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朱熹生平【红了800多年!朱熹有怎样传奇的一生?】

时间:2024-03-09 15:37:51阅读:

朱熹生平【红了800多年!朱熹有怎样传奇的一生?】

朱熹是孔子之后儒学集大成者他的学问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他曾批评科举他的著作反成了科举的标准答案他被官场排挤他的思想却成为钦定的官方哲学他的儒学思想穿越800多年传承至今朱熹一生70余载在闽北度过了62年的漫长岁月期间,他在武夷山、建阳、政和、建瓯、延平等地成长学习、著述讲学、立说授徒“琴书五十载”创建了武夷精舍、考亭书院等朱子理学在这里萌芽、成熟、传播下周一,南平将在朱熹晚年定居之所建阳考亭书院今天,小编带你回顾了解朱熹传奇的人生经历↓↓↓朱熹生平简介朱子在南宋建炎四年九月十五日出生在福建尤溪城南的郑安道宅,因尤溪古名沈溪,又取乳名“沈郎”8岁时随父朱松进京为官,寄居浦城,开始他的启蒙教育。11岁随父迁往建瓯,在建瓯接受儒学教育,14岁其父朱松去世,寄托给崇安五夫的三先生,在这里接受了书院教育。绍兴十七年八月,十八岁的朱子参加建州乡试,获赐进士出身。被选授为左迪功郎,担任同安县主簿,任职三年,振兴教育,改革风俗。回乡后徒步到延平拜延平先生李侗为师,开始进入理学的门槛,在李侗的指导下,朱熹经世有为,先后上书皇帝,倡导抗金救国,反对议和。在治学的过程中,朱子悟出了儒学的真谛,清除原先禅学对他的影响,称为“逃禅归儒”此时朱熹学问蒸蒸日上,称为“鸢飞鱼跃”时期,写下许多了脍炙人口的《春日》和《观书有感》诗作:“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从同安回到五夫,专心致志钻研儒学。期间,朝廷多次任命派遣,但朱子无意做官,乾道七年他在五夫创建社仓,开救荒之先河,被誉为“先儒经济盛迹”

乾道三年(1167)后,朱子为了博采众长,走出福建,与浙江、江西等地的学者开展交流。远涉二千余里到潭州,与湖湘学代表人物张栻论学,史称“朱张会讲”,会讲后,朱熹学问提升很快,成为福建道南一脉的领军人物,与湖湘张栻、浙东的吕祖谦三足鼎立、称为“东南三贤”乾道五年,朱子母亲祝夫人去世,并在次年安葬其母在建阳马伏天湖北面,朱子在墓旁建“精舍”,在此守墓、读书。著述。淳熙二年(1175)四月,吕祖谦与朱子在建阳相遇,共聚于“寒泉精舍”,他们研读了北宋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等人的著作,夏,朱熹与“心学”代表陆九渊在信州鹅湖寺论学。史称“鹅湖之会”,虽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但朱子和陆九渊还是深受启发。淳熙五年,朱子上任南康军知军,在任期间修复了久负盛名的白鹿洞书院。为了规范书院教育,朱子制订了《白鹿洞书院揭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书院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教育章程。淳熙八年,朝廷委派朱子前往浙东赈灾,任浙东提举,在做好赈灾的同时,连续六次上疏弹劾不法官员,在朝廷中引起强烈的震撼。淳熙十年正月,朱子受命主管台州道观,居住在武夷山,在武夷山九曲溪畔隐屏峰下创建精舍。朱子在此八年,汇集群言、讲学著述,刻印了《太极图说解》》《大学章句》《中庸章句》等,标志《四书集注》思想体系的诞生,张轼称道:“当今道在武夷。”世评清康熙称朱熹:集大成而绪千百年绝传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归。

朱熹学生黄榦在:道之正统,待人而传……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

南宋词人辛弃疾: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南宋词人陆游: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路修齿耄,神往形留。公殁不亡,尚其来享。

清初江藩:晦翁是宗孔嗣孟,集诸儒之大成者也。

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朱熹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自然学家。

清人全祖望: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矣。江西之学,浙东永嘉之学,非不岸然,而终不能讳其偏。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