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黄炎培简介【黄炎培:浦东开发的先驱者】

时间:2024-10-10 10:53:25阅读:

黄炎培简介【黄炎培:浦东开发的先驱者】

11月12日上午,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在上海世博中心举行。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说到浦东,民建人应该铭记黄炎培先生。黄炎培先生是杰出的民主战士、忠诚的爱国主义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和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今天,我们一起来回顾他对于浦东早期开发的历史贡献。

谋划浦东早期开发的先驱者与组织者上海浦西日趋繁荣,浦东地域广阔却显得落后,亟待开发。李平书、黄炎培、叶惠钧、王一亭等浦东同人认为:就浦东的地利而言,天然之美而不济以人工,则大利且变为大患。浦东腹部,沟港纵横,渲蓄恒常,时至晚清,水利工事废,河流日塞,长此以往,严重的水旱灾害,必将发生,浦东人就有葬身鱼腹之险。还有沿海海塘连绵,伏秋雨季,稍一疏虞,就可成为巨患。诸如此类,浦东人不自谋,谁为我谋哉?首先,1905年,李平书与黄炎培等浦东有识之士一起创办浦东同人会(后改为浦东同乡会)。

三是创办浦东医院,提高浦东医疗条件。1919年春,以李平书、黄炎培等为核心的浦东同人会发起在浦东地区筹建医院,尔后陈桂春、虞洽卿、王一亭、朱葆三、朱福田等人领头捐资在浦东陆家嘴地区筹建,1921年7月,医院竣工,立名为浦东医院。医院开办后,一切日常经费由浦东同乡会资助。1933年,医院由浦东同乡会正式接管,改名为浦东同乡会附设浦东医院。

倡导新学开启民智的教育家与领导者一是开启民智,创办新学。1903年,黄炎培受蔡元培的影响,回乡与挚友张伯初等人一起将观澜书院,改为川沙小学堂,并出任总理(校长);尔后又与堂兄黄洪培创办浦东川沙的第一所女子学校——开群女学,开创了浦东妇女教育的先河。

1907年,他与建筑业巨子杨斯盛先生一起创办浦东中学,并任第一任总理(校长),浦东中学以“勤朴”为校训,并严格选聘的优秀师资,学以致用的学制课程、完备的教学设施和一贯保持在高水平的教育质量,蜚声中国教育界,从而博得了“北南开、南浦东”的美誉。

致力浦东开发实践的探索者与实践者浦东,东临长江入海口,西靠黄浦江,与上海浦西仅一江之隔,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其发展条件十分优越,因而黄炎培曾说:“天然之美而不济以人工,则大利则变为大患。”“要振兴浦东经济,必须首先发展浦东的交通。”并在他起草的《浦东旅沪同乡会宣言》中大声疾呼:“请看黄浦江中,林立之帆樯,所悬者何国之国徽乎?浦江沿岸撑天之大厦、经营工商业者,何国之人乎?洋商购地遍于沿浦矣”“吾浦东者,本不欲为浦东之浦东以自划,奈何求为中国人之浦东而几乎不可得也。

为了探索浦东的开发实践,黄炎培与浦东同乡们认识到发展浦东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好跨越黄浦江的交通和浦东的陆上交通建设问题。

首先,于1911年1月,黄炎培与浦东同乡会李平书、瞿绍伊等人的策划,支持浦东同仁朱日宣租赁小轮,开办了市轮渡公司;支持谢源深、朱日宣开办客运、船运码头,使浦东的民族工业与运输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20年代初期,与浦东同仁们就开始谋划在黄浦江上架桥梁的设想。

传承与发扬浦东学派的开创者与继承者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理论的先驱者与开拓者1925年,黄炎培先生进一步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理论,主张从事职业教育不能脱离政治活动和社会实际,并首先将浦东作为职业教育的实践基地。倡办农村改进会,农村试验区,开展职业教育培训。在他的倡导下,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活动逐步由城市走浦东郊区、走向江浙沪农村,并由学校走向社会。“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存亡危在旦夕,黄炎培先生从现实中真正领悟到:“职业教育,只有在民族解放、民权平等,民生幸福的社会里,才能实现造福人群的理想”于是他把主要精力投到抗日救国的活动中去。他主持创办了《救国通讯》等刊物,并同沈钧儒等知名人士发起组织“国难会”发表宣言,积极鼓动抗日,宣传民主进步思想,致使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从教育救国走向抗日救国。

