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计计名出自一句民间谚语,比喻一种间接对别人进行批评、指责的方法。《红楼梦》第十六回描写王熙凤向贾琏发牢骚时说:“你是知道的,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哪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
但是,“指桑骂槐”用到军事上,则是指一种“惩一戒百”“杀鸡儆猴”的谋略,利用它来保证号令统一,军纪严明,令行禁止,以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传说春秋战国时期,孙武奉吴王阖闾之命操练两队宫女。孙武对吴王说:“请大王以自己最宠爱的左姬与右姬分别担任左队和右队的队长吧,以便其他的宫女们能服从管制。”吴王欣然应允了。接着,孙武又请求在操演时,宫女们必须全身披挂,并正式设执法官一人,传令官二人,金鼓手二人,手执斧铖的牙将熟人,分立将坛两旁,以壮军容。吴王也答应了。说罢操演开始,孙武亲自布阵,传令将黄旗两面,分别授给左右二名队长,让她们执旗作前导,率领本队宫女按照五人为伍、十人为总的编队进行操演。各要步步相随,听金鼓为号令,或进或退,或左或右。一通鼓响,为两队齐起,二通鼓响,为左队左旋,右队右旋,三通鼓响,各自挺剑为争战势。听鸣金,则整队而退。一切均须按令行动,寸步不得混乱。宫女们原是懒散惯了的,根本没有见过战阵,听到孙武的将令,还以为是玩耍的,一个个嘻嘻哈哈,毫不在意。说话间,一声鼓响,宫女们或起或坐,东倒西歪,笑个不住。孙武见状,离坐而起,自责一番之后,重申军令。二次鼓响,宫女们虽已起立,但队形混乱,且仍然嬉笑不止。孙武再作自责,再申军令。三次鼓响,宫女们竟然仍是随意嬉笑。这时,孙武神情严肃,厉声喝问执法官:“军阵之中,三次违令,该当何罪?”执法官回答:“依军法,当斩首。”孙武说道:“战阵之上,士卒不可尽诛,罪在队长,可即将左、右两名队长立即斩首。”。
吴王阖闾听说自己两名爱姬就要问斩,大吃一惊,连忙命大臣伯嚭前去营救,却不等伯嚭到达将坛,他的两名爱姬已经被斩首示众了。这时,孙武再宣布操演命令,两队宫女左右进退,回旋往来,皆合阵法,丝毫不差,且自始至终,鸦雀无声。于是,孙武向吴王禀报说:“两队宫女已操练整齐,一切将听从大王调遣,虽让其赴汤蹈火,也不敢逃避了。”后代兵家便以这一传说来说明“指桑骂槐”计的特点和含义。
指桑骂槐是在和自己有关或激于义愤,对不能不骂的人,而又处于不便公开骂的环境里,为排泄胸中的愤懑,借着一件事物或虚构什么,表面上是骂这件事物,骨子里却骂那个人。它属于一种骂人的艺术,目的是不作正面冲突,而是旁敲侧击的手法,介乎批评与谩骂之间,其态度没有批评那样冷静,也不像谩骂那样泼辣。就是骂也骂得高明,纵使令人听了咬牙切齿,却也抓不到反抗的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