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武出生于齐国的一个贵族家庭,据历史记载,孙武祖先里的第一个关键人物是一个叫虞阏父的人,武王伐纣的时候,这个虞阏父在周国当陶正之官,陶正,是周代一个官衔,主要负责监管制造陶器的工匠,后来因为虞阏父管理有方,造出来的陶器非常好,因此得到了周武王的器重,并把他的长女大姬嫁给了这个虞阏父的儿子满,在河南赐给他们一块封地建立了陈国,这个满,就是陈国的第一任国君,后来又经过十代十二个国君的世袭,到陈厉公的时候,陈国发生了内乱,陈厉公的儿子陈完就弃国出逃到了齐国。这个陈完算得上是孙武祖先里的第二个关键人物。
到了齐国之后的陈完,在齐国积极活动,他的子孙在齐国的地位也算比较显贵,这期间家族也由陈姓改为田姓,他的五世孙田书因讨伐莒国立下战功,齐景公给其封地乐安,并赐姓孙。后来孙书生了孙凭,孙凭生了兵圣孙武。说到这里,就扯出了一个争议很大的话题,那就是到底哪里才算是孙武故里。
2、关于孙武故里这个话题,直到现在仍然存在很大的争议,目前主流的说法有四种,分别是广饶说、惠民说、博兴说、临淄说。
关于孙武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的记载,“孙子武者,齐人也”史记只说孙武是齐人,并没有说是齐国哪里人,到了唐朝,有个叫林宝的人撰写了一本《元和姓纂》,第一次提到孙武是齐国乐安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也有记载说,孙武的祖父孙书,伐莒有功,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这句“食采于乐安”便成为了孙子故里争议的源头。
这种说法认为,“乐安”指的就是唐代的“乐安郡”该郡郡治在厌次,也就是今山东惠民县。此外,惠民县自古以来建制的沿革及其地至今仍存孙武的旧址,早在1987年,据说为了编纂《惠民县志·人物志》,当地有关部门就曾开展过孙子故里的考证工作,后来经过大量的考证之后,当地认为孙子故里就是惠民县无疑,不久之后,就在县中心建了一座孙子故园以正视听,惠民县关于孙子的景区还有孙子故里森林公园、孙子兵法城。
山东博兴说,3、公元前508年,孙武出生在齐国的一个贵族家庭,孙武自小对兵法非常感兴趣,为此曾游历各国,收集资料,为著写孙子兵法打下基础,后来齐国爆发四姓之乱,孙武家族受到排挤,他便举家离开齐国来到吴国躲避战乱。
孙武到达吴国后,没有寻求步入仕途,而是隐居下来,一面研究军事,潜心著述,一面冷静地观察着形势的发展。
在此期间孙武写完了孙子兵法,后来在好友伍子胥的推荐下觐见了吴王阖闾,孙武向吴王展示了自己的兵法,吴王大喜。随后就有了广为流传的一段孙武调教宫女、斩杀妃子严明军纪的故事。
此后孙武和好友伍子胥一起辅佐吴王阖闾。公元前506年冬,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攻打楚国,用孙武训出3万精锐士兵的大败楚军二十万大军,这就是历史上典型的以少胜多的军事案例,柏举之战。此战之后,吴国取代楚国,吴王成为中原新的霸主。
吴国强盛之后,先后讨伐齐晋两国,孙武带兵逢战必胜,后来又伐越国,在一次与越国的战争中,吴王阖闾受伤不久病死。
吴王夫差即位后,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完成报仇雪耻大业。公元前494年春天,越王勾践调集军队从水上向吴国进发,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于夫椒。
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高举火把,在黑暗的夜幕中吴军乘势总攻,大败越军,夫差不听伍子胥劝阻,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要求,为后来勾践卧薪尝胆消灭吴国埋下隐患。
吴国经过一系列战争后,国力不降反升,吴王夫差开始骄傲自满,孙武见其整日沉迷酒色已现败迹,多次劝谏无果后辞别好友伍子胥于公元前503年归隐山林,从此之后历史记载上便再无孙武,从此销声匿迹。
但,历史上对于孙武的实战军事才能是很有争议的,比如北宋的苏洵就曾评价孙武,虽然孙武是个极为出名的军事天才,但是他所写的军事战略部署却很难运用于实践中去。甚至,苏洵认为吴国的灭亡与孙武在柏举之战犯下的错误不无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