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薜岳【黄维被围,沦为总统府参军长的薛岳出了个主意,险给粟裕造大灾难】

时间:2024-03-24 08:22:03阅读:

薜岳【黄维被围,沦为总统府参军长的薛岳出了个主意,险给粟裕造大灾难】

在电视剧《亮剑》中,原暂七师师长常乃超曾无奈地对李云龙说过这样一句话:“国军的命令是由天才制定,却由蠢材执行”纵观抗日战争乃至于整个抗日战争,这个评价绝对是恰如其分。

北伐战争结束后,蒋介石的南京国民粗定天下,无论是兵力、财力,在中国各势力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其人才储备,更是能用人才济济来形容。然而刚愎自用的蒋介石,却就是有将航母开翻的本事。放着现成的人才不知道使用,却专用庸才,最终导致其退出大陆、困守孤岛。而著名战将薛岳,就是一个被蒋介石耽误的名将。

薛岳,人称“老虎仔”,是军队中战绩最佳的将领之一。三次长沙战役,薛岳总计歼敌10万日军,使他成为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之一。但在国共内战之中,薛岳似乎名声不显、战绩一般。因此有人认为,在主要以大兵团作战为主的解放战争中,作战风格过分老派的薛岳已经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乃至于被杜聿明、王耀武此类新锐将领所取代。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非也!

对手的评价是最为客观的。他的老对手、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粟裕就曾这样评价薛岳:“薛岳用兵尚机敏果断,而顾祝同则历来是我军手下的败将,这无异以庸才代替干才。在高级军事指挥人员的更迭上,正象征着的日暮途穷,最后必然会走向崩溃。”粟裕很少高度评价方面的将领,而薛岳却是其中一个。无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还是解放战争时期,薛岳都一度给我军造成了极烦,是个极其可怕的对手。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将领,却始终无法得到蒋介石打心底里的认同,最终被老蒋彻底边缘化。

从出身来看,薛岳并非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他毕业于保定军校,此前一直在粤军麾下效力。薛岳很早就参加了国民革命,1922年陈炯明叛变时,叶挺指挥警卫团1营守卫总统府前门,薛岳则率3营堵住了后门,多次打退叛军的进攻。他的英勇和果敢,给孙中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资历上看薛岳并不比蒋介石低。

北伐战争结束后,蒋介石成为诸新军阀中最强的一个。1930年,中原大战爆发,薛岳跟随俞作柏、张发奎等人一同反蒋,但最终却功败垂成。不久后,心灰意冷的薛岳只好逃亡香港九龙,以“学习德语”而自娱。

蒋介石虽然并不信任薛岳,但对他的军事才能还是极其认可的。当时日军已然侵占了东三省,并在上海发动了一二八事变。而蒋介石依然执迷于“攘外必先安内”,不断向我中央苏区、鄂豫皖苏区以及洪湖苏区发动围剿。

蒋介石考虑到国家多事,正值用人之际,因此决定与昔日反蒋的将领“冰释前嫌”“不记前过”因此蒋介石多次邀请薛岳出山,帮助他打击红军。最终薛岳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就任第五军军长,全面负责“剿共”任务。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中央红军不幸失利,被迫进行长征。在蒋介石的命令下,薛岳带领十数万大军在红军后面猛追。最终,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而薛岳也在后方追了两万五千里。此,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有劳伯陵兄远送。”“长追”期间,薛岳除了专注于“剿共”之外,还秉承蒋介石之意,解决了一路上不服从“中央”管理的军阀,就比如“贵州王”王家烈。在薛岳的逼迫下,王家烈被迫下台,1937年5月,蒋介石任命薛岳为滇黔绥署主任兼贵州省主席,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西南王。

由此,薛岳因“剿共”之功,从一介杂牌一跃为半中央军性质的将领。薛岳和蒋介石进入了“蜜月期”

然而即便如此,蒋介石却从未打心眼里认同和信任薛岳。薛岳曾经“反蒋”,一直是两人抹不开的疙瘩。与此同时,薛岳极有主见的性格,也让蒋介石恼怒不已。

众所周知,蒋介石的指挥水平很一般,并没有什么出色的军事天赋。然而蒋介石却偏偏认不清自己,非常喜欢卖弄,喜欢越级指挥,甚至连前线往哪摆都要管。对此,前线将领均深恶痛绝、敢怒而不敢言。不听蒋介石的“微操”,打了胜仗得不到奖赏,打了败仗更是要重罚。因此很多前线将领索性躺平,放任蒋介石越级指挥。

