命为尉氏县大营区委副书记兼区长。

1950年冬,焦裕禄任共青团尉氏县委副书记。

1952年春,焦裕禄调陈留团地委任宣传部长,参加地委工作组到杞县搞土地复查。

1953年,焦裕禄任共青团郑州地委第二书记。

此时,“一五计划”开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党从各个方面抽调大批优秀干部,派往工业战线。

11月11日,《起重机厂报》登载了“机械车间被评为前后方竞赛优秀单位”的消息,并以整版篇幅刊登了焦裕禄写的《机械车间三季度竞赛总结》。

12月,焦裕禄为车间基层干部总结了十条工作经验,分别是:1、依靠群众;2、发扬民主;3、经常总结工作;4、学习政治;5、利用积极分子做工作;6、了解群众思想,关心群众生活;7、依靠党的领导;8、搞好团结;9、学习党的政策;10、主动向上级汇报情况。

1956年底,焦裕禄学成归来,返回洛阳矿山机器厂,被任命为一金工车间主任。

1958年春,一金工车间进行设备安装,但设备安装没有完全结束时,厂党委却下达了试制两米五双筒卷扬机的任务。

经过两个月的奋战,我国第一台新型两米五双筒卷扬机被制造出来了,因为生产成绩显著,一金工车间被评为全厂的红旗车间。

那是一个你追我赶的时代,没有躺平与懈怠,因为红旗代表荣誉,那是一种超越物质奖励的力量。

1959年春,洛阳矿山机器厂全面投产,焦裕禄任厂里的调度科长,担负起全厂的生产调度任务。

此时,我们正经历三年困难时期,而在洛阳矿山机器厂工作期间,焦裕禄患上了肝病。

1962年,随着三年困难时期结束,农村面临着重新整改的需要。

6月,为了加强农村工作,焦裕禄又调回尉氏县,任县委书记处书记。

12月,焦裕禄调到河南兰考县,这是他人生最后一站。

当时的兰考县有90多万亩土地,却一片荒芜,两条黄河故道横贯全境,到处都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黄沙,到处都是内涝的片片洼窝,里面结着青色的冰凌,这里是一片白茫茫的盐碱地。

这一年的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麦子,秋天又淹坏了30万亩庄稼,盐碱地上有10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降到历史的最低水平。

这就是焦裕禄上任的地方,一片让人看不到希望的土地。

当时面对灾情有两种办法:一是靠自己,二是靠救济。

焦裕禄认为,改变兰考的面貌,干部是关键,如果干部不作为,那么人民群众就只能懈怠。

为此他深入群众,全面了解灾情及其原因,寻找救灾办法,拜群众为师,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真正将改变兰考的面貌作为自己的责任,他相信自己可以带领兰考36万勤劳的人民走出困境。

1963年1月,焦裕禄在县委扩大会议上,要求各级领导同志要带头到困难村去,与基层干部同甘苦共患难,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作贡献,为基层干部作榜样,真正做到心不离群众,身不离灾区。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县委委员开会,人到齐之后带着他们去了火车站。

当时,国家有专门运送兰考一带灾民往丰收地区的专列,此时正从这里开过。

北风怒号,漫天风雪。

灾民们登上火车时,焦裕禄沉重地对县委委员说道。

“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之后,又专门召开了一次县委常委会,焦裕禄在会上说道。

“兰考这块地方,是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先烈们并没有因为兰考人穷灾大,就把它让给敌人,难道我们就不能在这里战胜灾害?”统一了思想,坚定了信心之后,县委领导干部纷纷走出县委机关,到重灾村调查研究,通过走、看、问、记,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风沙、内涝、盐碱是兰考的“三害”,要想改变这里的面貌,就必须治风、治水、治碱。

1963年2月,县委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治沙、治水、治碱的斗争,成立除“三害”办公室。

县委先后抽调了120名干部、老农和技术员组成一支三结合的“三害”调查队,在全县展开了大规模的追洪水、查风口、探流沙的调查研究工作。

当时焦裕禄的肝病已经非常严重,但是他依然加入到这支调查队的工作中,经过120多个白天和黑夜的奋战,跑了120多个大队,跋涉5000多里路,终于摸清了兰考“三害”的底细。

