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与陈竹隐一篇《背影》,一篇《荷塘月色》,让我们从中学时期开始,便记住了一个名字,朱自清。
也是因此,我们记住了,朱自清的最后一个故事:饿死,不领美国“救济粮”
然而,在这些众所周知的“标签”背后,朱自清的人生,却也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他的这段故事,如果非要用什么词来形容的话,大概最合适的,也只有“悲惨”这两个字了吧。
朱自清书画《背影》是朱自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大多数人最熟悉的作品。
朱家说起来也是几代为官的书香之家,不过到其父亲这一代,已经逐渐没落了。
朱家原籍绍兴,与鲁迅所在的周家是同乡。另外,朱自清的母亲,与鲁迅是同族人。
当时,周、朱两家,都是当地的大户,故而时有联姻。
鲁迅的原配夫人朱安,与朱自清的本家也是远亲。
清末之时,朱父朱鸿钧一直做着一个“小官”,所以当时朱家的条件尚算不错。
甚至辛亥革命后的几年里,朱鸿钧还谋得了一个肥差,徐州榷运局局长。
朱鸿钧有三个儿子,朱自清是长子,所以自小父亲对他寄予厚望,极其宠爱却又格外严厉,尤其是在学习上,可谓是管教甚严。
这也造成了年少时朱自清对父亲的感情,是畏惧多于敬爱。
朱鸿钧的为人,是一个典型的封建社会“大男子”
在他的思想中,三纲五常、三妻四妾,都是社会常态。
所以,在有权又有钱的情况下,几房姨太太被娶进了门。
第二排右二:朱自清然而,也正是如此,导致了朱家的没落,也造成了朱自清与他的隔阂。
1917年,在徐州上任的朱鸿钧又新娶了一房姨太太。
旧社会的女子,尤其为人妻妾者,一辈子靠男人过活,当然谁也不甘心“失宠”
于是,朱鸿钧留在家里的一位潘姓姨太太,听闻讯息后,跑到徐州,大闹了起来。
没多久,事情传得沸沸扬扬,被登在了报纸上。
虽然当时社会上纳妾之事,实属稀松平常,但毕竟已是民国“新时期”平常遮遮掩掩的也就罢了,但搞得人尽皆知,影响总归是不好。
祸不单行的是,不久后的朱鸿钧,竟又被查出挪用公款。
于是,他的公职肥差,就这样丢掉了。
朱家全家福不仅如此,挪用的公款也得补齐,不然怕是还要有些牢狱之灾。
为了填补这个窟窿,朱鸿钧只得典卖了些家产,事情才摆平。
然而,这桩桩件件的事情下来,朱自清的祖母,也一病不起,很快撒手人寰了。
事情之后,朱家的境况开始急转直下。
而自小与祖母关系甚好的朱自清,也由此在心中埋下了对父亲的不满。
随后,父亲与妻子武仲谦之间关系的恶化,则进一步加深了两人之间矛盾。
这一年,刚20岁的朱自清考上了北京大学,也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中,娶了原配妻子武仲谦。
武仲谦的父亲,乃是当时扬州小有声望的一个大夫,名武威三。
武仲谦某次,朱鸿钧得了伤寒,久久未能痊愈,朱家便请了武威三前来诊治。
也是因此,朱自清的母亲周氏,得知了武家有个女儿,与自己儿子,年龄正好相配。
本就热衷于给儿子寻亲的周氏,立刻遣人相看了一番。
最后觉得也挺合适,便给儿子定下了这门亲。
虽然与妻子在婚前从未见过,俩人属于旧社会式的盲婚哑嫁,但朱自清对妻子不错,婚后也很是疼惜。
而武仲谦呢,是典型的旧社会里“贤妻良母”,对丈夫、对公婆,是本能的敬畏和顺从。
但也许正是这样的性格,才导致了她后来的不幸。
由于武仲谦嫁进来不久,朱鸿钧就发生了这一系列的事情。
于是,深深受封建思想影响的朱家父母,认为就是因为儿子娶了武仲谦,才导致了家里的败落。
在公婆动不动“扫把星”、“丧门星”,这样的谩骂声中,武仲谦在朱家生活的如履薄冰。
