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十大支付品牌排行榜(亲历日本支付江湖:一切像极了中国互联网的十年前)

时间:2024-10-08 11:00:23阅读:

十大支付品牌排行榜(亲历日本支付江湖:一切像极了中国互联网的十年前)

编|园长在日本的商店,辨认出一个中国人实在很简单。

把商品递给营业员,等待过程中拿着手机时刻准备,在营业员结算完抬头的那一瞬间跟他对视,问一句“Wechat/Alipay”的,百分之百是中国人。

得到的回应有两种。

顺利的时候,营业员会拿起扫码枪,直接扫向顾客出示的二维码,交易完成;不顺利的时候,你会得到一句“sorry”或是“cashonly”,然后仓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沓和,凑够需要的金额。

但移动支付的低普及率,不仅是用户对消费方式的一种选择,还进一步影响到了日本移动互联网生态的发展。

一直没有走出“现金社会”的日本,正在加快拥抱移动支付时代。2018年,日本成立一般社团法人无现金推进协议会,旨在推进非现金支付的普及,根据该协会公布的数据,从2018年到2022年,日本手机扫码交金额增长6445%。

无论是街边的自动贩卖机,还是便利店的收银柜台前,提示可以使用的支付方式挤满一整张卡片,甚至还得分成好几种类别。

某日本商场提示可以使用的非现金支付方式汇总PayPay和LINEPay是日本目前扫码支付市场份额最大的两种方式。虽然名义上是两种渠道,但PayPay与LINEPay的日本国内结算业务已完成统一整合,从2022年7月1日起,由LINEPay提供的QR扫描、读取的二维码支付统一为PayPay二维码。

头部两个渠道结盟,并不意味着对于日本移动支付市场的争夺已经结束。传出赴美IPO消息的PayPay,截至2022年底在日本的注册用户数为5700万,用户渗透率不足47.5%;而它所对标的支付宝,在中国的用户渗透率已超过71%。用户数、用户活跃度与留存、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占比等方面的差距,都预示着其他玩家尚有空间。

进军海外市场,不仅是部分国内餐饮品牌的开拓之路,也成了不少品牌的唯一出路。

在大阪街头,我们偶遇一家创始于北京的奶茶店“未来茶浪”,据天眼查信息,该品牌曾在国内获得两轮融资,投资者包括小罐茶、品品香和三七互娱。如今,北京的几家门店均已暂停营业,一位店员称:“国内奶茶太卷了,我们还是到海外试一试。”店里用的纸巾,店员称是从国内运来的晚上9点多,临近打烊时间,大阪下起大雨,店里正在忙碌的四个女店员都有着浓重的东北口音。因为最近刚开业,其他公司送来的开业花篮还没有凋谢,摆在角落的柜子顶上。

语言不通,一阵手忙脚乱的比划后,店员从柜台底下掏出PayPay的二维码,最终完成了交易。

店员告诉我们,两家门店中,热门景点附近的分店中国客人和外国客人各占一半,很多外国客人碰巧路过时,会进来买一杯尝尝;而另一家分店不在景区,来光顾的客人几乎都是华人。日本本土的咖啡店很多,其次是各类抹茶饮品店,水果茶品类远没有国内丰富,这是“未来茶浪”等国产茶饮品牌远走海外的空间。

但不是所有日本商家都愿意拥抱无现金时代,支持移动支付的商家多数是大城市的连锁品牌,建立统一的数字化收银系统,对于大商家而言收益远大于成本。但对散落在街头巷尾,店内只有几张桌椅的小店而言,现金交易才是他们不变的选择。

移动支付在日本迟迟难以攻克小微商家,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设备汰换成本高日本很多小店,为节省点单和收银的人力成本,会在门口设置点单机。消费者选择想要的餐品,付款后获得小票,再将小票交给店员后等待餐品制作。老式的点单机,均只支持现金投币,部分点单机甚至还会限制现金面值,例如只支持1000、5000和,只支持100等。

如果想支持移动支付,这些小店需要淘汰掉原本的点单机,并重新购置新设备。

同样的逻辑也适用于遍布于日本公共交通系统的精算机。JR列车、私铁、电车、地铁、公交站台等场所,都会出现一台名为“精算机”的机器,乘客可以购买单次票、补票或为交通卡充值。和老式点单机类似,这些生产于过去的精算机只拥有和入口,只支持现金支付。因为机器数量众多,整体汰换成支持非现金支付的设备成本不低。

2)小店的经营者与消费者年龄偏大成本因素外,部分经营者对移动支付也没有太高的诉求。

日本拥有异常发达的小店经济,这些小店规模小,经营的商品高度细分。例如你走进一家拉面馆,可供你筛选的很可能只有5种不同的拉面,你可以加一点葱,多一点葱,或者一盆葱。

这些小店开在街头巷尾,远离旅游景区,经营者和常客的年龄整体偏大,他们不擅长也不需要使用非现金的交易方式。

在大阪,我们钻进一家只有8张座位的小店,经营者是一对年迈的夫妇,只有每周一到周四的午餐时间开门营业。

在这些没有分店、不追求翻台率、几乎只做熟客生意的小店,无论是售卖者,还是消费者,对移动支付的需求都没有那么强烈。学习使用新设备的成本,远高于花在找零上的30秒。

Cashonly的小店3)移动支付尚未形成习惯在中国,即便是白发苍苍的老人,只要挑着自家菜在路边售卖,就一定会在菜篮子边上准备好一张二维码。日本的小店经营者没有意愿支持新的支付方式,一大重要原因是日本社会的移动支付尚未形成全民习惯。

即便扫码支付总额在四年间获得6445%的增长,也只占到非现金支付总额的9.7%,而非现金支付占比截至2022年仅为36%。换言之,在日本,仍有64%的交易以现金支付,日本民众在出门时几乎都会随身携带现金,除游客聚集区,经营者几乎不会因为只支持现金而利益受损。

以自身为参照系,日本已经在告别“现金社会”的旅途中加足马力,但放置在全亚洲的参照系中,日本社会对于移动支付的态度仍是相对保守的。

对当地民众,尤其是老年人而言,“cashonly”的支付生态,不会对实际生活造成太多不便,毕竟“不变”是件再省力不过的事情,“变”才教人伤透脑经。

日本移动支付生态的缺位,影响最大的不是线下已有的实体商业,而是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潜力。

日本便利店里的共享充电宝,来自中国香港的chargespot相比中国和韩国近十年在移动互联网的狂飙突进,日本的步伐显得格外迟缓。一个显著的案例是,在涉及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中国和韩国都有堪称巨头的本土应用,但在日本,市场份额最高C端产品几乎都来自海外。

手机不离身的年轻人中,推特、Instgram、Youtube、Facebook、TikTok、Amazon等海外产品,才是他们的装机必备。

从近年来出台的多项政策来看,日本官方也不认为这样的“滞后”是一件好事。2022年,日本针对创业者出台5年计划草案,称目标为到2027年,对初创企业的投资额达到10万亿日元,创造初创企业数量达到10万家。据虎嗅报道,有在日本的连续创业者称,“现下日本移动互联网环境非常像10年前的中国。”日本的智能手机覆盖率和互联网渗透率极高,10年,并不是中日两国互联网发展的时间差,而是移动端产品的时间差。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公认C端产品很难再有新机会,投资者和创业者纷纷转向B端、智能制造业乃至新农业的2023年,日本的C端创业者刚刚迎来春天。

但移动支付的缓慢普及,仍是日本互联网创业者将面对的挑战。

但不管是哪个品类,经营者都无法在一个C端产品中,对着见不到面的消费者,说上一句“cashonly”了。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