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分为东、北、南三路人马,我们先来看曹操所在的东路军,即兖州军团,有哪些诸侯,有多少人马。
图-兖州徐州广陵郡功曹臧洪,这个不起眼的人物,就是讨董联盟的首倡者。
汉朝的臧氏是名门望族,西汉初的燕王臧荼,东汉初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臧宫,是汉朝臧氏的代表。
图-古广陵,今扬州的位置臧洪是广陵射阳人,其父臧旻,早期为为徐州从事,后辟司徒府,历任雍奴县令、吴郡太守、扬州刺史、中山太守、太原太守。在扬州刺史与中山太守之间,他进入军中,为匈奴中郎将、长水校尉。
长水校尉是北军五校之一,统率胡族骑兵。
臧洪体貌魁梧,有异于人,举孝廉为郎,领琅邪国即丘县长,后辞官。张超领广陵太守后,辟臧洪为功曹。
图-扬州长江边臧洪建议广陵太守张超,率军两万北上,与其兄陈留太守合兵,诛除国贼董卓。
189年底,徐州广陵太守张超率军两万,来到其兄兖州陈留太守张邈的地盘上,两人兵力有五六万。
图-开封张邈和张超两兄弟,是凉州三明之一张奂的侄孙,少年时在洛阳,与袁绍、袁术、曹操等都熟识。
张邈是“八厨”之一,即八位仗义疏财,尽散家财接济贫困之士,以侠义闻名的名士。
兖州东郡太守桥瑁见张氏兄弟起兵,也伪造朝廷三公书之信揭露董卓罪恶:“群臣遭逼迫,无以自救,企望各地兴义兵,解国患难。”桥瑁字元伟,梁国睢阳县人。
图-古东郡首府濮阳的位置桥瑁的族父桥玄,举孝廉,历任洛阳左尉、齐相、上谷太守、汉阳太守、司徒长史、将作大匠、度辽将军、河南尹、少府、大鸿胪、司空、司徒、太尉。桥瑁遍历三公,在领河南尹之前,还拜度辽将军,假节,领兵讨伐鲜卑、南匈奴、高句丽等胡族。
桥瑁曾任兖州刺史,迁兖州东郡太守。兖州刺史所在的东平国,人口约45万,东郡人口有60万,虽然兖州刺史可以监察、弹劾本州太守,排位在东郡太守前,但本地实际掌握的资源还是东郡太守多。
桥瑁的梦想是成为其族父桥玄那样的人,拜将军征战四方,回朝再拜三公。
大将军何进死前,为对付宦官,令东郡太守桥瑁屯兵洛阳以东的城皋。何进死后,桥瑁刚回到东郡,手上有一支杀气腾腾的大军。
桥瑁从东平国去东郡后,兖州刺史空了一段时间,董卓入京后,表前太尉刘宠的侄子刘岱为兖州刺史。
刘岱,字公山,东莱牟平人。刘岱是刘邦长子齐王刘肥之后,刘岱的父亲刘舆,官至兖州山阳郡太守,刘岱的叔父刘宠,举孝廉,历任东平陵县令、豫章太守、会稽太守、将作大匠、宗正、大鸿胪、司空、司徒、太尉,也是个遍历三公的大人物。
刘岱举茂才,除授任侍御史、侍中,董卓表为兖州刺史,驻东平国。
图-东平县西边有个东平湖,名称都来自古东平国刘岱有个弟弟刘繇,领下邑县长,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避居在家。
兖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早有嫌隙,见兖州反董形势已成,立刻出来振臂一呼,号召兖州乃至天下州郡起来反董。
于是兖州八个郡国都动员起来,山阳太守袁遗、济阴太守袁叙、济北相鲍信、骁骑校尉曹操都加入进来。
袁遗,字伯业,汝南郡汝阳县人,是袁绍、袁术的堂兄。袁遗是袁汤孙子中最年长的,虽然其父亲袁平死得早,但他是袁汤长孙,资源不比堂弟们少。