原本的武仲谦是一个很爱笑的小姑娘,但这份原本应该带给人幸福的笑容,在刚刚丢了官的朱鸿钧眼里,却显得尤其刺眼。
因为公婆的不喜,武仲谦只得慢慢地收敛了自己的笑容。
但即使她再小心翼翼,也丝毫没得到朱母的满意。
哪怕她不经意间露出一丝笑容,也会招来婆婆的白眼,和公公劈天盖脸的谩骂。
在结婚的头两年,因为学业的原因,朱自清大多数时间,都独自待在北京。
朱自清书法对于妻子的这些遭遇,他也一直不曾注意到。
而武仲谦,却也从来没和他提起过。
或许是因为,在这个普通的旧社会女子眼里,孝顺公婆,乃是身为儿媳的本分。
而对于出门在外的丈夫,她更是“体贴”地不拿这些事情烦他。
也许是朱自清尚算一个“有心人”,偶尔回家的他,发现了妻子消失的笑容,还有偶尔在房间里,武仲谦偷偷垂泪的事。
但等到朱自清了解到具体原因时,武仲谦已经被父母赶回了娘家。
然而,回到娘家的武仲谦,过得也并不容易。
由于母亲早亡,父亲后来又续弦,娶了妻。
有句老话叫: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尤其是武仲谦这样被婆家赶回去的女子,本身就会遭到邻里街坊间一些不好的流言蜚语。
朱自清《古诗十九首释》手稿直到朱自清从学校回来,得知了情况后,才将妻子又接了回来。
1920年,朱自清从北大提前毕业。
毕业后的他,先是在杭州第一师范教学,后来因家里原因,回到了家乡,在省立第八中学,也是他曾经的母校任职。
作为一名教师,朱自行的薪资不算低,他也很自觉地将自己薪资的一部分,交给了父亲。
然而,令朱自清不能接受的是,父亲竟然利用和学校校长的私交,将他每月的薪资全部提走。
作为一名接受过新式教育的青年,朱自清完全不能接受父亲的做法。
然而,作为一名旧式知识分子,朱鸿钧的封建观念根深蒂固。
在他看来,老子拿儿子的,是天经地义。
朱自清于是,新旧思想的冲突,也让朱自清与父亲,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的矛盾。
为了摆脱父亲的牢笼,朱自清从母校离职,来到了杭州。
几个月后,又在未经过父母同意的情况下,将妻儿从家里接了出来,在杭州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
至此,朱自清与父亲之间的矛盾一发不可收拾。
甚至在1923年,朱自清带着妻儿回家省亲时,朱鸿钧也是连一句话都不愿意与他说。
就这样,父子两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直到1825年,在北京的朱自清收到了父亲的一封家书。
信中说:“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朱自清与家人看到信,朱自清情绪莫名,但这几年对父亲的怨言,却也渐渐消失了许多。
也就是这时,他提笔写下了那篇,回忆与父亲过往的《背影》。
他戴上老花镜一字一句地诵读,手也在不住地颤抖,就连昏黄的眼珠,也好像突然散发了光彩。
也是在这之后,父子之间的关系,才渐渐有所缓和。
离家后的朱自清,辗转台州,后来到清华大学任教,都带着妻儿一起。
而在摆脱了公婆的压迫后,武仲谦的脸上终于又慢慢恢复了笑容。
但是,平静的生活还未有多久,就被动荡的时局,和突如其来的战乱打破了。
为了避祸,他们只能带着孩子四处躲避。
朱自清也正是这样不安定的生活,让武仲谦的身体,遭到了打击。
甚至在怀孕和坐月子的时候,武仲谦都没有能得到良好的休息。
更别说,在日常情况下,为了能让丈夫安心工作,武仲谦除了要照顾五个孩子之外,还包揽了全部的家务。
在生活的重压下,武仲谦的神态状况每况愈下。
后来,又遭逢小儿子夭折,在极度自责的心理压力下,她的身体越发孱弱。
