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香山饭店、法国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美国波士顿肯尼迪总统图书馆……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建筑作品,都与一位华人的名字紧紧连结,他就是著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5月16日,贝聿铭于家中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贝聿铭1917年4月出生于中国广州,是苏州望族之后,其父亲贝祖诒是民国时期著名银行家。贝聿铭在香港、苏州、上海度过了他的少年时光,高中毕业后,其父亲原本希望他赴英国攻读经济学,但是当时的贝聿铭却对建筑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5年,贝聿铭远赴美国留学,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设计学。哈佛毕业后贝聿铭留校任教,受聘为设计研究所助理教授。1948年他受邀加盟纽约地产开发商柴根道夫的房地产公司,从事商业房地产的规划和设计。在此工作期间,贝聿铭完成了许多商业及住宅群的设计,也做不少社会改建计划;此外还为母校麻省理工学院设计了科学大楼,为纽约大学设计了两栋教职员工住宅大厦。这一切,使贝聿铭在美国建筑界初露头角,也奠定了他此后数十年的事业基础。
贝聿铭在哈佛大学1960年,贝聿铭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在纽约、费城、克利夫兰和芝加哥等地设计了许多既有建筑美感又经济实用的大众化的公寓。1963年,费城莱斯大学颁赠他“人民建筑师”荣誉称号。1964年,为纪念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决定在波士顿港口建造约翰·肯尼迪图书馆。这座建造时间长达十五年,于1979年才落成的图书馆,由于设计新颖、造型大胆、在美国建筑界引起轰动,被公认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宣布1979年为“贝聿铭年”,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约翰·肯尼迪图书馆1979年,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中国邀请贝聿铭设计香山饭店。贝聿铭秉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设计观念,不辞劳苦地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寻找灵感,搜集素材,最后采取了建筑一系列不规则院落的布局方式,使香山饭店与周围的水光山色、参天古树融为一体,成为具有浓郁中国风格的建筑。香山饭店的规模不算大,但“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
北京香山饭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建和扩建世界著名艺术宝库卢浮宫,法国为此广泛征求设计方案。贝聿铭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最终,该设计方案在众多应征者中脱颖而出。1988年,这座用从中国江苏运来的793块玻璃建成的透明金字塔揭开了神秘面纱,她犹如剔透的精灵一般,矗立在卢浮宫前的广场上,被法国人称之为“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玻璃金字塔也受到了业内的高度评价,被认为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技的独特尝试。同一年,贝聿铭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普茨克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玻璃金字塔带动了卢浮宫的复兴,也和埃菲尔铁塔一样成了巴黎的地标。
卢浮宫玻璃金字塔晚年的贝聿铭仍然孜孜不倦地设计了多个项目,包括香港中银大厦、德国历史博物馆新翼、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日本滋贺县美秀美术馆、美国克利夫兰摇滚音乐名人堂、卡塔尔艺术博物馆,等等。其中,还有被称为贝聿铭“封山之作”的苏州博物馆。虽然在苏州生活的时间并不长,但贝聿铭认定自己是苏州人。他说:“我一直知道我从哪里来,设计苏州博物馆给我一次机会去了解我的老家”设计中,贝聿铭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博物馆新馆的设计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把博物馆置于院落之间,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
苏州博物馆贝聿铭获得2016-2017年度“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七十年设计生涯,百二岁建筑人生。这位老人用了一个世纪的时间,让自己的建筑作品遍布4个大洲,倾其一生只为向世人呈现最美、最极致的设计。难能可贵的,还有他对祖国故土的那份深沉的眷恋。贝聿铭曾在电视节目《筑梦天下》中这样说道:“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建筑惊艳绝世,大师声名不朽。贝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