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接触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是与黄宗羲和王夫之所并称的明末清初的“三大儒”,那么他到底为人如何?。
顾炎武是出身在江东的贵族,由于小时候受到的影响,注重经世学问,由于反对宦官专权,曾经放弃了科举之道,决定研究经世之学,但是他的书籍还没有完成,明朝就灭亡了,他的母亲王氏以绝食来和大明朝共存亡,去世之前告诉儿子顾炎武,不要效命于清朝。
顾炎武以此为戒,与归庄等人以匡复故明为志,投入了抗清武装,决心反清复明,在起义失败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无休止的逃亡之路,他的逃亡之路可谓是有点闲,他用马匹驮着自己的书籍,来写自己的著作,不可谓不用心。
顾炎武对自己始终严格要求,即便身处逆境却依然没有想放弃,一生不与清朝为伍,对于那些投降于清朝的明朝旧部,他不屑一顾,他的气节,在一定程度上连清朝都敬畏不已。
顾炎武的阅历可以说是深厚的,为清代学术开辟了众多门径。他的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为后世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参考。正是因为明清时期的宋明理学已经有了颓势,但此时顾炎武,在宋明理学的基础上,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开创出了自己的新型治学方法,他所提出的“众治”思想,也为后来的反对君主独裁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清军南渡的时候,曾经一路烧杀淫掠,顾炎武对此写下了一系列的国破家亡的壮烈诗篇,明政权被灭,不尽的抗清起义失败,顾炎武选择暂时返回家乡昆山,但他的斗志一直没有熄灭。
昆山坚守了数日还是被拿下了,将近一半的居民惨遭杀害,顾炎武的两个弟弟被害,他的嗣母自尽以明志,他的挚友亡命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