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热播的历史剧《天下长河》,着实被索额图、明珠、高士奇三人圈粉,都是康熙身边的宠臣,南书房大臣,被称为:索相、明相以及高相。
索相:家世显赫,孝诚仁皇后的亲叔叔,太子胤礽的叔姥爷,坚决地拥护太子;高相:非科举出身,却一日七迁,直接入南书房,成康熙心腹大臣;明相:惠妃的哥哥,背后是大阿哥,与索额图总是唱反调;帮助高士奇进入仕途,并一起对付索额图;但最终却被高士奇扳倒。
先卖几个关子:明珠跟惠妃的关系,真不是兄妹;明珠也没有剧中那么憋屈;与索额图明争暗斗多年,索额图下场凄惨,被活活饿死,明珠却能善终。
01明珠出身显赫并非惠妃兄长明珠隶属于满洲正黄旗,正黄与镶黄两旗直接由皇帝亲领,仅看这一点明珠的出身就不会低提到明珠我们一般称其为纳兰明珠,其实明珠姓氏是叶赫那拉氏,是叶赫部首领金台吉的孙子;金台吉作为叶赫部首领曾联合乌拉部、辉发部、哈达部、蒙古科尔沁等九部一起征讨建州女真,而太祖努尔哈赤便是建州女真的首领。
只是金台吉在此战中战死,明珠的父亲叶赫那拉氏尼雅哈率领叶赫部归降于努尔哈赤;尼雅哈被任命为佐领之职。
金台吉的妹妹孟古哲哲嫁给了努尔哈赤,并生下一个儿子,便是太宗皇太极;金台吉有一个孙子叫索尔和,而巧的是惠妃的父亲也叫索尔和,只是此索尔和非彼索尔和,金台吉的孙子自然姓叶赫那拉氏,而惠妃的父亲是乌拉那拉氏,只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而已正因为明珠有如此显赫的家世,娶妻自然也选择门当户对,明珠的嫡福晋是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的女儿,如此看来明珠跟康熙还是姻亲关系,按照辈分的话:顺治帝称呼明珠一声“堂姐夫”,而康熙则称呼明珠一声“堂姑父”
02大器“晚成”明珠虽出身不错,但实际上刚开始并没有得到重用,他属于典型的大器晚成。
在很多的影视剧中塑造的明珠都跟康熙差不多的年龄,比如《康熙王朝》中明珠是在康熙除掉鳌拜之前参加科举考试,因康熙总是偷偷拜会伍次友而得知有明珠这个人,并且称伍次友为“水”,而明珠为“油”
明珠得以进入仕途,慢慢成为康熙身边的心腹大臣。
其实历史上真实的明珠并非与康熙差不多大,而是年长康熙20岁。
明珠在康熙登基之初在宫内担任侍卫一职,没多久升为内务府郎中;明珠自侍卫授銮仪卫治仪正,迁内务府郎中。
康熙三年被提拔为内务府总管,负责管理宫廷内所有的事务。
十二年,上幸南苑,阅八旗甲兵於晾鹰台。明珠先布条教使练习之,及期,军容整肃,上嘉其能,因著为令。
其实早在康熙八年康熙为了除掉权臣鳌拜,就已经注意培养自己的亲信,并且进行了频繁的人事调动,明珠就是因为这才调任左都御史,只是此时的明珠并未引起康熙的注意;一直到康熙十二年这次巡视八旗兵勇,康熙才开始注意快要四十不惑的明珠。
与索额图相比,明珠确实起步比较晚,但很快就成为跟索额图势均力敌的对手,除了康熙有意提拔外,跟明珠的真才实学有关系。
索额图是康熙幼年时期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索尼第三子,为康熙出谋划策除掉鳌拜,又因为自己的侄女赫舍里是康熙的发诚仁皇后,可以说起点非常高;尤其是在胤礽被立为太子以后,康熙有意培养重用索额图,就是想为将来胤礽登基做准备。
所以说即便是明珠得到康熙的重用,擢升为大学士之时,索额图还是没有将明珠放在眼里;但事实证明,索额图确实轻敌了。
03明珠成为康熙心腹大臣除掉鳌拜以后,康熙考虑裁撤三藩的事情,毕竟“三藩所用饷银半耗于天下”,朝廷确实支撑不起,再加上三藩逐步发展成为朝廷的隐患,不利于康熙加强皇权。
康熙将“漕运、三藩与治河”三点视为国策,写在纸上贴在宫内的柱子上,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提出裁撤三藩,所以康熙需要等。
很快平南王尚可喜主动提出要撤藩,请求康熙能允准他回辽东养老;康熙收到平南王尚可喜的上疏,很是高兴随即下旨同意。
镇南王耿精忠与平西王吴三桂得知消息,很是慌张,为了试探康熙是否真的要撤藩,主动上疏请求撤藩,康熙就坡下驴,全部允准。
但朝中关于裁撤三藩有不同的意见:以索额图为首的大部分大臣都不同意对吴三桂撤藩,而明珠体察圣意,知道康熙想要撤藩,便在朝堂之上支持康熙撤藩,康熙力排众议当即宣布“裁撤三藩”
“吴三桂等人蓄谋已久,如果不尽早除掉将养虎为患。如今撤藩会反,不撤也会反,不如先发制人。”但没过多久吴三桂杀掉云南巡抚朱国治开始起兵造反,康熙得知消息召集议政王大臣商量对策;索额图建议康熙杀掉支持撤藩的大臣,但康熙直接拒绝了,说:“撤藩是我的意思,他们有什么罪?”并且告诉大臣们:“之前我主张撤藩,只有明珠知道我的心思。”“之前商议撤藩,只有明珠做事符合朕的想法。“经历此事明珠自然明白索额图与自己不和,二人注定水火不容;而明珠也正因为支持康熙撤藩,慢慢成为康熙所倚重的心腹大臣。
8年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对大臣们:“当时有人建议杀掉主张撤藩的大臣,若是我听了,他们就要被冤死了!”“当时有请诛建议者,朕若从之,皆含冤泉壤矣!”即便是康熙没有明说,朝臣们也很清楚康熙是在挖苦自己的叔岳父索额图。
