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萧军【萧军初到延安,听说毛主席求见,不耐烦地拒绝说:不见,我挺忙的】

时间:2024-09-03 10:42:31阅读:

萧军【萧军初到延安,听说毛主席求见,不耐烦地拒绝说:不见,我挺忙的】

1938年3月1日,革命圣地延安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拄着一根木棍,背着褡裢,胡子、头发看起来很久没有打理了。

年轻人来到陕甘宁边区之后,立即被安排到了边区的招待所内居住。

当毛主席听说此事后,专门派了办公室秘书前去问候,提出希望能见见他。谁知,那年轻人还挺狂:“不见了,我挺忙的,也只是住上一两个星期就走!”这么狂的年轻人,究竟是谁呢?

这个人叫做萧军,他是鲁迅先生的“大弟子”

其实,这位“大弟子”和鲁迅先生相识时间并不算长,他们是在1934年9月才认识的。

9月时,萧军的小说《八月的乡村》即将写完,但不知道出路在何方,思考良久后,决定尝试着给鲁迅先生写信,希望鲁迅先生能帮忙看看稿子。

他也不认识鲁迅,因此信只是寄到了上海内山书店,对方能否得到这封信,会不会予以回复,他是一点把握也没有。

此后两年里,鲁迅先生和萧军、萧红往来亲密,经常请他们吃饭,真正做到了“如师如父”

也正因此,当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后,萧军刚进门就呕到在滴,嚎啕大哭,为鲁迅守灵3夜。

萧军的政治倾向深受鲁迅先生的影响,而延安方面对鲁迅先生很是尊崇,在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的时候,毛主席在纪念大会上阐述鲁迅在中国和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时,明确称其为“现代中国的圣人”,“虽然他不是组织的一员,但他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

也正因此,萧军觉得,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去延安看看。

1938年3月21日,本来打算从山西去前线抗日的萧军,在路途不通的情况下,绕来绕去,绕到了陕甘宁边区。

萧军这个人很狂毛主席是有耳闻的,有心想要见他一面,又担心太过冒昧。因此决定先派秘书和培元去探望。

未曾想,当和培元问萧军愿不愿意见毛主席时,萧军竟然十分不耐烦的表示:“不见,我挺忙的,住不了几天,过几天就要去五台山打小鬼子。”萧军以为,自己这番话算是彻底把对方得罪死了。当时同样住在招待所的丁玲对他的话更是十分不满:“不见泰山,不知山之巍峨;不见东海,不知海之辽阔!无论如何,我建议你还是见一见毛主席再走。”却不知,他的这个态度反而激起了毛主席的兴趣,第2天亲自跑到招待所来见他了。

大家大碗喝酒,高谈论阔,毫不拘束,说到高兴处就哈哈大笑,给萧军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当萧军晚年回想起此事时,不禁十分愧疚:“毛主席当时真是礼贤下士,平易可亲,气度非凡。和毛主席相比,伟大的是毛主席,自己年轻气傲,就太渺小了。”毛主席十分推崇鲁迅,对这位鲁迅最为亲近的弟子予以尊重自是在情理之中。同时,他希望萧军能够和鲁迅一样,作为“非党布尔什维克”为工农兵服务。

3月29日,毛主席在陕北公学做演讲时就专门说了这么一番话:“抗日不仅需要大大发展,而且需要非党布尔什维克,例如鲁迅就是非党布尔什维克。”然而,萧军本人对此不感冒,最终还是离开了。

当萧军第二次来,已经是1940年6月了,这次他主动带着妻小来了延安。住了一年多后,因为和其他作家在思想上有矛盾,产生了离开的念头。

毛主席知道此事后,专门给他写信挽留:“我因过去同你少接触,缺乏了解,有些意见想同你说,又怕交浅言深,无益于你,反引起隔阂,故没有说……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同你谈得来,故提议如上。如你同意,愿同你再谈一回。”毛主席的态度让萧军态度出现动摇,如约去了主席住处,和他畅谈了一番。见面后,萧军总是指责别人的不是,毛主席并没有应和,也没有驳斥,而是用亲切的语言化解他的不满,承认延安的确有某些缺点,另一方面也希望他能够及时反映,帮助改正。

然而,毛主席虽然给予了萧军十分的尊重,他的轻狂却还是没有出现什么改变。反而因为性格原因被孤立,没有谁再亲近他。甚至后来因为一些事太过火,连毛主席都不回他的信了。

1943年冬天,萧军决心“走自己的路”,带着妻女,赶着牲口搬到离延安很远的农村,当起了农民。

事实证明,农民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最基本的生存问题都解决不了,上山砍个柴,结果跌伤了腿。

他原计划想在农村住两年,结果只待了3个月就忍受不住,给边区主席林伯渠写信求助,回到延安,过起了他之前嗤之以鼻的吃供给的小米的生活……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