了解清楚“三害”的问题根源之后,县委制定出了切实可行的改造兰考大自然的规划,焦裕禄在规划上满怀激情地写道。

“我们对兰考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面对当前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对于“三害”的治理,焦裕禄做了总结。

治沙方面:以林治沙,以林促农,以农养林,农林相依。

治水方面:以排为主,排、罐、滞、涝、台、改兼施。

治碱方面:翻淤压碱,开沟淋碱,打埂躲碱,台田试种,引进耐碱作物。

这就是老人家那个时代的干部,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靠着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拿出了一整套科学治理兰考“三害”的方案。

虽然有了方案,但是要从根本上制服“三害”,必须进一步发动群众,采取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办法,抓典型、树样板,打一场除“三害”的人民战争。

为此,焦裕禄决定树立榜样,让大家有可以学习借鉴的经验,于是他亲自到最困难的队去调查。

在城关公社胡集大队和林业技术人员一道,研究泡桐的生产特点,并亲自带头种植泡桐,于是全县人民造起了片片泡桐林。

他又深入全县农村调查,发现和培养了双杨树、赵垛楼、秦寨、韩村、坝子五个先进典型,让这些先进典型带动别的地方治理“三害”

在兰考治“三害”期间,焦裕禄一直都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自己的办公设备不肯换,衣物破了缝缝补补继续穿,因为他知道劳动人民的生活比他们这些当干部的更苦,而他应该与人民一起同甘共苦。

1964年春天,兰考人民同涝、沙、碱“三害”斗争胜利前进之时,焦裕禄的肝病也越来越重。

他在开会和作报告时,经常用右膝顶住肝部,不断用左手按住疼处,有时用一个硬东西一头顶着椅子,一头顶住肝部。最后,他坐的藤椅,被顶出一个大窟窿。

3月,焦裕禄的病情加重,他不能继续在工作岗位坚持下去了,于是布置好了工作之后,才依依不舍地上了火车,住进了郑州医院。

在治疗期间,无论肝疼得多么厉害,焦裕禄从来都不让护士多照顾自己,他一直秉持着干部不能搞特殊化的原则。

5月初,焦裕禄的肝病更加严重,护士噙着眼泪给他注射止疼针,他感到自己的病已无法治疗,便摇摇手说道。

“我不需要了,省下来留给别的阶级兄弟吧!”焦裕禄的大女儿到医院里去看他,他看着女儿说道。

“小梅,你参加革命工作了,爸爸没有什么送给你,家里的那套《毛泽东选集》,就作为送你的礼物吧。那里面,毛主席会告诉你怎么做人,怎么工作,怎么生活……”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因肝癌病逝于郑州,年仅42岁。

他在临终前对组织上唯一的要求,就是在他死后,“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在焦裕禄看来,他活着没有把兰考治理好,没有让群众过上好日子,愧对当地的百姓,愧对党对他的信任。

这就是老人家那个时代的好干部,心里真正装着人民,把为人民谋幸福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

焦裕禄逝世后,河南省委号召全省干部学习焦裕禄为党为人民工作的革命精神。

《》发表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并连续发表社论,高度赞扬焦裕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966年9月15日,老人家接见了焦裕禄的二女儿焦守云。

同年10月1日,老人家又接见了焦裕禄的大儿子焦国庆,周恩来总理也接见了焦裕禄的大女儿焦守风。

这就是老人家那个时代的人民公仆,焦裕禄经历了旧社会的苦难,更懂得劳苦大众的疾苦,身为干部却不为自己谋私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奉献一生也无怨无悔。

老人家那个时代被两个超级大国封锁,随时面临战争威胁,一代人吃了三代人的苦,只为了今天我们的幸福。

然而,当我们将过去那个时代的真相展现在众人面前时,今天的佞人们却说我们在美化那个时代的苦难。

对于这些佞人们的说辞,我们其实能够理解,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佞人们的父母,没有把他们生在外国,逼得他们现在只能做一个香蕉人。

实际上,并非现在才有佞人,同样与焦裕禄一样是干部,有些人却是禽兽不如。

我是百科阅览,生活阅览馆,百科杂货铺。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