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新年初雪普降天目山脊。
临安昌化镇白牛村70多户电商户进入最后的忙碌。村道旁临安盛记炒货食品厂内,工人们正麻利地将山核桃装箱打包。“临近过年,每天有将近2600单的下单量。”厂长叶盛说道,“干完这一单,我们就给村民们放假了。”无法想像,这个不产山核桃的浙西小山村,凭借成熟的电商产业链,每年销售全区近三成产量的山核桃,创造就业岗位400余个,带动村民人均增收1.6万余元。
过去的一年,临安各地锚定共同富裕这一“时代课题”躬身入局,找准定位、放大优势、做强特色,努力把共富路蹚宽蹚实。共富广场启动建设,“天目叠翠”入选全省共富示范带,“天目共富联盟”成为省“万企兴万村”行动县域实验项目试点,“天目月乡”“e起牛”等获评全市首批共富联合体、共富带……山间云和月,代代无穷已。一幅携手共富美好画卷,正在临安的绿水青山间次第铺展。
产业共兴激活强劲动能产业兴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着力点,广大乡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主战场。近年来,临安不断丰富乡村经济业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各具特色的现代乡村富民产业,让广袤乡村成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去年,昌化镇以白牛村电商产业和后营村民宿农旅产业为示范,组建“e起牛”共富带。白牛村党总支书记金土根满怀憧憬:“接下来,我们要和周边的4个村落抱团发展,做大辖区电商、民宿、草莓、漂流等产业,真正实现‘e起牛’!”过去的一年,临安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建成未来乡村6个、数字乡村样板村10个,推动“数商兴农”,善用“直播带货”等,重点发展好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助力乡村产业兴盛,让“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愿景永驻。
临安还大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为特色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去年春耕时节,天目山麓开启万亩粮田连片耕种,这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临安实属“大畈”更特别的是,这片粮田将被物联网、智能算法、大数据加持——种植前,“天目小脑”可以网罗大量农产品品种及农药品类数据,为农户提供种植服务;种植过程中,农业物联网设备可提供专业的环境实时监测服务、异常传感数据告警、设备远程控制;收成后,还能为农户提供全国农产品价格及行情分析。
乡村共美打造全域景区高虹镇最北端,55平方公里的石门、龙上、大山3个村,曾是一片“穷乡僻壤”,如今蝶变为大杭州炙手可热的网红旅游胜地——龙门秘境村落景区。
这不得不提及乡村运营师娄敏。在她的运营之下,“龙门秘境”重点挖掘了20多个旅游IP:邀请民间画大家来采风,在石门老街的巷弄里绘制农民画,点燃乡愁;打造龙上村民宿群,并以充满田园气息的歌谣“垄上行”命名;开发儿时的乱石滩景点,命名“天石滩”;挖掘戴妃采菊的民间故事,重拾大山村千亩梯田上的戴妃皇菊……一个创意点亮一个村庄,一个规划激活一片区域。据娄敏介绍,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达60万人次,直接带动300多名村民就业,增加村民收入700多万元,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益200多万元。
类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典型,在临安还有很多。天目山镇月亮桥村联合白鹤村、天目村、徐村村、一都村等,重新开发利用月亮湾漂流项目,探索打造“天目月乡”共富联合体;於潜镇,观山、后渚、潜东、田干、光明、绍鲁6个村将“抱团”发展,建设耕织四馆、宋时田畈、天目茶憩、桑约绍鲁等多个示范点,打造共富共美示范带……农民共富探索有效路径农民增收是促进城乡共同富裕的关键。近年来,临安区始终将农民增收放在重中之重位置,通过一系列顶层设计和治理实践,坚持政策、资金、要素优先,推动村美和民富“双促进”
一辆货车打开厢门,径直停在太湖源镇射干村电商中心大楼门口。三名村民配合默契,把一箱箱小香薯有序地往车厢里码。“我负责分装、打包小香薯,从早上7点干到下午5点,一年能挣个五万块。”比起往年在家赋闲没收入,60多岁的村民秦美芳满脸笑容。
占地约2000平方米、上下两层的电商中心是射干村在前年4月成立强村公司以来新建的三大村集体产业项目之一,仅租金一项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30万元,同时为70多个村民提供了家门口就业。
截至目前,临安区已成立强村公司146家,覆盖全区72.8%的行政村,签约、承揽项目392个,总金额达到2.02亿元,为村集体增加收益2500余万元,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7万余工,增加农户工资性收入1000万余元,不断激活乡村共富的新引擎。
临安区还启动企村结对共建“天目共富联盟”,积极探索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65家临安企业以“现金资助+项目合作+就业岗位”的形式,每年筹集共富基金不少于130万元,连续4年支持13个结对村产业发展和公益事业,实现村民共富。
着眼长远发展,聚焦普遍问题,临安正精心实施强村富民“路线图”——深化探索“天目共富+”新路径,谋划实施“1+7+N”重点工作和“1+5+N”重大改革项目,做优做强“共富工坊”“共富带”“共富联合体”等特色载体……“共富”临安,勇闯新路,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