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李弘是怎么死的(1995年,陕西出土一墓志,证实太子李弘的死,绝非正常死亡)

时间:2024-03-28 08:35:35阅读:

李弘是怎么死的(1995年,陕西出土一墓志,证实太子李弘的死,绝非正常死亡)

根据一些史书的记载,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了权力,做出了很多丧尽天良的事情。

随着陕西出土一墓志,曝光1320年前武则天的禽兽之行!史书果然没骗人。

唐朝的先圣们估计怎么都没有想到,天下,最终会落在一个女人手中。

李弘是唐高宗的儿子,也是被寄予希望最多的一个。

他在从小的时候就是储君,也深受唐高宗的重视,唐高宗曾经也评价过,李弘非常仁孝,从来都没有过什么过失,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那么他便是将来大唐王朝的继承者。

据史书记载,李弘早年曾跟郭瑜学习《春秋左氏传》,在听闻了楚世子弑君的事情以后,李弘当即就叹息道:“这种事,臣子不忍听闻,圣贤的经典应该记载垂范后事的好事情,为何要去记载这样的事情呢?”作为老师,郭瑜也给出了自己的答复:“孔子写下了《春秋》,是要将善恶之事都记载出来,将善行劝谏大众,而那些恶行,则用来告诫后世。”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大家都说太子仁德。

在李弘渐渐长大以后,朝廷为了前方的战事不断征兵,若是有逃亡的或者是在规定期限之内没有到达兵营的,都会被直接处死,除此以外,就连家庭成员也要去服兵役。

有的时候,人们不是不想去服兵役,而是确实遇上了一些倒霉的事情。

比如遇到了山贼、劫难、极端气候,亦或是在参军的路程中感染了时疫,都会造成无法按时到位。

可是,按照当时朝廷的法律可不管这么多,一律执行最为严格的标准。

为此,李弘专门上书进谏,阐明了问题,希望能够修订法律,以后家中有士兵逃亡的,也不用受到连坐之罪,一律从轻处理。

面对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提出的建议,唐高宗立马点头同意。

公元671年,唐高宗去洛阳巡视,命太子监国。

而这个时候,也正好赶上了关中地区爆发旱灾,灾民们在无可奈何之下,也闹起了饥荒。

李弘实在不忍心天下苍生受此劫难,因此还专门带领着士兵们前去巡视。

若是发现了有吃树皮充饥的人,他便会命令家仆给这些灾民发放粮食,保证能吃得上饭。

他的善良,不仅是在宫外,同样也是在宫内。

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的母亲萧淑妃因为得罪了武则天,因此一直被幽静在宫中,那会的女孩到了年龄就得嫁人,不然会被人看不起。

可这两位公主却一直没有机会出宫,更没有机会物色合适的对象结婚,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年纪不断变大。

李弘也非常同情这两位姐姐的遭遇,亲自上书求高宗放过两个姐姐,高宗也同样允许了。

时隔多年,虽然已经很难看清李弘当时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皇位,可若是按照正常的故事走向来看,李弘的皇位,已是唾手可得。

然而,现实的唐朝历史上却并没有李弘这位皇帝,取而代之的,是武则天。

若是说武则天早有野心,那么李弘就是一块最大的“绊脚石”

可是,在675年,李弘随帝出行洛阳的时候,在合璧宫绮云殿猝然离世,而那一年,李弘也仅仅只有23岁。

唐高宗非常悲痛,封建王朝家国一体,唐高宗的悲痛,远远超出一般的丧子之痛。

他追加了太子李弘为皇帝,这也是整个唐朝建国以来,第一次有父亲追赠儿子为皇帝,还从来没有过先例,可见唐高宗对于李弘的感情,不是一般的深。

而且,关于李弘的葬礼,也使用的是“天子礼仪”,唐高宗还写下了一份《睿德记》用以缅怀李弘,碑石就立在陵墓的旁边。

根据分析,李弘或许能够成为一个改变唐朝命运的“未来国君”,因此,对于他死亡的真实原因,一直都是众说纷纭。

其中,有两种说法至今仍然争论不休,分别是“被武则天毒死”和“死于肺结核”

而且,这两种说法都有史料能够查询,因此才给后人留下了争论的空间。

比如在《旧唐书·高宗诸子列传》中的记载:“咸享二年驾幸东都,留太子京师监国,太子多病庶政皆决于辅弼。”根据这份资料的记载,当时的李弘因疾病缠身,已经到了无法处理政务的情况。

而当时的唐高宗也有诏书,上面说:皇太子弘,天资仁厚,孝心纯确……,既承朕命,掩欻不言,因兹感结,旧疾增甚,俄迁上宾之驾,谥为孝敬皇帝。

其中的意思也比较明显,意思是太子的我天性十分仁厚,不过因为患上了疾病,加上每天都操劳过度,因此很快就一命呜呼,不过根据唐高宗的期望和太子过去的成就,还是将他封为“孝敬皇帝”

也有专家通过这份诏书的完整版分析出,李弘自从当上了太子之后,就已经感染了疾病,不过疾病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已经无从考证了,可是“肺结核”这种疾病,在四年的发展中足以致命。

而且,顺着这个方向,也能够推翻武则天的“作案动机”

