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我是普罗米,一个被羊毛吓到的新媒体人。
我好像没有跟大家聊过羊毛党。
这么说吧,这可能是我运营生涯中,最最最最让我害怕的生物,简直防不胜防。
最近这段时间,我在公司查到了一件事——某个活动用户流失率非常严重,一个月时间,竟然有50%的用户流失,其他活动平均只有20%。
于是我顺藤摸瓜,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是羊毛党!
虽然活动能带来不少新用户,看着效果不错,但是最后用户留不下来,拉新再好都没用,用户质量太差,更重要的是,这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羊毛党,随时能让你的运营活动变成运营事故。
我见过很多这种案例,比如有一次,一个同事转了某个店铺的首单优惠活动,在线点一杯咖啡,只需要1元而且免配送费,于是大家都冲了。
我刚下完单,就听说店铺已经显示打烊,无法下单,因为抢1元咖啡的羊毛党太多了,再不停止活动,就血本无归了。
运营在做活动时,最大的风险就是羊毛党。
有人可能觉得,做活动是没有办法避免羊毛党的,本来拉新看中的就是新增用户量,只要成本能稳住,可以先把用户引过来,后续再慢慢转化。
哦豁,如果你也有这种想法,那只能祝你早日喜提大锅。
羊毛党无法避免,这话说的没错,但不代表,运营不对羊毛党做防范措施,因为羊毛党,很可能是低质量用户,不管怎么运营,都无法给你带来更多收益。
举个例子,比如前面的案例,运营最初的想法,大概率是想把1元咖啡作为卖点,达到拉新效果,后续引导用户复购,通过购买店铺其他产品赚取利润。
但没想到,活动莫名其妙就成了爆款,吸引了大量薅羊毛的用户,比如我,我也是被活动吸引进来的,而且我不是那家店的目标用户,大概率不会复购。
所以,这个活动就是一个拉新效果很好,但用户留存很差的活动,投出去的成本,大概率收不回来。
这就是运营最害怕的事。
所有的活动都有成本支出,有的少一些,只有几千上万,但有的成本高达几十上百万,需要评估ROI,如果ROI太低,就代表这个活动是亏本的。
怎么计算活动ROI呢?
ROI有个常用的公式,ROI=成交金额/获客成本,举个例子,比如上面的活动,有500个用户购买了1元的咖啡,成交金额即为1元,而投入的拉新成本是5000,那ROI=500/5000=0.1。
ROI低于1,毫无疑问是一个亏本活动。
除了ROI,还需要看回本周期。
5000块钱拉新成本,获取了500个新用户,假如有80%的用户是羊毛党,完全不复购,即复购率只有20%,用户每次消费平均订单金额为25元,贡献的利润为5元,则回本需要的订单量=5000/=10,即平均每个用户需要完成10笔订单,才能回本。
假如实际中,每个用户每月平均下3笔订单,则需要3.3个月,才能收回活动成本。
当然,这是理想的情况,实际的计算规则更复杂,比如用户第一个月虽然留存复购,但第二、三个月依然有可能流失,复购的订单更少,回本周期更长,那盈利空间就少了,甚至有可能投出去的钱一直收不回来。
这就是运营害怕羊毛党的原因。
其实要防止羊毛党并不难,提高活动门槛就行。
比如上面所说的店铺活动,只要增加一个活动规则,在店内随意点一个餐品,即可获得1元咖啡,买一个常规价格的商品,就能享受1元新客优惠,这样就没那么容易薅羊毛。
你可能参加活动时,也会发现类似的规则,活动噱头很足,但参与门槛并不低,有时候甚至会劝退用户,原因就是这样,运营太害怕羊毛党了。
但你发现了,提高门槛虽然能防止薅羊毛,但是活动效果可能会打折扣。
所以,真正的难点不在如何防范羊毛党,而是在如何防范羊毛党的同时,还能保证活动的拉新效果。
是的,老板就是既要又要的生物,既不想花出去的钱被羊毛党薅走,又想要高质量地拉新。
如何在防羊毛和保证活动效果中,找到一个平衡,是永恒的运营难题。
我没有完美的解法,只能告诉大家,你得一个一个去试,通过不断地测试拿到数据反馈,然后找到最佳的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