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资山熏鸡有着上百年历史,据《卓资县志》记载,卓资山熏鸡是河北籍人李珍和北京籍人张兰太首创的,他们以本地土鸡种“边鸡”为食材,把从原籍带来的熏卤工艺和本地的卤鸡方法巧妙结合起来,制作出口感独特、色泽红润、香气扑鼻的名吃。
解放前,卓资山的熏鸡店铺寥寥无几,新中国成立后,卓资山熏鸡有了跨越性发展。1956年公私合营后,卓资县成立国营食品公司,设立专门的熏鸡生产车间,对外经营销售。同年在国家食品总公司举办的全国食品展销会上,卓资山熏鸡与山东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并列地方禽制品之榜首,被誉为“中国三鸡”,打响了名气。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政策的放宽,卓资山熏鸡焕发出新的生机。除了县国营食品公司,县城里相当一部分人也开始光明正大地做起了个体熏鸡生意,不少会做熏鸡的县国营食品公司职工也纷纷单干。张喜年、赵根有、王二娃、高金锁等老一辈熏鸡手艺人,就是在这个时候开起了自己的门店,一时间,挂着“正宗卓资山熏鸡”牌匾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大街小巷,“熏鸡一条街”更是名噪一时。
卓资山熏鸡有了规模、成了气候,成为县域经济的亮点。同时,卓资山熏鸡也连年获奖,1985年被内蒙古自治区食品系统评为“优质产品”;1986年被评为自治区“名优产品”;1989年在全国熟制品大会上获“优秀产品”称号。在上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确立,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消费制造时代开启,卓资县熏鸡产业也有了提升,一大批民营小企业开始创办。张金涛熏鸡店铺正是其中的一员,采用独树一帜的味道和品质,迅速赢得了广大民众的认可,一跃成为卓资县鼎鼎有名的熏鸡店铺,也带动了其他熏鸡店铺的发展。
2015年,按照“主导、市场运作、融资推进、滚动发展”的基本思路,卓资县总投资1.5亿元建起了占地面积3.7万平方米熏鸡产业园投入运营,园区包括生产区、博物馆、销售区三部分。2016年,“卓资熏鸡”成功获得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颁发国家地理标志证明,这是卓资县熏鸡产业抱团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为卓资熏鸡产业的发展壮大带来新机遇。
这样的美食,难道不足以承受这份自豪吗!
对我个人而言,吃熏鸡这件事还连结着一份母慈子孝的亲情。小时候由于家庭条件所限,生活比较拮据,每年只有在过春节的时候餐桌上才能看到熏鸡。记得有一年春节,妈妈买了只熏鸡,对我说:“来把鸡腿吃了”我回答:“你不吃吗?”妈妈说:“我不爱吃,你吃吧。”我说:“这么好吃的东西不爱吃,嘿嘿,我吃。”而长大之后,妈妈说:“来把鸡腿吃了。”我说:“不爱吃,你吃吧。”妈妈回答:“这么好吃的东西你不吃,你想吃什么!”我说:“我不爱吃,你吃吧。”妈妈边吃鸡腿边抱怨:“孩子嘴越来越叼,鸡腿都不爱吃了。”到30岁时,妈妈说:“把鸡腿吃了”我说:“好的老妈。”我说:“老妈你做的太好吃了!”妈妈:“好吃明天我再买,让你吃腻了,看你还吃不吃。”现在看来,小时候,妈妈告诉我们,她不爱吃,我们信了,吃的心安理得。长大了,我们学会关心母亲,便会想把好东西留给母亲而不愿意接受这份爱。现在我们应该学会接受这份爱,当你吃了,你会发现你的母亲笑的更开心了,因为做父母的能感觉到,儿女还需要他们,他们还有能力爱我们。
后来的自己总会有一种感觉,一只平常的鸡腿,代表了母亲对自己最无私的爱。这样的理解,让我对家乡的熏鸡不由自主的产生了一种说不出的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