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龙池鲫鱼(龙池,且看鲫鱼怎样“跳龙门”)

时间:2023-10-24 10:19:23阅读:

龙池鲫鱼(龙池,且看鲫鱼怎样“跳龙门”)

说起龙池,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龙池鲫鱼”。从声名远扬到销声匿迹,从124条繁育到30多万尾,“抢救式”保护过后,龙池鲫鱼产业逐步“复壮”,叫响了“国字号”品牌,激活了龙池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池春水。

宫廷贡品从濒危中“复生”。

龙池鲫鱼的“娇贵”是出了名的,在明朝洪武年间成为宫廷贡品,据传清乾隆皇帝专门品尝过。如今,它是南京为数不多的地产鱼类珍稀品种,原先全部生长在六合龙池湖中,全国独此一处。

龙池鲫鱼是生长在龙池湖及周边水域的一种独具特色的鲫鱼,外形以头小、背高、体厚、鳞金、腹灰为特征。自本世纪初以来,由于过度捕捞、水环境变化、其他鱼类入侵等原因,龙池鲫鱼的年产量从高峰时的4500公斤,迅速下降至不足150公斤,甚至一度难觅影踪,抢救性保护迫在眉睫。在六合区委区00的重视下,多部门和相关专家多年努力下,龙池鲫鱼成功“提纯复壮”。2017年,六合区为保护地方特色种质资源,出资成立专门公司,联合南京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南京晓庄学院,在西门农场繁育基地展开了漫长的龙池鲫鱼提纯复壮、良种繁育工作。最终,繁育成功第一批5万尾鱼苗。

2020年9月,“龙池鲫鱼”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评审,成为六合区首个国家级农产品单品类区域品牌,也是华东地区首个鲫鱼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冠以“国”字号桂冠的同时,龙池鲫鱼大规模商品化养殖和推广也在迅速铺开。“项目建设投入使用后,年可出水25万公斤成品鲫鱼,实现销售收入2500万元,净利润达1500万元。同时,基地每年支付约60万元土地租金,建成后可解决近150人的就业问题,后期将逐步推行订单养殖模式,带动周边农民共同参与,着力用联农带农模式促进农民增收。”2021年,龙池街道推动龙池鲫鱼核心示范养殖基地建设,项目落地朱营村孔家湾,占地面积约707亩,分为综合服务、生态养殖、湿地净化三个功能区域,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

鉴于“龙池鲫鱼”的显著品牌价值和潜藏产业致富空间,六合区00将龙池鲫鱼养殖推广任务列入区“十四五”规划。

鲫鱼激活龙池发展春水。

金色稻穗随风摇曳,野鸭嬉戏欢腾,这片怡人的水域看似景区,其实是龙池街道特殊的一块生态基地。这里是已建成的龙池鲫鱼核心示范养殖基地一期工程,小规模成品鲫鱼已投放试养,正全力推进二期工程标准化池塘和综合服务大楼建设。

“朋友们,龙池鲫鱼值得品尝,煮制后肉嫩汤白、细腻爽口、回味微甘、气味鲜香……” 龙池有这样一群走进直播间的“新农人”,以鲫鱼带动的康养和电商产业,水果、蔬菜、土鸡蛋等特色农产品一并进行销售。

打好“龙池鲫鱼”特色牌,“以园带街”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龙池街道在空间上以宁启铁路为界形成了“一体两翼”的发展格局,东翼为六合经济开发区工商业发展板块,西翼为生态涵养区现代农业发展板块。自2015年起六合经济开发区与龙池街道实行一体化发展,街道始终贯彻“以园带街”体制机制,与开发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服务保障开发区为主,着力在服务保障民生、社会综合治理等工作上加大力度,始终把增强百姓获得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努力当好服务园区的“大管家”。今年上半年,龙池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0.75亿元,同比增长2.98%。限上单位销售额47.77亿元,同比增长13.5%。限上单位零售额14.05亿元,同比增长4.9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元,同比增长9%。

一个“龙池鲫鱼”项目,激活了龙池街道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为街道的经济快速发展增添了重要砝码。

长江大保护,书写龙池答卷。

龙池鲫鱼的出名,得益于特殊水环境,水美鱼肥。在六合,滁河自龙池一路蜿蜒奔向长江,这是大自然馈赠给龙池的资源禀赋,同时也赋予龙池更大责任。

按照“治水倒逼促转型,生态优先兴渔业,调控总量,管控环境”的总体思路,采取沉淀、过滤、曝气、生物净化等技术手段,实现养殖尾水的净化。龙池街道从仿龙池湖生态、智慧化建设、一二三产融合着手,模仿原生态环境,在塘口种植芦苇、菖蒲等挺水植物和伊乐藻等沉水植物,混养花鲢、白鲢,让它们吃掉浮在水面的蓝绿藻。基地用的是滁河水,水质至少达到Ⅲ类标准。同时,把养殖密度控制在800—1000尾/亩,仅为一般养殖密度的四分之一,让鱼儿喝上放心水、住上“大房子”,舒心成长。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