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在我国两千年的封建史上,明朝是由农民军建立,也是唯一一个被农民起义所推翻的王朝,可谓真正体现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千古至理。
明朝作为我国封建制度达到巅峰时代的封建王朝之一,拥有成熟的政治体制和国家结构,曾经作为当时全世界最强大的政权存在,却倒下于农民起义军的冲击之下。
要知道,在我国民国时代之前,农民阶级甚至不能算是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这一点从李闯起义军和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兴衰可以看出,农民军在当时缺乏成熟的政治观念和政治纲领。
但明朝却偏偏在农民军的冲击下,一败涂地。
明朝的败落,取决于明朝自身国家权力分配的矛盾,和历代统治者本身存在的问题。
图片来自网络明王朝统治者本身的问题朱元璋作为一个最底层的农民,在征战天下,成功建立明王朝之后,他的内心自信和自卑共存,这在明王朝制度中有明显的体现。
朱元璋在结束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之后,他作为洪武皇帝,在各种诏书中,经常会用到如下的语句:“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朕淮右布衣,因天下乱,率众渡江,保民图治……”,“江左布衣,起自田亩……”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一般的封建君主都会把自己粉饰的神秘而高贵,这种君主的“神性”是封建君主能够被天下苍生顶礼膜拜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朱元璋对于自己的过往却毫不掩饰,在各种公开场合都能够坦荡说出来,这代表着朱元璋本身就有气吞山河的魄力,他根本不担心他作为皇帝的“神秘感”被揭开,因为朱元璋有足够的自信面对一切乱局。
另外,朱元璋喜好与历史上众多君主进行对比,特别是对于宋朝,宋朝时期,特别是宋徽宗,一手字画堪称一流,本身才华横溢,但却偏偏最终成了亡国之君。
朱元璋通过这种对比,他对于读书人多了几分蔑视,这种蔑视让他内心的自信不断膨胀。
同时,这种自信之下,朱元璋内心对自己决策的正确性自信到了极点,也因此在朱元璋在位期间,几乎都是乾纲独断,即使有错,也不愿意认错改错。
在空印案和胡蓝之狱之类的明初冤假错案中,朱元璋“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军人政治的风格展露无遗,这种自负也让他在裁撤宰相和中书省时,丝毫没有考虑到给后世帝王带来的隐患。
自然,朱元璋自身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他足够勤政,对于政治也有最后的敏感度,因此即使没有宰相,没有中书省的存在,朱元璋依然能够游刃有余地处理来自大明王朝所有的政务。
但是朱元璋明显没有想到,他的后世子孙在养尊处优的皇宫生活中,会变得惰性十足,这种惰性几乎从宣帝开始,在嘉靖和万历时期达到巅峰。
朱元璋晚年原本拿来辅助自己理政的秘书机构—内阁,被懒散的后代们无限授权,最终让内阁从一个秘书机构成为了大明王朝政权的半个中书省。
再加上明朝皇帝们一代代日益拔高的宦官集团,就等于间接地在明朝出现了一种宰相权力的演变,先是废除宰相,以中书省代理,再废除中书省,最后以内阁和司礼监代替虽然说这样做,杜绝了宰相一人权力过大的情况,但权力的分割,让整个大明王朝出现了政治势力林立的情况,最终大明王朝也困窘在这种政治斗争中,轰然倒塌。
图片来自网络在朱元璋自信的背后,他内心中的自卑也是一览无余的。
因此朱元璋时时刻刻,拿自己与历史上众多君主做对比,这也是他内心自卑敏感的体现。
尽管朱元璋自己能够说自己的出身,但他对于大臣特别是读书人提到自己的过往,甚至有“僧”“偷”“乞丐”“光头”等字眼时,朱元璋依旧会恼怒甚至气急败坏,因此在明朝初期,官员上奏章的时候,会斟字酌句,格外小心。
朱元璋近乎神经质地想要掌握所有人与事的支配权,用歇斯底里的仇恨态度去折磨和摧毁他得不到的人才,这最终导致朱元璋在历史上多了一个“暴君”之名。
朱元璋结束了元末乱世,再造华夏王朝,还天下百姓清平盛世,但同时朱元璋对于士族的打击迫害,让天下人心惶惶而不可终日,最终成就了一代圣君之名与暴君之名共存的洪武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