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让人惊讶的是,忙碌的周总理两次抽空见了一个人,这个人既不是的政要,也不是的某位高级特工,而是一位科学家。
这位科学家的名字叫做李四光,他是地质学方面的超顶尖人才。
其实以那时的情况而论,人迫切需要的是政治人才,军事人才,乃至于经济人才,地质方面的人才固然重要,但是在当时并不紧急需要。
可周总理就是这么的高瞻远瞩,他早早的预见到了新国家的成立,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像地质方面的人才在未来会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周总理抽空秘密接见了李四光两次。
关于具体的内容,大体上就是向他表达了我人的善意,而且还友善的提醒他,李四光一直反对蒋介石,有可能会遭遇不测,不如借机会去国外避灾。
李四光对这位人领导人一见如故,在两人生产的过程中,为对方的学识和远见所折服,于是他听取了对方的意见,去了西方考察。
这是周总理和李四光的初次见面,也是周总理和李四光缘分的开始。或许周总理预见到了这位地质人才的重要性,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此人后续会给中华民族带来那么大惊喜。
当然,当时我党处于弱势,所以也只能尽可能的保护和重视这些人才。很快,内战爆发,而李四光则刚好避开了国内的混乱。
在此期间,李四光当选为第18届国际地质学会的代表,而且借着这次机会,不断学习西方地质学知识,还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搞到了一批秘密武器。
在李四光不断学习和准备时,人一往无前,很快通过三大战役打垮了,快速的建立了新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周总理并没有忘记李四光,所以他立刻呼吁李四光赶紧回国,还特意给他留下了一个政协委员的位置。
虽然远在异国他乡,但得知周总理的好意,李四光也不由得热血沸腾,新中国已经是一个崭新的国度,像他们这种被救中国打压的科学家,又怎能不拼尽一切回国呢?
关于李四光回国的经历,也是可以拍一部电影了,其中经历了很多的斗争,也经历了不少的坎坷,好在最终李四光还是回国了.
当时,中国人民副主席李济深以及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等人亲自去迎接他的归来,虽然周总理没有出现,但周总理还是对他委以重任,任命其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部部长。
起初李四光还非常忧心,因为他已经不像年轻时那么精力旺盛,但在周总理的鼓励下,他还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务,担任起中国地质力学研究所所长。
说起来对于这些比较复杂的学术用语,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但接下来李四光为地质力学做出的贡献却震撼了整个世界。
首先是石油的勘探,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西方一直都在叫嚣着一个言论,那就是中国没有石油。这一点日寇很有发言权,他们掘地三尺也没有找到中国的石油。
但李四光的地质研究所向众人说了“不”,他组织了各行业的地质力学专家,先后进行了数次石油普查,在严密的运算和勘探下,终于发现了大庆油田。
那一刻全体中国人民欢呼,工业不再被西方卡脖子,中国人从此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仅凭借这一件事,李四光的地质力学就足以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这还没完,有了工业基础后,毛主席要立足中国,独立自主的拥有原,但拥有原就需要原的原材料,这些东西被西方卡了脖子,那么又去哪里寻找呢?
毛主席曾经严肃的询问李四光:中国到底有没有造原的矿石?李四光坚定的回答:有!
然后李四光继续撸起袖子,又投入到了工作中,皇天不负有心人,在江西等地先后发现了大量优质的矿石,原也不再是神话中的存在。
当然,除了这些伟大的功劳之外,李四光还专门组织队伍来提前预防地震,在这方面走得非常远。之后他还组织众人为我们勘探新能源,希望能够取代煤矿,并为之奋斗了大半辈子。
从当初的初见周总理,到后来满身伤病,李四光的血气早已衰竭,但他留下来的故事却能彪炳千秋,他的名字也成了新中国最闪耀的存在之一。
而作为发掘李四光的周总理,他对这位新中国的伟大科学家也是有着很深的感情,对于这位老朋友的工作,他一直鼎力支持,也见证了他缔造出的奇迹。
可是,这位老朋友终究还是要离他远去了。
1971年,李四光去世,周总理的内心无比悲痛。随后,中央为李四光同志举行了追悼会,由郭沫若主持。值得一提的是,周总理毫不犹豫的参加了这次追悼会,当时还引起了小小的轰动。
然而,在这次追悼会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个意外。根据中央的新规矩:从此以后,追悼会不再致悼词,所以在李四光的追悼会上并没有准备追悼词。
巧合的是,这件事情周总理之前并不知道,所以当他发现这位共和国的功勋人物居然没有悼词时,很不满,不过因为场合问题,还是忍住了怒气。
不过周总理还是非常直性子,拿起话筒告诉众人:我们国务院的工作没有做好,没有给李四光同志写悼词。
这番话,让众人颇为羞愧,之后周总理突然拿出一封信,这封信是李四光女儿写给周总理的,其中包括了她对父亲的一些所思所想。
周总理借着追悼会的机会,将这封信念了出来,信的内容很长,不过每一句话都是真情实感,能表达出这位老革命家的热情与斗志。
尤其是讲到“一不怕死,二不怕苦。”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容,因为这句话就是对李四光一生最好的诠释。
随着信件读完,周围响起热烈的掌声,原本尴尬不安的氛围,也就这样一挥而散。
余音绕梁,伴随着周总理那颇具特色的音色,这封信让每个人都记住了李四光的传奇一生,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年代革命家的伟大。
也许李四光是独一无二的,但他的精神会继续传下去,出现更多的李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