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是我国梅花鹿养殖的主要省份和地区,从梅花鹿饲养数量上看,已经达到了全国饲养梅花鹿数量的百分之八十。但在养殖方式上,多数还停留在家庭式的庭院养殖方式。
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庭院饲养梅花鹿应注意的三方面问题:一、家庭庭院养鹿在基础设施上存在的问题由于受条件所限,在鹿舍建设上,一般的家庭养鹿都存在一个通病,就是鹿舍面积偏小,不规范,这种格局的家庭鹿场根本达不到科学养鹿的要求,也不利于家庭养鹿向现代鹿业企业转变和发展。其实,无论是规范化养鹿场还是家庭庭院式养鹿场,我们在鹿场建设上要把握这么几点:一是在圈舍种类上,完整的养鹿场要建有生产公鹿圈、生产母鹿圈、仔鹿圈、种公鹿圈、病鹿圈等,圈舍数量因养鹿存栏数量而定,有条件还要建有仔鹿运动场。二是圈舍面积的要求,一般圈舍要在500到700平方米以上,这样的鹿舍可以饲养梅花鹿30到50只鹿。
为什么鹿舍面积要有这样的要求呢?这里有两个原则:一个是梅花鹿不同于其他家畜,具有群居性,所以,在饲养上尽量避免单只或少只饲养,实现群养。另一个是梅花鹿具有一定的野性,所以在鹿舍建设上要达到一定的面积,以30只以上的鹿群为例,平均每只鹿要达到13到15平米的面积。有条件的要建鹿群运动场,面积要达到2000平米以上,这样有利于仔鹿饲养阶段的培育和管理,这也是标准化养鹿的基本要求。
那么有些农户就要说:我家已经饲养梅花鹿多年了,圈舍面积小,又很难扩建,在今后鹿的饲养管理上怎么办呢?因为受条件所限,鹿舍面积小,又要发展养鹿业,在这样一个过渡期里,在饲养管理上,一个补救的办法就是坚持鹿群的驱赶,使其运动。常年上下午的对鹿群驱赶,使其运动,每次要达到30分钟以上,运动时不要太急和太快,要缓慢驱赶,对配种期的生产公鹿要停止运动,以防出现爬跨现象,造成鹿只伤亡。临产母鹿一定要放缓运动,适当驱赶就可以了。同时做到留心观察每只鹿的情况,这样不仅达到了鹿群运动的目的,也能够及时掌握鹿群情况,发现问题做到及时解决。坚持鹿只的驱赶运动又能做到人鹿亲和,有利于鹿群的饲养管理。
二、家庭养鹿的饲料投放问题家庭养鹿缺少科学养鹿的理论,在饲料投放上,一般存在随意性,就是家里什么饲料多就投放哪种饲料。这样会造成饲料单一,提供的营养不全面,反而相对造成饲料成本提高的现象。那么如何来配备饲料呢?这里我就讲两个原则:一个是饲料多样化原则,就是说,梅花鹿属杂食性动物,采集食料品种广泛。可能有些农民对饲料含有多少蛋白质、多少维生素和多少微量元素的具体指标不十分明确。但在饲料配比上我们要把握饲料多样性的原则,就在平时饲料投放时,尽可能地用饲料品种来实现营养的多元化,最大程度地实现营养的全面化,相对降低饲料成本。配比饲料的另一个原则是:按不同饲养阶段,饲料配比也要随时调整。比如:生产公鹿在生茸期就要增加蛋白质方面的饲料投放,这样我们在生茸前期就要逐步增加黄豆和豆粕的投放比例,最高蛋白质饲料可投放到百分之五十的比例。再如:鹿群的越冬期要提高热能饲料比例,这样就可以多投放淀粉类饲料,我们就可以把玉米作为主要的饲料成份,比例可达到百分之七十以上。当前梅花鹿已经进入了配种期管理,对于参加配种的公母鹿,都要尽量多增加一些甜菜和胡萝卜等根块饲料的投放,这样有利于鹿只的发情,提高母鹿怀胎率。
三、家庭养鹿在管理上应注意的问题家庭养鹿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一般家庭没有把养鹿当成主要产业管理,而是把养鹿当成副业,所以家庭庭院养鹿很难实现标准化养鹿的要求。举个实例:眼下已经到了秋收季节,很多养鹿户都把主要精力投放到秋收上,放松了对鹿群的管理。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饲喂时间的不固定,用农民的话,叫“槽子里有草饿不死驴”,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平日里也很难达到标准养鹿和科学饲养。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家庭庭院养鹿的常规管理呢?第一个要求:每天必须做到圈舍清扫一次,特别是雨天必须保持圈舍干净卫生,粗饲料要适量,不能过多投放,对剩余的粗饲料要及时清除,提高鹿只采食欲望。第二个要求:要固定饲喂时间,严格的讲,每天饲喂时间上下不能相差5分钟,有些农户做不到这么严格,那也要尽量地固定时间,这样常年坚持,鹿群就会形成饲喂的条件反射,可大大提高鹿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