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在笔者看来,李鸿章得到洋人的重视,一方面是李鸿章自身能力的体现。在晚清时期,虽然已经出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以及洋务派。但是在这批人中,李鸿章对于洋务的理解,包括在和外国人打交道的水平确实是当时较高的。特别是在1901年,面对八国联军的锋芒,清朝让78岁高龄的李鸿章来处理这个棘手的问题。而经过李鸿章的一番努力,八国联军要求的赔款从一开始的10亿两白银下降到4亿5000万两。可以这么说,对于当时外交人才匮乏的晚清朝廷,没有人能比李鸿章更适合担此重任。
当然,对于清朝时期外国人对李鸿章的称赞,我们也需要一分为二的看待,也即很多当面的称赞,可能只是出于礼貌。比如李鸿章在出使外国或者会见外宾的时候,外国的政治家出于礼节才对李鸿章大加称赞。并且,在李鸿章在世的时候,毕竟是晚清的重臣,门生故吏更是不可胜数。那么,比如在翻译和传达外国人对李鸿章的评价上进行夸大和片面解读,也是可能的事情。
最后,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李鸿章是一个起到重要历史作用,并值得大书特写的历史人物。梁启超曾说过,李鸿章勇于面对,敢于担责,不管事情多难办也咬牙坚持办好,让他在十九世纪末期的大变局中始终站在历史的潮头浪尖。换而言之,在清朝统治最腐朽的时期,李鸿章的所作所为自然会沾染时代的时代的酸臭气。不过,相对于大多数人,李鸿章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并尽自己努力维护了清朝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