袁遗初为司隶长安县令,后领兖州山阳太守,有冠世之品德,包容天下之气量。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熟知诸子百家,登高能赋,睹物知名,遍观天下,难有对手。
曹操曾评价袁遗:“长大仍孜孜以求,勤学苦练,唯有袁伯业尔。”袁叙,汝南郡汝阳县人,是袁绍、袁基、袁术的亲弟。袁绍自小过继给伯父袁成,因此袁绍又是袁基、袁术、袁叙的堂兄。
图-古济阴郡首府定陶所在在董卓入京这个时间点上,袁逢四个儿子官职如下:袁绍授中军校尉,领司隶校尉;袁基授太仆;袁术授虎贲中郎将;袁叙领济阴太守。
鲍信,字允诚,泰山郡平阳县人。鲍氏起于西汉末期的豫州牧、司隶校尉鲍宣,东汉时鲍氏是名门望族。鲍信的父亲鲍丹,官至少府、侍中。
大将军何进辟鲍信为骑都尉,何进出意外前,令鲍信回泰山郡募兵。董卓入京后,表鲍信为济北相。
鲍信有个弟弟叫鲍韬,兄弟两个先在泰山郡募兵千余精兵,又到济北郡招兵,集结两个郡兵力,有两万大军,五千乘辎重,其中七百骑兵精锐。
曹操,字孟德,沛国谯县人。骁骑校尉曹操逃出洛阳后,在兖州陈留郡东南部的襄邑、己吾募兵,有五千人马。
刺史、太守都是地方封疆大吏,曹操这个四品军职不如三品的刺史太守高,而且他在地方也没有官职。董卓表了很多人为刺史、太守,不知何故,唯独没表曹操。
兖州还有两路人马未到,一个是泰山太守应劭,一个是任城国相郑遂。
应劭,字仲远,汝南郡南顿县人。应劭的父亲应奉,举茂才,领荆州武陵太守、司隶校尉。应劭少时好学,博览多闻,举孝廉,辟为车骑将军何苗的掾属。领沛国萧县令、北海郡营陵县令,董卓表为兖州泰山太守。
应劭刚到泰山郡,不久前鲍信来泰山募走千余精兵,王匡募走五百强兵,应劭自己兵力还捉襟见肘。
泰山郡紧邻的青州,有黄巾百余万,随时可能进入泰山郡,形势朝不虑夕。
对于战争,应劭有自己的思路,早在讨伐凉州羌胡之前,应劭主张“渐消之略”,也就是赏赐羌胡中不叛者,恩威并施,不要急于一战定乾坤。
车骑将军黄埔嵩要征东北三千乌桓讨伐西北的羌胡,应劭也反对,理由是这会破坏东北的势力平衡,鲜卑等可能会趁机壮大。
应劭的眼光独到,几乎准确预言了历史走向。后来曹操灭掉乌桓,从西晋开始的五胡乱华,就是鲜卑人为主导的。
应劭在领泰山太守前,职位一直不高,由于政见不同,他得罪了不少朝中大人物。董卓表应劭为泰山太守,应劭多少有些感恩。对于兖州诸侯这种起兵反董的方式,应劭也不赞同,加上缺兵少将,便没有参与。
郑遂,作为任城国相,或许也想参与讨董,但任城国只有三城,人口不足20万,自保尤不足,若派兵西进,黄巾军可能就要鸠占鹊巢了。
东路讨董军,也称兖州军团,主要有:兖州刺史刘岱,董卓所表;兖州山阳太守袁遗;兖州济阴太守袁叙,兖州陈留太守张邈,董卓所表;徐州广陵太守张超,张邈之弟;兖州东郡太守桥瑁,董卓所表;兖州济北相鲍信,董卓所表;骁骑校尉曹操,在兖州募兵。
兖州军团又称东路军,兖州八个郡国有六个参与,再加上徐州广陵郡和曹操的兵马,兵力十余万,总体实力比兖州本身还要略强。兖州兵马在兖州陈留郡的酸枣结盟,讨伐董卓,史称“酸枣之盟”
酸枣位于黄河与济水的夹角地带,方便兖州诸侯沿大河集结,更方便粮草运输。酸枣以西不远的原武,就属河南尹,再往西就是粮草囤积重镇敖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