但为了省钱,也为了照顾孩子,即使觉得身体状况不佳,武仲谦也一直不愿意去医院,总觉得“小毛病”,抗一抗就过去了。
然而,等到她终于撑不住倒下了,朱自清将她送到医院后,才得知她的肺部竟然烂出了一个大窟窿。
对于妻子的状况,朱自清万般自责。
朱自清但此时,已经为时过晚。一个月后,年仅30岁的武仲谦,抛下丈夫和五个孩子,静静地离开了。
武仲谦离世后,朱自清深感悲痛。
心怀愧疚的他,原打算不再续娶妻。然而,面对5个孩子的“折磨”,朱自清还是决定“妥协”了。
1930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朱自清认识了陈竹隐。
时年28岁的陈竹隐,原本也出生于一个书门第,但家族早已败落。
父母早亡的陈竹隐,全靠自立自强才得以读了师范学校,后又考上了北平艺术学院,师从齐白石。
两年后,从欧洲游学归来的朱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举行了婚宴,正式结了婚。
朱自清与朋友家人合照然而,婚后的生活,却出乎两人的意料。
对于陈竹隐来说,突然成为了5个孩子的母亲。
原本性格活泼,喜交际的她,在婚后却必须完全将精力,放在家中一堆琐事上。
再加上朱自清万事不管的性格,令她实在有些手忙脚乱。
而对朱自清来说,已经习惯了前妻武仲谦的那种默默付出的性子。
对婚后陈竹隐的牢骚与抱怨,也觉得难以忍受。
两人之间矛盾不断。一段时间后,面对一地鸡毛的生活,两人甚至都曾有过分开的想法。
然而,经过时间的磨合,和彼此的互相调整,这段婚姻还是在不断争吵中延续了下来,一直到1948年,朱自清去世。
朱自清与再婚妻子及孩子除了上述的与父亲决裂、与妻子陈竹隐关系不睦外。
朱自清的后半生,面临的最大压力,就是“贫困”
书生气十足的朱自清,大概算得上是我们熟悉民国才子中,最不擅不擅长操持生计的人之一。
他的幼子朱思俞在纪念“朱自清诞辰120周年”大会上,回忆对父亲的印象,用了四个字:太辛苦了!
一方面是由于父亲的原因,他过早地便开始承担家庭的重任;另一方面,大概则是孩子太多之故。
除了与原配武仲谦的5个孩子,朱自清与陈竹隐,后来也生了3个孩子。
虽然作为一个大学教授,他的薪资不算低。
但一方面要奉养父母,还有养活8个孩子,他的那点薪资,却也是捉襟见肘。
朱自清尤其是在战乱年代,朱自清的工作,也是时常不稳定。
当年冬天,昆明极冷,已无余钱买棉袄的朱自清,买了件赶马人穿的毡披风,既当衣服,又当褥子。
走在校园中,朱自清这种“另类”的装扮,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而除了穷,朱自清还患上了严重的胃病。
1942年朱自清在写给好友俞平伯的信中,就曾言自己,“健康渐不如前,胃疾常作,精力锐减”
彼时,不过四十岁的朱自清,身体日衰,已状似半老。然,面对家庭的重压,他仍旧全力工作。
甚至每天要走20里路,去一所中学教学,以赚些外快。
到抗战结束后,由于疾病的折磨,朱自清的体重只有45公斤不到。
然而,贫病交加的朱自清,面对美国的“侮辱”,还是毅然在拒领美国“救助粮”的宣言中,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就在他签字的一个月后,朱自清因病逝世,年不足50岁。
朱自清去世后,遗体在北平的广济寺火化。而他之所以采取火葬,原因是灵柩太贵。
辛苦了半生的朱自清,随着这一把火,彻底地离开了。
但他的“背影”,还有那“几颗橘子”,也如他记忆中的父亲一般,始终留在后人的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