然而在此之中,薛岳却是个异类,他就敢硬顶蒋介石完全不合理的命令。薛岳的部下,第9战区参谋处副处长赵子立就曾回忆道:"在指挥作战上比较相信自己,对于蒋介石的军令,有时候他觉得不对的,也不会听从。”在第一次长沙会战中,中日军队激战正酣,日军主力距离长沙不过140公里之遥。为了保存嫡系部队的实力,蒋介石电令薛岳:“不要作强硬之抵抗,可放弃长沙”然而薛岳却说“长沙不守,军人之职何在。”长沙战役胜利了,无数百姓免遭战争涂炭,于国于民都是大好事。但对于蒋介石来说,却并非如此。蒋介石一向信奉枪杆子,是军阀中的军阀。因此他最厌恶有部下妨害他的权威,薛岳不听他的命令还打了胜仗,无疑会降低他的威信,乃至于威胁他的独裁地位。由此,不信任的种子又在蒋介石的心中种下了。

更火上浇油的是,薛岳为了纪念自己牺牲的部下,专门组建了一个“精忠报国团”,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悼念活动。然而蒋介石最忌讳手下将领组建他无法控制的小团体,于是他将薛岳叫到南岳衡山,将他臭骂了一顿,并要彻查“精忠报国团”薛岳十分惶恐,再三向蒋解释,这才没引起蒋的深究。

由此,薛岳认为蒋介石内宽外忌,很难相处。抗战中,薛岳功高盖世,难免功高震主。因此抗战一结束,薛岳便激流勇退、解甲归田,前往上海当寓公去了。如果没有后来的内战,恐怕薛岳就能优哉游哉地渡过晚年了。然而蒋介石却偏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1946年,蒋介石一手发动全面内战。党国正值用人之际,于是老蒋又想到了赋闲在家的薛岳。于是他电令薛岳立即去军队报到,就任山东省主席兼济南绥靖主任。然而薛岳并不想趟内战这个浑水,伴君如伴虎,薛岳可不想和如同虎狼一般的蒋介石共事。

然而蒋介石却不死心,派陈诚亲自去上海请人。第一次要求他担任陆军总司令,薛岳婉拒;第二次则让薛岳担任海军总司令。薛岳一听乐了:“我没当过一天海军,如何能当海军总司令呢?”蒋介石见薛岳始终不肯就范,于是于1946年5月将薛岳叫到了南京,并声色俱厉地说“一旦渡江,你岂能在上海高枕无忧?为了党国的生存,我命令你立即到徐州接替顾祝同”

薛岳见老蒋都亲自出马了,不好不答应了,否则就是不识抬举。于是他勉强同意接替顾祝同,就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负责淮海地区的作战任务。

薛岳甫一上任,就给我华东地区的解放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毛泽东听闻薛岳到了华东,曾反复叮咛陈毅等人:“你们遇到薛伯陵务必持重。”当时我军在华东主要有两支力量,陈毅、宋时轮带领的山东野战军以及粟裕带领的华中野战军,两支部队在不同的区域各自为战,还没有像后来一样兵合一处。

紧扣陈毅和粟裕的软肋,薛岳制定了一个“声东击西”的作战方式,目标明明是苏北,却摆出一副北上泗县、沭阳的态势。但实际上,则是派一员上将突袭两淮。为此,薛岳还专门向蒋介石要来了有“御林军”之称的美制74师。

1946年8月19日,薛岳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决定以第七十四师为主力,配以第七军、第二十八师、第六十九师和第二十六师第四十一旅,组成苏北绥靖军,执行分路进军、佯北实南、夺取两淮的计划。

薛岳专门叮嘱张灵甫:“我的目标是“挖心”战术,只有你师才能完成这一任务。北上阶段,你们一定要守拙,尾随其他部队前进;南下阶段,你们要动作神速,出其不意,将新四军苏北重镇淮阴拿下。沿途遇到小股敌人,能吃的就吃掉,一下子吃不掉,派适当兵力监视起来,不可迟滞主力部队的行动。”无奈之下,粟裕只好带领华中野战军主力北上山东,与陈毅会合。因此薛岳不仅夺取了两淮解放区,还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对南京有着致命威胁的华中解放区,可谓大获全胜。

就在薛岳的胜利已到达顶点之时,粟裕全面接管了华东野战军的军事工作,他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在鲁南战役中,陈毅、粟裕巧妙设伏,全歼26师和第1快速纵队。我军不仅消灭了3万军,还缴获了24辆坦克、数十门美式重炮、420多辆卡车,这些装备极大地改善了华野的装备情况。

