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十大元帅身高【1955年大授衔,十大将都是不可替代的吗?为何说粟裕遥遥领先?】

时间:2024-12-06 10:48:33阅读:

十大元帅身高【1955年大授衔,十大将都是不可替代的吗?为何说粟裕遥遥领先?】

1955年大授衔,十大将都是不可替代的吗?为何说粟裕遥遥领先?

十大元帅1955年的大授衔中,最醒目的就是十大元帅和十位大将。这在人民武装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产生过元帅和大将。

十大元帅的人选中,尽管也有争议,但相对很小。

朱德历代红军、八路军和解放军总司令,排名元帅第一无可争议;彭德怀是红三军团军团长、八路军副总司令、解放军副总司令兼一野司令员,一直是朱德元帅的副手,排名第二也无人不服;林彪后起之秀,十大元帅中最能打的人,三野司令员,战神当不了元帅就太搞笑了;刘伯承军神级别的人物,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师长、解放军二野司令员,这些功劳足以获得元帅殊荣;徐向前的军事能力被大大低估,红军和解放军时代是他的高光时期,入选元帅实至名归。

相对有点争议的是贺龙、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和叶剑英几位。

十位大将贺龙的前期的军事生涯非常煊赫,只是到了解放战争贺老总相对没有那么出彩,他出任晋绥军区司令员,实际是给一野当了总后勤;陈毅的情况和贺龙不一样,三野横行天下靠的是他的副手粟裕;罗荣桓是政工元帅;聂荣臻的主要贡献在于开辟抗日根据地;叶剑英则是参谋型元帅的代表。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上述几位军事家授予元帅资格又是没有问题的,因帅和将不同,更多的资源调配能力和综合军事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贺龙代表性非常强,陈毅在华东协调作用不可替代,罗荣桓不仅从井冈山时期就跟着毛泽东,而且他在抗战期间建立的山东根据地对华东和东北的支援作用极其显著;聂荣臻的晋察冀后来直接成为华北军区,位列“五大野战军”之一;叶帅则是当代史上少有的关键人物,屡次在危亡之际起到力挽狂澜的作用。

所以,十大元帅有争议,但很小。真正争议较大的是十位入选大将的军事家。

粟裕大将十大将的名单如下: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肖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以及许光达。我们会很容易发现,他们能够成为大将,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情况。

粟裕的入选应该是最没悬念的,他和林彪同为解放军“双璧”,都有战神的称号。单纯以军功而论,他绝对能入选十大元帅,只可惜,粟裕的经历和陈毅高度重合,而他的资源协调能力、军中资历、坐镇作用以及综合军事贡献比起陈老总来还是略逊一筹,因此,粟裕只能很遗憾地屈居大将之列。

但粟裕的军功无人能否认,也无人敢否认。解放战争期间在他的指挥下,华野战无不胜,从孟良崮全歼五大王牌主力整编74师,到战济南8天一鼓拿下这座华东重镇,到淮海大决战纵横淮泗,再到渡江战役一战突破长江天堑推翻蒋家王朝……粟裕都是如神一般存在,连林彪都不无嫉妒地说:“粟裕尽打神仙仗!”所以粟裕在大将中排名第一不仅毫无争议,而且很多人都认为是委屈他了,以他的军事造诣,当个元帅并不过分。他的战功在元帅中都可以排前几位的,因此在大将中更是鹤立鸡群。

徐海东大将徐海东大将的入选有很多人看不懂,最直接的原因是自从他率红25军长征到陕北之后,很少出现在后来的战场上,被评为大将军衔他自己都感觉太高了,而且还是高居第二。

其实,徐海东能为大将并不意外,首先他代表了红25军,虽然这只是一支红军队伍,但别忘了,徐海东当年和吴焕先、程子华率领这只红军队伍,是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单独走完长征路的。他们的长征路线,和红军三大主力中的任何一支都不重合。

更为重要的是,在红25军长征的末期,他们可以早早到达陕北,但为了迎接中央红军,他们硬是在敌军重重围困之下坚持了很长时间。中央红军到达陕北之后,第一个给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汇报工作并送上各种辎重的,又是徐海东!

徐海东还代表陕北红军,因为红25军到达陕北之后,和刘志丹领导的当地红军改编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刘志丹牺牲以后,徐海东成为陕北红军的不二代表。因此,徐海东成为大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粟裕、黄克诚、谭政、萧劲光和许光达等几位大将黄克诚大将相对不那么突出,但事实上,他卓越的战略眼光在十位大将中绝对是个中翘楚。我军历史上几次重要的战略调整都有他的影响:而且,黄克诚不仅战略眼光突出,而且还是个军政全才,他的战功和战绩就很能说明问题,罗荣桓元帅曾经赞誉他“撒豆成兵”,他在苏中和东北的成绩,就足说明他的大将之才。新中国成立后,黄克诚任军委秘书长,这一重要职务想必对他被授予大将军衔是有一定影响的。

陈赓大将陈赓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早年曾救过蒋介石的命,随周恩来在上海搞过特工,但陈赓的主要贡献还是在军事上。可以这样说,如果说十位大将中有谁是最没争议的话,那么粟裕排第一,陈赓肯定排第二。

陈赓在解放战争中发挥极其出色,虽然名义上他和谢富治指挥的陈谢兵团是属于刘邓的中野的,但事实上却起着和刘邓、陈粟大军一样的作用,直接受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指挥,三支大军品字型发动战略反攻,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功甚巨。

