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刘伯温【刘伯温眺望黄河,忽然发现兰州有两条龙脉,要出真龙天子】

时间:2024-06-03 07:18:35阅读:

刘伯温【刘伯温眺望黄河,忽然发现兰州有两条龙脉,要出真龙天子】

刘伯温在中国民间传说中,介于神人之间的人物。人们总不由自主地把他同姜子牙、诸葛亮等同起来。在风云动荡的元末明初,刘伯温给人们留下了无数的故事,至今依旧扑朔迷离。

榆中兴隆山,原先并不叫兴隆山,而是叫兴龙山,山中的生态环境比现在好得多。人们说,山中森林密布,林间走兽成群,潭水里蛟龙出没。

山边有个小村庄,却出了一位远近闻名的人物——蒲阴阳。这个老头见多识广,看风水堪称一绝。蒲阴阳临终之际,给不成器的儿子说,他死后不要声张,把“身体”用清水洗干净后,赤身用草席裹好,用草绳捆上,向着兴隆山快跑,啥时候草绳断了,就埋下。不可随便移动,墓修好后,要守墓100天,每天还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太阳刚出的时候,要用老头留下的“桑弓柳箭”拉弓三次。等到100天,将柳箭对着太阳射出去。这样你们就出人头地了。

两个儿子虽好吃懒做,但这时对老爹话深信不疑。蒲阴阳死后,他姑娘说,老人家辛苦了一辈子,赤身下葬终究不妥。儿子们只好给老汉穿了一条裤子。然后,按着他的话去做。谁知,日期算错了,到了99天时,他们以为是100天,便迫不及待地拿出桑弓柳箭。等太阳出来时,拉开弓将“柳箭”射了出去。

谁知,那支箭“嗖”的一声,钻入了云霄不知去向了,飞到南京城。钉在了洪武皇帝朱元璋金銮殿的柱子上。

朱元璋非常生气,让刘伯温看看究竟。刘伯温屈指一算说,箭从西北方向而来,主西北方向出龙人,将对大明江山不利。朱元璋听后,赶紧让刘伯温带人到西北,去看看,斩断龙脉,确保大明江山平安。

他找到蒲阴阳的墓,让人昼夜不停地挖,终于把墓挖开了。此时,蒲阴阳的尸体上爬满了长蚂蚁,上半身长出龙鳞,一只脚跨上了一条土龙,眼看就要腾飞。

原来是这个蒲阴阳站住了龙脉。刘伯温下令毁墓灭尸。将蒲阴阳墓地周围几座山脉砍断。又把兴龙山改为兴隆山。刘伯温斩断龙脉后,风水就逐渐不好了。树木长得慢,人们砍的快,生态逐渐变了,就成了现在的这个样子。

一日,刘伯温来到兰州城,登望河楼,四处眺望。忽然发现黄河奔腾而去,南北两座大山隔河对峙。黄河中的水汽竟然与南北两山的雾气逐渐融合在一起,南北两山不正是两条龙吗,南面的龙头在皋兰山,北面的龙头在九州台,两龙相交,将要出真龙天子。

于是,刘伯温挥剑向皋兰山下斩去,相连的山脉便被斩出缺口。以后,人们就管刘伯温斩龙处叫大豁岘,把皋兰山尾部叫成龙尾山,龙血流下的地方叫红山根。

他还在龙尾处修建了四个墩子,人们把那里叫四墩坪,也叫伏龙坪,而且还在坪上建了一座伏龙亭。人们说,龙脉断了后,南北两山生态逐渐恶化,变成了荒山秃岭。

民间故事,自然都是虚构的,不能当真,但故事留下的信息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从这些流传的故事,我发现了一些共同点,斩断龙脉后当地生态发生了变化。这似乎说明,明初甘肃一些地方的生态变化始于刘伯温,其实不然。

生态变化和人口增加有着极为密切关系,西北地区曾经山清水秀,许多地方植被非常好。明代,五泉山修建时还能用本山大木材,到了清末就剩下了荒山秃岭。明初,甘肃各地人口相对较少,可谓地广人稀,所以朱元璋才从山西、江淮等地向甘、宁、青迁来大批人口,戍守边疆,充实当地。人多了,就要砍树盖房,就要开荒种地,生态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而民间故事就是这一变化的群体记忆。

可以这样说,斩龙脉故事背后其实生态逐渐变化留给人们记忆。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