04索明党争而明珠呢,已经纠正他并非惠妃的哥哥,也并非皇长子胤褆的亲舅舅;不过明珠的立场是:只要是支持太子跟索额图的朝臣就是他明珠的敌人,索明二人互相倾轧。
从明珠支持康熙撤藩开始,康熙越来越看重明珠;从索额图建议康熙处死明珠开始,明珠就已经将索额图视为自己的敌人。
从索额图建议处死明珠的第二年开始,明珠被提拔为武英殿大学士,与索额图平起平坐,人称“明相”
其实康熙之所以提拔明珠为明相,也是有私心的,毕竟索额图权倾朝野,无人能牵扯不利于加强皇权;康熙扶持明珠与索额图明争暗斗,“坐视不理”,其实也是在“坐收渔利”
索额图因起点低,性情很是乖张,喜欢排除异己,若是朝中出现新人,比如科举考试后出现的进士、探花、榜眼还有状元,索额图都会主动示好,若是跟自己站到一条船上,自然相安无事,但若是拒绝自己的好意,就会成为索额图压制的对象。
而明珠为人“比较谦和”,若是索额图压制谁,他便会主动巴结。
明珠虽然是后来者,但是实力上并不输给索额图:索额图与大学士李光地交好,“有不附己者显斥之,于朝士独亲李光地”而明珠与徐乾学站在一条船上,双方可以说谁也不输给谁。
明珠与索额图把持朝中,互相倾轧,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康熙之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是因为他们之间的党争并没有威胁到皇权。
但索明两党之间随着皇子们长大成人,开始牵扯到皇储相争。
毕竟对于英明的君王来说:会利用党争来加强皇权,而不是害怕出现党争;只要明珠与索额图的党争在适当的范围内,不过分,康熙是不会主动出手的。
索额图善事皇太子,而明珠反之,朝士有侍皇太子者,皆阴斥去。
但二人之间的党争越来越激烈,甚至将皇上的儿子们,尤其是康熙最疼爱的太子胤礽牵扯进去,触犯了康熙的底线,索明二人才落得一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只不过明珠更懂得“进退”一些,保住了性命。
05明珠同为奸臣得以保全性命是因为他的“三功”1687年冬,直隶总督小于成龙秘奏康熙:“官已经被明珠还有余国柱都卖完了。”康熙很是生气问高士奇:“为何没人奏报呢?”高士奇“心直口快”,告诉康熙:“因为人都怕死!”我们在看《康熙王朝》的时候在明珠的寿宴上,大学士李光地当众宣读弹劾明珠的奏疏,紧接着明珠被抓了起来。
但其实真实的历史上弹劾明珠的并非李光地,而是御史郭琇;康熙下定决心要铲除明珠一党,直接罢免了明珠大学士的头衔,并没有关押起来;与索额图关在狱中活活饿死相比,明珠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同样是党争的奸臣,明珠之所以得以善终,是因为他的三大功劳:第二大功劳:收台湾;明珠在康熙收台湾的过程中,确实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1681年郑成功之子郑经病逝以后,郑经的长子被杀,年仅12岁的次子郑克爽承袭延平王爵位福建总督姚启圣上疏康熙,请求朝廷抓住此时机出兵;而明珠也建议康熙趁机收台湾,并且提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收台湾是一场硬仗,必须要由一人统一指挥。
康熙接受明珠的建议,让福建提督施琅全权负责攻台事务,2年后台湾收复;可以说明珠虽并没有参与攻台,但他的功劳也非常大,而且功劳不仅限于此。
台湾收复以后,索额图、李光地等人建议放弃台湾,而明珠、施琅等人则认为“寸土必争”,康熙采纳明珠的建议,设立台湾府。
第三大功劳:沙俄沙俄在大清的北部,一直都是大清的心头大患;1682年,康熙在明珠的陪同下前往东北考察,到达的最远的地方便是乌喇地区;并且在明珠与康熙精心的策划下,康熙下旨黑龙江将军先后两次围攻雅克萨;雅克萨之战大捷,明珠虽没有直接参战,但功劳不可忽视;雅克萨大捷后,沙俄派出谈判团前往北京去大清进行谈判,康熙派除了明珠全权负责谈判事宜,面对沙俄的无理取闹,明珠义正言辞地对设代表团说:“我国向无侵犯尔国之处,尔国人却无故施放枪炮,杀我居雅克萨等地徒手虞人,并屡次纳我逃人。”明珠维护了维护了大清的颜面,沙俄无奈只能从雅克萨撤兵。
虽然明珠没有直接参与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但打好了基础,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06结语1688年因御史郭琇的弹劾,明珠被罢免大学士之职,但并未关押起来,只是交给侍卫处酌情留用;而且没过多久康熙亲征噶尔丹之时,还下旨让明珠跟随,官复原职;但之后的二十年时间,再没有得到重用。
1708年,明珠病逝,康熙派皇三子胤祉前往明珠府祭奠。
明珠出身显赫,但在四十不惑之前一直未得康熙赏识,算是大器晚成的代表;但因他能懂康熙的心思,支持康熙撤藩,逐步成为康熙心腹,与索额图平起平坐,成为武英殿大学士。
在收台湾、抵御沙俄等很多的大事上明珠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因参与与索额图之间的党争,而被罢免;但因其功劳得以善终,与在狱中活活饿死的索额图相比,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