按照一些学者的说法,武则天和太子李弘早已结仇,先不说皇位争夺战,从太子上书嫁女的事情开始,双方恩怨的种子就已经埋下了。

不过在《旧唐书》当中,却并没有发现母子结怨的迹象,毕竟请嫁二公主是在咸亨二年事情,而太子薨逝却要晚个4年的时间,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要间隔四年再去报仇,就有点不太现实了,毕竟,这四年也是太子权威光速发展的四年,对于武则天来说,若要复仇,难度只会越来越大。

还有些专家提到过,在太子李弘去世的时候,唐高宗也才仅仅只有48岁,正值壮年,皇子们也都是成年人,在两代人都能当政的情况下,武则天就算是要除掉太子,自己也不一定能坐稳皇帝的宝座。

这种说法,确实很有道理,不过,另一派还是觉得,武则天在下一盘“大棋”,而李弘,正是其中的关键一步,不得不除。

这在《新唐书·高宗本紀》中也有记载,上面写道:上元二年,四月己亥,天后杀皇太子。

就连《唐历》中也有三处记载,直接将太子李弘嫁公主的事情作为了他和武则天结怨的理由,只不过,在关于死亡的记载中,还是稍微有些不同的。

就在双方吵得喋喋不休之际,1995年,一处墓穴被挖开,并有墓志铭出土,而这个墓志铭,也佐证了史书对于武则天禽兽之举的描述。

其中,一份《阎庄墓志》就显得格外珍贵。

它对于研究唐朝的历史乃至整个阎氏家族的历史,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而经过臧振本人和学者于赓哲的研究后,他们也同样认为:太子李弘的死,绝非正常死亡,在墓志当中,就有佐证。

墓志的主人阎庄,是太子身边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是唐朝大臣阎立德的儿子,在此前的日子里,也跟随过父亲南征北战,甚至是远征高句丽的时候,都有这对父子的身影,因此,这对“上阵父子兵”的组合对于当时的朝廷有着重要的作用。

正是由于阎庄很能“打”,因此也被唐高宗派去保护自己的宝贝儿子李弘。

而阎庄最为出名的职务,便是“太子家令”、“轻车都尉”之类。

在上元二年,阎庄也去世了,年仅52岁。

这一年,也是李弘去世的日子,因此,后来很多人将李弘的死及阎庄的死和武则天挂钩,毕竟,以这两位的身份,没有人还有本事去处理掉他了。

而“武则天杀孩子”,在这么多年的历史当中,一直是不断被争论的。

除了李弘,还有另一位死得不明不白的儿子,名为李贤。

李贤因为触犯了母亲,因此以“谋逆罪”被贬到了外地,后来,朝廷还派出了一位官员去质问他,结果李贤随后不久便直接自杀了。

关于李贤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死的,这么多年来,一直都众说纷纭。

再加上武则天当上了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她本身就充满着很多传奇的色彩,人们总是会先入为主,认为她是一个无恶不作、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女人,就连很多史书当中,都觉得武则天是一个能够随便杀害孩子的狠毒女人。

因此,在历史当中,若武则天真的杀害了太子李弘,也不算一件奇怪的事情。

《阎庄墓志》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令人闻风丧胆:岂意彼苍冥昧,福寿徒欺;积痗俄侵,缠蚁床而遘祸;浮晖溘尽,随鹤版而俱逝;上元二年从幸东都,其年九月廿一日,遇疾终于河南县宣风里第。

而在墓志的最后,还有这样的一段话:剑匣双瘗,斧坟孤永。

这些描述中,有几个透露着李弘死因的关键词,比如:蚁床、鹤版、积痗等。

这也足够推测出,阎庄的死,并非是一般的疾病,而是和太子李弘的死有关。

“蚁床”的意思,便是病床。

而“积痗”所指的是积劳成疾,可见阎庄的病起源于“忧思之情”

阎庄是太子家令,他未来的仕途全都得仰仗于太子,此时高宗体弱多病,而太子李弘却潜在各种危机当中,这对于阎庄而言,无疑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打击。

在673年,阎庄的叔叔阎立本因病而亡,阎氏家族瞬间失去了顶梁柱,也让阎庄本人失去了极为重要的依靠。

674年,高宗称“天皇”,武后称“天后”,高宗的风眩病不断加重,已经渐渐发展成不能听政的程度了,在此之后,朝廷中的所有事情几乎都由武后一个人来料理。

权势斗争,也正是在这个时刻渐渐开始了白热化,太子也处于越来越不利的地步当中。

上元元年,蒋王李恽自杀,紧接着到了第二年3月,武则天杀掉了周王显妃赵氏。

在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里,已经有多人死去,血腥的内斗,无疑让阎庄感受到了更加深刻的危机,而这种危机感,要远远比战场上来得更为强烈。

此时,太子的拥戴者采取过什么样的行动,到现在已经是不得而知,对于这些,史书当中没有记载,专家们也很难以猜测。

“剑匣”一词,最早出自东晋《拾遗记》当中,表示对期望得到赏识之意。

这也能看出:因权势的斗争越来越激烈,皇族接连被杀,连续的打击,使得阎庄忧思成疾,病中又遇到太子薨逝,最终一病不起。

整个《阎庄墓志》中所表达的意思,都是太子卷入了权力争斗当中,最终的结果,是太子病逝。

结合墓志当中的内容,再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就能发现,那里面并没有阎庄的名字,这也许是阎家迫于武后威名而将其除名的结果。

结合其他一些史书的记载,太子和阎庄都很有可能被武后给处理掉了,更惨的是,阎庄这位立下了赫赫功勋的战将,竟然还在“宰相表”中被开除了。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