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秋瑾的一生,在她的身上,有一种必死的宿命论。
她早已选择了死亡,选择成为殉义者。
这得从她异国的经历说起。
在回国革命之前,秋瑾曾在日本留学。
当时的日本,尤其是东京,俨然成为中国进步人士及新派知识分子的大本营。在1904年,东京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就有1300余人,大部分留学生为着探求强国富民的志向来日本的。
秋瑾,是这些进步留学生的其中之一。她很快就认识了很多革命志士,像浙江的陶成章,湖南的宋教仁、王时译,以及广东的何香凝、冯自由,她后来还进了同盟会,认识了孙中山黄兴等人物。
秋瑾除了每日上课外,还积极奔走于各种会馆之间,去听取各种革命学说,出国前那原生的反抗思想,在此得到了开化和明朗。她后来还买了一把精致的倭刀,整天别在腰间上;出门皆穿男装,好一飒爽形象。
她到日本后的心境,正如她的一首《鹧鸪天》所言:祖国沉沦感不禁,闲来海外觅知音。
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秋瑾和陈天华,是当时留日学生中的佼佼者,更是主导言论的领导者。每次集会,他们总是最积极的,且言辞多发人肺腑,每每“抠衣登坛,多所陈说。其词悲感激切,荡人心魂,人之闻者,未尝不泣数行下,而襟袖为之渍也。”蹈海是什么意思?即是从海边的浅处一步步走向海的深处。可见当时陈天华悲伤至极,其自杀非一时兴起,更非意外之举,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抉择,年仅31岁。
才而立之年,国家不幸诗家幸,正是发挥满腹才华的时候,他为何选择自杀!
这里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内一个是外。
在这个畸形社会下,农民阶级代表着社会第一生产力,但偏偏他们大字不识,且愚昧无知,更有一种畸形的人格。鲁迅先生的作品已经对这种人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但当代学者余世存的描述更耐人寻味:从外而言,当时日本发生了一系列事件,直接成为了陈天华自杀的导火线。
这个规则主要有三条内容,第一是中国留学生一定要在清朝驻日公使和日本学堂登记,留学生的活动、到哪里去都得要登记;第二通信要登记,给国内给朋友写信都必须登记;第三不准住到别的地方去,只能住在留学生学校的宿舍。
看起来只是对留学生行为的管控,实际是强硬的政治限制:再也不允许中国留日人士进行革命运动了。违反的人还会遭到逮捕,由日本交给驻日公使,送回国处理。
规则一出,群情汹涌。资本主义国家素来标榜“人权”,但在政治利益面前,人权就是一张随时可撕破的薄纸。对于广大留日学生而言,此规则不但限制了革命党人的活动,更是将他们当作“亡国奴”对待,被剥夺了人身自由。他们本来就有革命情绪,现在受此遭遇,自然不会妥协,纷纷要斗争抗议。
但在斗争形式上,留学生内部出现了严重分歧,形成两派。一派以秋瑾、陈天华、宋教仁为代表,主张全体同学回国;一派以汪兆铭和胡汉民为代表,主张忍辱负重留在日本继续求学。
孰可忍,孰不可忍。两派争持不下,势同水火。领导者们的分歧,导致留学生们心灰意冷,分崩离析,很多革命党人甚至动摇了革命的决心。
就是7号之后,陈天华问秋瑾,“万一革命失败,那怎么办?”当时的秋瑾只有满腔热血,从没想到失败之果,也因此没有正面回答。
陈天华咬齿愤恨,“为了唤醒同胞,我花费了许多笔墨。现在我觉得,生命也许比笔墨更有用,更能叫同胞们猛省。”此言一出,陈天华心里便已打定了主意。但秋瑾听后并不在意。革命党人早已言必生死,好像一个个都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1905年12月8日,陈天华挥笔写下《绝命辞》,蹈海自杀。
“近来每遇一问题发生,则群起哗之曰:‘此中国存亡问题也。’顾问题有何存亡之分?我不自亡,人孰能亡我者!惟留学生而皆放纵卑劣,则中国真亡矣。岂特亡国而已,二十世纪之后,有放纵卑劣之人种,能存于世乎?鄙人心痛此言,欲我同胞时时勿忘此语,力除此四字,而做此四字之反面:‘坚忍奉公,力学爱国。’恐同胞之不见听而或忘之,故以身投东海,为诸君之纪念······”——《绝命辞》挚友之死,对秋瑾的触动可谓之大。她终于领悟到了陈天华那句话“生命也许比笔墨更有用,更能叫同胞们猛省。”这也为日后秋瑾选择牺牲就义埋下了一颗种子。
在陈天华追悼会上,秋瑾是最后一个登台发言的。她饱含泪水,言语激动,悲愤不已:说罢,秋瑾厉声一喝,“咻”地从腰间拔出倭刀,插到桌上。
陈天华之死,就像这把刀一样,狠狠插在了留学生们心上。原来,真的有中国人不是“好死不如赖活”,戊戌六君子也不是传说!后通过秋瑾等人的努力,很多留学生决定罢课回国。12月20日,罢课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人。
见此阵仗,日本慌了,决定缓行取缔规则。
从结果而言,秋瑾他们斗争胜利了。但是,付出的代价却太大了。更何况,他们在这里热情高涨地搞政治,那国内三亿民众知晓吗?
有感于此,秋瑾还是决定中止学业,回国革命。
和众多革命家一样,秋瑾走上革命的第一步,是教育。尤其是女子教育领域,秋瑾堪称中国近代女性启蒙第一人。
下一期,我们将重点阐述秋瑾作为一名女性的思想觉醒,以及如何破天荒地开启了女性启蒙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