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年,唐朝大将侯君集率军灭掉高昌,同年九月,唐太宗在此地设置安西都护府,作为管理西域地区的最高军政机构。此后的百余年间,许多精兵猛将被派到西域地区,他们征战沙场,为唐朝边疆的安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唐玄宗时期的高仙芝、封常清就是威震西域的名将,可是两人却被唐玄宗处死,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一、唐朝名将高仙芝并非汉人,而是高句丽贵族后裔,他相貌俊美,善于骑射,少年时就跟随父亲来到了安西,“以父有功授游击将军”高仙芝在二十岁时被封为将军,“与父同班秩”,他最初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开元后期才受到重视,“为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高仙芝在西域屡建战功,威名远播,在747年被封为安西四镇节度使。
封常清原是山西临猗人,他的外祖父因犯罪被发配到了安西,幼年时的封常清和外祖父在西域相依为命。外祖父死后,封常清的生活陷入困顿,所以“年过三十,未有名”后来,封常清投到了高仙芝的门下,他辅佐高仙芝时表现出色,官职迅速得到升迁,成为当时的名将之一。752年,封常清担任安西副大都护,并且代理节度使之职。
二、奉命平叛755年,封常清入朝觐见唐玄宗,此时安禄山叛乱的消息已经传到长安。唐玄宗正在忧虑之时,封常清主动请缨,“臣请走马赴东京,开府库,募骁勇,挑马箠渡河,计日取逆胡之首悬于阙下”唐玄宗很高兴,加封封常清为范阳节度使,让他到洛阳招募军队,来抵抗叛军。封常清来到洛阳后,“旬日得兵六万”,但都是市井之徒。
封常清显然低估了安禄山的力量,他手中的这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抗安禄山的叛军。封常清率军先后在上东门、都亭驿、宣仁门与叛军交战,结果都遭到了失败,被迫放弃洛阳。封常清在撤退的途中遇到了高仙芝,在他看来,“恐贼难与争锋”,于是率军决定固守潼关,不再主动与叛军进行野战。
三、名将就戮唐玄宗得知封常清战败后,“削其官爵,令白衣于仙芝军效力”高仙芝深知封常清的能力,“令常清监巡左右厢诸军”与此同时,唐玄宗对前线将领并不放心,于是派亲信宦官边令诚作为监军。边令诚没有什么能力,却处处干预高仙芝、封常清的军务,同时还索取贿赂。在遭到拒绝后,边令诚诬陷“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
老迈昏聩的唐玄宗居然相信了边令诚的话,随即下旨让边令诚处死封常清、高仙芝。756年1月27日,封常清被边令诚处死。接着,边令诚又对高仙芝说:“大夫亦有恩命。”高仙芝十分悲愤,三军上下也为他感到冤枉。最后,高仙芝看着封常清的尸体说道:"封二,子从微至著,我则引拔子为我判官,俄又代我为节度使,今日又与子同死于此,岂命也夫!"封常清、高仙芝是冤死的,他们的死反映了唐玄宗晚年的昏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