陈赓不仅军事能力突出,关键还是个乐天派,军中无人不知。另外,陈赓的情商极高,和军政两界的最高领袖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彭德怀等人的交情非常好,这也是他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之一。

陈赓在大将中排名第四。

谭政大将谭政在大将中排名第五,这个让有些军事迷不太能理解。如果说罗荣桓是政工元帅的话,那谭政则是政工大将。

但罗荣桓和谭政有着很大的不同,罗荣桓除了在军队的政治工作上卓有建树外,他还有一个巨大贡献,即创立了全国最大的抗日根据地:山东根据地。如果没有山东根据地,那么华东野战军和东北野战军的兵源是否充裕就是一个问题了。

谭政大将可谓根正苗红,从秋收起义、三湾改编起就跟着毛泽东,那是从那里起入党的。他还有一个重大贡献是在东北发起诉苦运动,这对东野的军队扩编和激发战斗力的作用极为明显。中央军委给东野的电报往往是“林罗刘”开头,那是军事的,真要论影响力的话,应该是“林罗谭”更合适一些。

萧劲光大将著名的军旅“三萧”中,萧劲光作为军衔最高的人,名列大将第六。“三萧”中,他是大将,萧克是上将之首,萧华排名上将第17位。

萧劲光是老资格的军事家,1922年就入党,这一年中国才成立一年。1924年革命导师列宁去世的时候,他是为数不多的代表东方民族为其守灵的中国人。

萧劲光的军事高光时刻应该是解放战争,他时任第一兵团司令员,在解放长春中发挥了十分显著的作用。解放之后,他的职位变得更加重要,是新中国首任海军司令员。相信这一职务对他最终授大将军衔起到了一定作用。

张云逸大将排名第七的是一位资格很老的革命家,他甚至参加过孙中山密友黄兴领导的广州起义。此人就是张云逸大将。

他在红军时期就担任了中革军委副参谋长这一高级职位,和同为参谋精英人才的刘伯承和叶剑英等长期合作;抗战爆发后曾任新四军参谋长和副军长等职;解放战争中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再次和老战友陈毅以及粟裕等搭档。

张云逸能够被授予大将军衔,主要利益于以下两点,第一是资格极老,早在旧民主民主革命时期就成为活跃分子,后来还和邓小平一起领导过百色起义;第二是各个历史阶段的职务都很高,基本是仅次于元帅的存在。因此,张云逸成为大将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罗瑞卿和开国元勋们罗瑞卿大将因为个子高,一直被毛泽东称为“罗长子”这位毛泽东的“大警卫员”在大将中排名第八。

罗瑞卿的主要特长在保卫工作上,早在红军时期,他就是红一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和毛泽东结下了不解之缘;解放战争时,和杨得志、耿飚搭档组成“杨罗耿兵团”,是聂荣臻麾下著名的战将。

新中国成立后,罗瑞卿出任新中国第一任公安部部长兼公安军司令员。可以说,这一重要职务以及和毛泽东的特殊关系对他荣任大将有一定影响。

王树声大将在红军时期声名显赫的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王树声在大将中排名第九,倒数第二。

王树声大将曾是徐向前元帅的主要助手,任红军三大主力中实力一度最强的红四方面军的副总指挥。徐向前的高光时刻是在红军时,一系列神出鬼没的战术让各路军阀畏之如虎,但王树声的军事造诣显然比起徐帅要弱一些。

一般来讲,能够授予大将军衔的,应该是军委委员级,但比起以上八位军委委员,王树声的职务稍低,仅为正兵团级。他得以授予大将军衔,应该是考虑到他是大将中唯一的一位红四方面军的代表。

许光达大将和王树声一样,以正兵团级成为大将的,还有许光达大将,他在大将中排名第十。

许光达能够评为大将,和他当时担任的职务不无关系。他时任装甲兵司令员,据说苏联的装甲兵司令员就是大将军衔,为了和苏联的军衔体系一致,许光达就成了大将。许光达本人感觉自己不够大将的资格,就上书请求降衔,但未获批准。

许光达大将还有一个因素能授予如此高的军衔,他还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元帅中贺龙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大将中只能是许光达了,虽然任弼时、关向应和王震等都是红二方面军的代表,任弼时和关向应不算军职,而且早已去世,王震虽然军功显赫,但毕竟在红二方面军中是红六军团的人,只能算偏师,因此大将这一军衔最合适的拥有者便成了许光达。

邓小平和杨尚昆综上所述,十大将的评选除了战功之外,还有其它一些综合因素,毕竟这是仅次于元帅的军衔,代表性是极为重要的。但事实上,还有一些高级将领,因种种原因未能授大将军衔,如果仅从军事成就、综合军事贡献以及代表性而言,入选大将也是很有可能的。

比如新中国官至副总理的老革命家谭震林,比如位至国家元首的杨尚昆和李先念,比如和徐海东同为红25军代表的程子华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邓小平为首的中央军委对建国前22年的武装斗争历史做过重新梳理,确定了36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杰出贡献的高级将领名单,这个名单基本就是以大将作为最低标准的,因为上将级别无人入选,在这个名单中,除了领袖人物、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牺牲先烈外,就是杨尚昆和李先念。从这个角度看,如果这二人参与授衔的话,也一定是大将军衔。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