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一个人的才能如果过于出众,很有可能会招人记恨,出现各种流言蜚语去诋毁对方,被这世道所不容。比如古代诗人苏轼、李白等人,因为才能出众,遭到一些老派世袭子弟的不满,明里暗里地去针对对方,使得他们在仕途之路上屡遭不顺。
王国伟先生对这本书报以很大期待,甚至在最后编录时,邀请了很多知名学者前来为这本书约稿,刊登一些类似余秋雨写作风格的随笔。但是结果却不尽人意,因为他们都直言,余秋雨的写作风格是无法临摹的。
期间,节目组希望余秋雨先生可以每天发表一个专栏,来描写各个国家的美丽河山。如此一来,家家户户都知道这位余秋雨先生功底了得,实堪"大师"身份。
易中天老师表达自己对于余秋雨先生的不满意是老师的性情所在,而余秋雨先生对此不加以理会是先生的心性所在。
而对于他们来势汹汹的挑衅时,余秋雨倒显得十分淡定,他以苏轼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来展开反击。这句话就是——"东坡何罪?独以名太高。"他将自己与苏轼类比,认为这些挑衅诋毁还是因为自己现在的成就太高,引得同行人眼红嫉妒才出此下策。不仅如此,余秋雨先生在反击中,毅然决然地表现出了自己的态度——坚决不接受。
人并不都是完美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不是严重性的原则问题,过多的苛责只会让这个世界变得冷漠且无情,更何况余秋雨先生并无其他人所言如此不堪。
与余秋雨相比,一些知名的人物所犯的错似乎更难以让人接受与谅解。不是没有知名人物因为违反法律被抓,不是没有知名人物因被抓,也不是没有知名人物因为卖国叛贼被抓……相比于这些人,余秋雨先生在为人处事上的一些错误似乎并不难以接受。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人们有着评价他人的权利与自由,但是却没有一项法律支持人无理由无条件地攻击他人。这不仅是道德的问题,也是法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