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古诗春晓作者是谁【试论孟浩然《春晓》】

时间:2024-07-27 18:01:35阅读:

古诗春晓作者是谁【试论孟浩然《春晓》】

一言蔽之,孟浩然的性格就是“行不为饰,动以求真”,即性情中人也。故而,他与王维、张九龄等高官名流乃“忘形之交”,是不拘泥礼节的兄弟。据《孟浩然集序》所述,当年王昌龄被贬,散游襄阳。时浩然疾疹发背且愈,相得欢甚,浪情宴谑,食鲜疾动,终于冶城南园,年五十有二。招待朋友,不顾病疾,“浪情”相待,任性为之,犯鱼鲜之忌,最终疾病加重而死去。

本首诗歌押筱韵,此韵声有曲折、婉转,寓意情绪的波动,含不平之气。也意味本首诗歌绝非一首赏春欢喜之句。

接下来,我们逐字解析。

第一句,春眠不觉晓。

春眠,有多种可能的解读,且“眠”是诗眼,是关键。

对“眠”理解的不同,决定了对这首诗整体的把握和理解。

此时的孟浩然再次落第,虽在太学赋诗,名动一时。然而在世人眼中,孟浩然就是风流江湖的代名词,亦如李白赠诗中所言。但世人眼中风流潇洒的他,内心却十分渴望求官入仕。这一点,从他给张九龄的矜持而又强烈的自荐诗中足以见之。在那个时代,仙人李白也不能免俗,以表面上矜持、骄傲的诗歌渴求皇家赐予的官职和荣誉,如,若要理解其被视为旷世孤独之作的《独坐敬亭山》一诗,或许彼时在敬亭山修道的玉真公主才是关键。孟浩然亦是如此,从积极入世的儒家,转入向往江湖同时又心存魏阙的矛盾状态,正是写此诗时孟浩然的实际情况。那时的孟浩然并未成仙入佛,达到无欲无求的至境。“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中的“愁不寐”或才是他真实的写照。更何况,晚岁孟浩然疽生背上,何能安睡。

另从整首诗的逻辑上讲,如果孟浩然一夜酣睡,他又能如何知道“夜来风雨声”呢?

因此,此处的“眠”或有另外三种解读的方向。

第一,眠,乃是睡觉的行为,但其结果是“不觉”,即没有睡着。

第二,眠,乃是睡去,但却在辗转难眠之后,临近黎明时刻的小睡。

第三,眠,乃是未眠,难眠之意。即,这是反用其语,更着深意。

就第一种可能而言,搜索知网,只见一篇。即《湖南安装报》的周立雷先生从许渊冲先生的英译得到启示,并依据一夜酣睡与“夜来风雨声”的矛盾而指出,孟浩然从听到“风雨声”之后就没有睡去。结论虽与我起初所思暗合,然而,他的推论简单甚而粗糙,将诗歌的解读置换成了一个基于逻辑推理的案件分析。

且,“不觉”除了一般意义上理解的“不知道”和“没有察觉”之外,还有就是“没有睡醒”,如朱熹注:觉,寤也。寤,即睡醒。因此,这与其解读又产生了矛盾。

如上,“不觉”一般做“不知道”和“没有察觉”之解,鲍、倪两篇皆理解为“没有察觉”清晨的鸟儿鸣叫把孟浩然吵醒之后,孟浩然才发觉“晓”已来到。

这样的理解,无疑破坏了盎然的诗意。

按照他们的对“不觉”的理解,即因为睡去,所以“没有察觉”这样一来,诗意顿失之外,也有不解之处。因为,睡去了,自然不会察觉。所谓“察觉”乃是未睡之人,应该知道、察觉而实际上却未能、未有也。也即是说,孟浩然应该是听到夜来风雨之声了,只是没有在意。为何如此?这是有意为之而不留痕迹的处理。苏轼有句“春梦了无痕”也是如此。在梦外的孟浩然,恰似梦中的苏轼。诗眼乃“不觉”,此乃诗之化境也。

因此,根据以上梳理和分析,此处应为孟浩然诗歌之“藏匿”呈现的第三种形态,即反字面之意而为之。

古诗之味,不在表面之意,而在其内在的生命状态,且需经由情感的共鸣和体悟。古诗的生命,向来被肢解在实证研究之手,此诗的情趣即在品读之心境和思绪,甚而取决于读者的呼吸,能否与之相应相和,感受复杂而丰富的情绪流动在平仄字句。

《光明日报》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