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朱熹介绍【王阳明一生都在翻越的朱熹,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呢?】

时间:2024-07-22 10:57:54阅读:

朱熹介绍【王阳明一生都在翻越的朱熹,到底是一座怎样的山呢?】

提到王阳明,有一个人是避不开的,这个人就是朱熹。

通过了解某人的对手,更能看清这个人。

想真正理解王阳明,读懂阳明心学,可以先了解朱熹,先把他的学说弄明白。

儒学的衰落是随着孟子的去世开始的。

西汉初年,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是追求高远的道家思想。后来,儒学逐渐复兴,但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很深,变得越来越深奥,从《大学》和《中庸》就能看到这个变化。

在这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儒学在思想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大的建树,直到宋朝,才又一次出现飞跃,这被称为"新儒学的兴起"。

唐代中期以后,禅学流行,这也激发了当时的儒生,他们开始探究儒学深层的奥妙,儒学深远的哲学思想逐渐被世人所知。

宋代儒生参照禅学的教学特点,从《大学》中发掘出"三纲领"和《八条目》,从而确定了儒学的教学特色。《大学》中的"明明德""正心"和"诚意",实际上就是内心的修行和具体的实践。

受禅学思想的影响,儒生最终也找到了适合自己做学问的方法。宋代儒生一般都修习过禅学,这也使他们对儒学教义的解释更加深奥和微妙,尤其是《大学》"八条目"中的"格物",它是儒学区别于佛教和老庄之学的重要标志,所以儒生愿意花大力气对其进行解释。

在宋代以前,虽然儒生也曾对"格物"进行解释,但是在整个思想架构中,它占的比例并不是很大。宋代以后,对"格物"的解释逐渐成为儒家思想的主体,越来越受重视。

要想了解朱熹的"格物"思想,必须明确朱熹在理性和实践性方面,对"格物"以及《大学》中"八条目"的认识。

此外,还需要了解他的"心性论"和世界观。朱熹的世界观是他所有认识和思想的前提。

根据朱熹的思想,"格物"就是要理性地一个一个地去探究心外事物之理。世间万物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是由气的运转流动形成的。

世间万物必须如此,这就是"规范",而为何必须如此,这就是"原理"。朱熹将前者称为"所当然之则",将后者称为"所以然之故",二者构成了朱熹思想中的"理"。

例如,子女必须对父母尽孝,这是每个子女必须遵守的"规范",而为什么必须去尽孝,这就是"原理"。"规范"和"原理"合在一起就是朱熹之"理"。

在朱熹的思想中,"理"实际上是一种精神的存在,是形而上的东西,而气则是形而下的东西,二者是"一即二,二即一"的关系,即二者虽然是两种状态,却不可分离,虽然不可分离,但又各自独立。

朱熹认为人心是千变万化的,所以需要"持敬","持敬"是穷理之本。格天下物,穷极其理,是谓"格物穷理"。居敬持志,修养本心,是谓"居敬养存"。

二者是一个整体,不可分离。朱熹还主张"性即理",他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宇宙,宇宙万理就蕴藏在"人心"。气的灵活运转形成"人心",若不持敬,则不能明理。

朱熹和陆九渊的观点之争在史上有名,王阳明继承和发扬了陆九渊的心学,主张"格心求理"。

和陆九渊不同,朱熹所说的"人心"并不是从本性出发的心,其中掺杂了一些不纯的东西,因此需要"持敬",去掉这些渣滓。

在朱熹看来,"格心穷理"最终会变为"格心求心"。这样一来,内心就会变得躁动不安,也难以求得理之要点。因此,对自己的内心要"居敬养存",对心外之物要理性地"格物穷理",只有二者同时进行,才能将"心外之理"化为"心内之理",才能实现这二者的一致。

"理"表现于"心",如果能直接把握住自己的"本心",那么"穷理"也会变得简单。"本心"是"性"纯净的表现,对"本心"进行直接体认,是穷理的根本。

在这一点上,陆九渊和朱熹的主张不同。陆九渊主张"心即理",认为人都有本心,心都存天理,所以"心即理"。朱熹则认为人的心中有有一些不纯的东西,如果"心即理",那么求得的理中也会掺有杂质,所以他主张"性即理",排斥"心即理"。他主张欲穷理,必先格尽心外之物,同时还要对内心"居敬存养"。

朱熹和陆九渊都认为"性"与"心"是一体,但朱熹追求的是严正的"性",其学说也以"性"为根本,所以其学说被认为是"性宗之学",而陆九渊追求的是生命的跃动,其学说以"心"为根本,所以他的学说被认为是"心宗之学"。

二人对"心"的不同看到导致学说不同,朱熹看到的是"心之不纯",而陆九渊看到的则是"心之纯净"。这种不同导致朱熹在"格物穷理"时要求"居敬",需要对内心进行反省,而陆九渊则相信"心即理"。

王阳明认同陆九渊,而且深化和发展了"心即理",所以才撼动了在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朱熹的学说,才成功地翻越了朱熹这座大山,打开了儒家思想的新世界。

备注:图自网络侵删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