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幸运的,出生于1880年美国西部一个富裕的贵族家庭,作为家中的二女儿,深受父母的疼爱与呵护。
她是不幸的,在19个月时因病失去了视力和听力,直到88岁去世,她一直生活在黑暗寂静的世界。
她是伟大的,创作出《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等14本著作,还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
她就是马克·吐温称之为“成功用笔征服世界的奇人”海伦·凯勒,美国著名的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
一个沉寂在无声无光无语世界里的女孩,是如何克服困难,执笔仗剑,赢得了全世界人民尊敬的?
01家庭与恩师,为她推开希望之窗海伦出生时聪明可爱,6个月就能清楚地说出单词,满周岁时已学会走路。可惜一场疾病夺走了她的听力与视力,将她丢入了无边的黑暗与孤独。
母亲善良坚强,喜欢阅读,甚至能背下她喜欢的作家巴尔扎克的作品。她不离不弃的怀抱、抚摸与陪伴,构筑了海伦安全温暖的港湾。
有一次学水这个单词,海伦怎么也理解不了水杯与水有何不同。老师牵着她来到水井房,让水流过她的手,在她另一只手上写下了“水”这个单词。
那一刻,海伦突然找到了学习语言的决窍。她开始欣喜且主动地用触觉、味觉、嗅觉去感受物体,并记住它们的名字。知识正帮她摆脱束缚,带来光明与希望。
父母的情感支持与家庭熏陶,老师的科学教育与耐心引导,给予海伦成长的动力和探索的勇气,也播下了阅读与写作的种子,将她引入了精神自由的世界。
02热爱与坚强,助她创造无限可能识字后的海伦展现了强悍的战斗力与坚韧的毅力。她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每天坚持学习10个小时以上。凭借顽强的毅力,她甚至学会了英语、德语、法语、希腊语和拉丁语五种语言。
掌握了一定的词汇后,老师便将故事与诗歌写在她的手上,教她阅读。从7岁第一次完整地读完一篇短篇小说后,她便踏上了正式阅读之旅。
大量的阅读丰富了海伦的精神世界,激发了她表达思想与观点的欲望。
03使命与大爱,让她活成了一束光20岁的海伦考上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该校第一位获取学士学位的盲人、聋哑人学生。
入学后,她常思索:“学习知识是为了以后能够成为有用的人,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而这个世界上,总会有适合我,并且只有我才能够做的事情,但那究竟会是什么事情呢?”就这样,海伦走上了献身于盲人福利与教育事业的道路。
东野圭吾说:“每个人都有自己才能完成的使命,每个人都怀抱着使命出生。”“凡是能够真正帮助到别人,同时又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必将全力以赴!”海伦说到了,她更做到了。
写作、演讲、募捐、演出……她终其一生奉献于慈善事业中,像一束光,照亮了无数在黑暗中挣扎的人,她用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大爱感动了全世界。
因为卓越的贡献,她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二十世纪美国十大偶像”,1964年获得“总统自由勋章”,1965年被评为“世界十大杰出妇女”
04写在最后她从不向命运低头,克服了盲聋哑的三重障碍,努力阅读、写作、帮助别人,取得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
她说,别人眼中所见的光明就是我的太阳,别人耳中所闻的歌声就是我的乐章,别人嘴角扬起的微笑就是我的快乐!
实际上,看不见光,却胸怀使命,向世界呐喊“面对光明,阴影就在我们身后”的她,才是别人的太阳、乐章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