鲁南战役的失败,让蒋介石恼怒异常,似乎将薛岳此前的功劳全都忘了:“半年以来剿匪损失,以此为最大。此乃伯陵(薛岳)指挥错误,对战车重砲皆置於最前方突出部,且其时甚久,此无异送精械于匪部,违反战术原则所致也。

空军司令王叔铭也趁机落井下石:“国军如此不能作战,高级指挥官应负责任。徐州外围之挫败,薛岳应负指挥错误之责,而陈(诚)总长迄未有表示……而薛岳连续损失两师之众及其快速部队之全部,亦未见受惩处,有许多军人对此颇表不满。”蒋介石见朝议汹汹,且就自己本身而言,他本就不喜欢薛岳,因此趁机将其架空,剥夺了他的指挥权。而接替他的,则是蒋介石的亲信——志大才疏的陈诚。

陈诚一到任,立即制定了50万大军南北夹击的方案,希望将华东野战军彻底挤死。谁知陈毅、粟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祭出声东击西的巧计,先是让陈士榘带领一个纵队伪装主力,佯装死守首府临沂。实际则全军北上,进击据守莱芜的李仙洲的七个师。蒋介石和陈诚果然上当,导致李仙洲的五万大军在顷刻间全军覆没。

此战明明是蒋介石和陈诚全程指挥,薛岳基本没有参与。然而莱芜战役之后,蒋介石却将所有责任都归结在薛岳头上。他大骂薛岳“作战无能”“指挥无方”在作战会议中,蒋介石公然说:“全国战场,杜聿明打得最好,薛岳打得最差”

蒋介石毫不犹豫地撤了薛岳的职位,然后让指挥更为无能的顾祝同接替了他。顾祝同军事才能平庸,唯一的优点就是无条件的听话。据薛岳后来回忆,自己之所以被撤职,是因为他对蒋介石的指挥有不同的意见。蒋介石的用人原则向来是“宁用饭桶,不用人才”

就此薛岳毫不光彩地退居二线,带着“总统府参军长”的虚职被打入了冷宫。

薛岳虽然失去了指挥权,但其出色的观察能力,依然能给我军造成极大的麻烦。

淮海战役爆发后,黄百韬兵团被围,急火攻心的蒋介石命令黄维兵团立即前去支援。他命令黄维兵团立即向徐州进发,不得以任何借口延迟行动。从路线上,是从驻马店出发,经由正阳、新蔡、阜阳、蒙城、宿县向徐州东进,几乎就是笔直的一条直线,这反映了蒋介石急迫的心情。

“两点之间,直线最短”,这固然没错,但也必须考虑地形的条件。黄维兵团是一支美械部队,有战车营、炮营以及大量汽车部队。然而从驻马店到宿县,沿途且是泥巴路,还要经过南汝河、洪河、颍河、西淝河、浍河。因此路线虽然很近,但部队行进必然十分迟缓,很容易遭到解放军的拦截和追击。对于黄维兵团来说,这是一条极其不利的路线。

蒋介石完全慌了,但作为“总统府参军长”的薛岳却依然保持着冷静的头脑。他立即建言,黄维千万不能去宿县,而是应该去固镇与李延年部会合,组成一个更大的兵团,然后集中六个军由南向北配合徐州集团打通津浦路。

薛岳的这个建议,无疑是有见地的,路程虽然远了点,但胜在稳妥。黄维兵团一旦与李延年兵团会合,实力必然大增,中原野战军就没有那么容易包住黄维兵团。若黄维兵团和李延年兵团一齐北上,粟裕对于黄百韬的包围必然出现缺口。毕竟黄百韬抵抗十分激烈,华野也已经打得油尽灯枯。黄百韬兵团歼灭不掉,无疑会给粟裕和华东野战军造成巨大的灾难。

然而急在心头的蒋介石哪里听得进薛岳的话,他要赶紧救出黄百韬。谁知黄维兵团刚到蒙城,宿县就被中野占领,随后中野张开口袋,一口保住了黄维兵团。蒋介石没救到黄百韬,反而还折进去一个黄维,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若蒋介石能听薛岳的谏言,黄维兵团就不会覆灭,黄百韬兵团也有拯救的可能。得亏了蒋介石对薛岳的不信任,使解放战争结束的时间大大提前。

三大战役后,政权的崩溃只是时间问题。1949年10月,薛岳重新上马,负责防守海南岛。然而蒋介石不信任薛岳,唯恐他拥兵自重。他曾在日记里写道:“薛伯陵忘恩负义,是白崇禧第二。”当权后,这位百岁老将受到了反复的迫害和戏弄。到了1998年,薛岳以102岁高龄去世,为他漫长的一生画上了句点。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