为了支持上海军民抗日,黄炎培等人以浦东同乡会为基础发起成立了上海抗敌后援会等组织,并亲自奔波于上海南京等地呼吁抗日,动员募捐,前往淞沪前线慰问抗日将士。绥远大捷传到上海后,上海人民大受鼓舞,他又受上海人民的嘱托前往东北绥远进行劳军。

“七七”事变后,年届六十的黄炎培为促成国共团结救国,而全心竭力,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关于建立抗日救国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在与中国和进步人士有了广泛接触,在同中国的合作中,他意识到,抗战的胜利有赖于国共团结合作和民主政治的实行,为此,他与的代表一起提出了要求早日结束党治、实行宽政的提案。无论在沪期间与在重庆期间,他领导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始终关心与支持上海与浦东等地区的抗日活动。

1945年7月,抗战胜利前夕,为促成国共和谈,六十七岁的黄炎培先生同诸辅成、冷遹、章伯钧、左舜生、傅斯年一行六人从重庆飞至延安访问。在延安,他同毛泽东在窑洞中多次促膝长谈,由此对中国的政治主张和政治实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延安之行,成为黄炎培政治生活中的重大转折,从此他从中国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前途,中国的希望。回重庆后,黄炎培不顾当局的阻挠,撰写出版了《延安归来》一书,这标志着他革命的政治立场已经完全倾向于中国。他和毛泽东主席的关于“周期率”的一段重要对话,不仅寄托着对中国人的一种出于内心的殷切期望,也为中国夺取政权后的工作方针提出了中肯提议,为中国所启迪。

建言献策发展浦东的倡议者与支持者1948年正当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之时,他面对当局的威胁利诱,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在严重政治压迫情况下,毫不畏惧,奋不顾身,亲自主持民主建国会常务理事、监事联席会,通过决议响应中国的“五一”号召,成为中国领导下的一支人民民主革命的活跃力量。

1949年2月,在地下党组织的周密安排帮助下,黄炎培先生悄然离开上海,转道香港,奔向光明的北京,受到中央领导人的热烈欢迎与毛泽东主席的亲切会见。

新中国成立以后,年已古稀的黄炎培积极参加新政协的筹备工作和参与建立新中国的工作,先后任中央人民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同时还担任民主建国会主任委员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理事长。日理万机的黄炎培先生仍然十分关心着家乡的发展。1949年7月24日至25日,浦东遭受强台风袭击,他指示浦东同乡会全力支援救灾工作。当时同乡会安排松江专员公署领导的松江分区生产救灾协会会所设在浦东同乡会六楼。同乡会亦组设浦东灾民赈济会,并在浦东龙华嘴创办浦东第一儿童教养院。当得知临时担任同乡会日常工作的张志鹤为儿童教养院热心奔走,为筹措经费,多方募捐,他在一本募捐册后题诗说:国家元气在新民,教养为先不择人。怜彼孤伤无告子,请启恻隐等慈亲。洒得一滴杨柳水,看到十年树木春。借重登高呼众应,奉杨粟义与桨仁。

当他得知浦东毛巾工业与纺织业设备十分落后的情况,向当时主管纺织工业的荣毅仁建议,提出努力发挥浦东毛巾工业发源地的作用、积极推进浦东纺织工业的发展的设想,得到时任纺织工业部部长荣毅仁的高度重视,并由国家拨款改善浦东纺织业的设备条件,有力地推动了浦东毛巾工业与纺织的高速发展。

了解到解放后浦东仍然有很多适龄孩子没有接受到好的教育,在黄炎培的关心下,以黄炳权为主集资6.8万元,与刘靖基、张志鹤、沈敬之等集资创建了五三升补习班(五三中学前身)。在黄炎培的支持下,黄炳权不仅每年向五三学校捐助2万元,同时还在浦东南路创建东建、民力中学,并曾多次筹款资助五三中学的创建和发展。

1954年6月,在黄炎培的劝说下,在童世亨的带动下,公司董事会提出要求公私合营的申请。1954年7月1日,正式成立公私合营浦东电气公司,以人民币300万元作为私方股金签订了合营协议书,在册的409名职工全部转入公私合营。

黄炎培与毛泽东的书信往来多达60余件,向党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和意见,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采纳与高度赞扬。这些建议都是他从上海与浦东家乡的情况调查中所获得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之中,他不仅认真参与制定政策和指导工作,而且受毛泽东与中央的委托,以上海为基础做了大量的团结、教育民族工商业者的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工商业者自觉接受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黄炎培先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奋斗的一生,与时俱进的一生。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