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西走廊中部的南山之北、北山之南,武威以西、酒泉以东的这个地方,历史上既称为张掖,亦称为甘州。人皆知之张掖就是甘州,甘州也就是张掖。那么,何时为张掖,何时为甘州,孰前孰后?又何名为“张掖”,何名为“甘州”?史志资料为我们作出了基本的答案。
先说“张掖”──。
事实上,我们今天张掖的这个“张掖”,是来自于昨天武威的那个张掖,可说是“东名移西”或曾“东西同名”。汉武帝元狩二年,汉王朝为了赶走匈奴,统辖河西,远通西域,于当年对河西地区实施了两大战役,一是春天派霍去病率骑兵一万与匈奴激战于焉支山,斩虏八千多人,大获全胜。二是夏天又派霍去病率数万骑由北地出发西行二千多里,直抵居延,南进祁连山,歼灭匈奴军三万余人,迫匈奴浑邪王杀休屠王后率四万余众投降汉王朝,从而使整个河西走廊纳入西汉版图。汉武帝为了实施完全控制河西的宏略,于汉元鼎元年派数万人渡黄河修筑了令居塞及以西的长城,并从中原迁来数10万汉民散居河西,开始大规模屯田。这一举措为汉王朝从根本上占领河西,打下了战略性的军事基础和经济基础。接着又于翌年选定走廊中部浑邪王故地角乐得城,设立了汉王朝统管河西的第一个行政建制——酒泉郡。郡名以角乐得故城“泉甘似酒”而得名。郡辖河西走廊全境。汉武帝元鼎六年,汉王朝对残留河西的匈奴穷追不舍,又派大将赵破奴率万骑从令居出发,对匈奴进行了最后扫荡,彻底消除了河西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在疆域扩大,移民骤增的情况下,于是年在酒泉郡空旷的东部,也就是今武威市,设立了张掖郡,郡治在汉武帝元狩二年设置的张掖县。辖域为东到黄河,西至焉支山。
那么,“张掖”何为“张”,又何为“掖”。“张掖”之称缘于什么呢?辞书云:张,“使合拢的东西分开或使紧缩的东西放开”。掖,有两种解释,一为“塞进,把书掖在怀里”。二为“用手搀扶别人的胳膊,借指扶助或提拔。”把“张”与“掖”连接起来的意思是,张开双臂把物体“掖”起来或进行扶助、提拔。对“张掖”地名的含义有几种解释,1997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梁新民著《武威史地综述》中说:“张掖,治所在今武威市张义堡。《大清一统志》:‘张掖废县,在武威县南,汉置,属武威郡。’李鼎超先生《陇右方言》说:“武威城东南百廿里有‘张义堡’,‘张义’,即汉武威郡之张掖县。‘掖’从‘夜’声,‘夜’从‘亦’声,‘亦’音近‘义’而借用耳。”。
“张掖”之名,在几部权威史籍上都有明确记载,如《汉书》说:“张国臂掖,以通西域,隔绝匈奴、南羌,断匈奴右臂。”《大明一统志》载:“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
“张国臂掖”,起先是从何地要“张之国”、“臂之掖”?最早是以哪个地方因名?居住在今张掖的人,外地人一问:“你们张掖的由来是什么?”大都自信地脱口而答:“张国臂掖”。似乎身临其地,古代就是从此地“张国”与“臂掖”。事实并非如此。前述资料表明,公元前111年首次设立张掖郡是在今武威市境,郡治也就在今凉州区张义乡的张掖县。那个张掖县是西汉何年设置的,至今还未考证清楚。但可以说,“张国臂掖”最早指的是西汉武帝元鼎六年设置张掖郡以前的张掖县,而不是“郡以张国臂掖”因名。也就是说,“张国臂掖”是以张掖县因名的。
再说“甘州”──。
综上所述,“甘州”称谓的来由,不外是本地以“甘”字冠名的山、泉而成。
自554年设立甘州之后,以“甘州”为名的建制设撤频繁,隋炀帝大业三年,甘州改为张掖郡。唐高祖武德三年,张掖郡复改为甘州。唐玄宗天宝元年,又改甘州为张掖郡。唐肃宗乾元元年,复易张掖郡之名为甘州。唐德宗建中二年至唐玄宗大中二年,甘州被吐蕃占领。唐宣宗大中十年至北宋仁宗天圣六年,甘州为回鹘所据,设“甘州回鹘牙帐”。自北宋仁宗天圣六年五月至南宋理宗宝庆三年的近两百年间,甘州被西夏统治,期间设甘肃监军司。元世祖至元元年,升甘州置甘肃路总管府,元至元五年改为甘州路总管府。至元十四年,中兴行省治所由宁夏府移至甘州,元至元十八年为河西行省,旋改为甘肃行省,元至元二十二年撤销。元至元二十三年在甘州设立甘肃行中书省。明代,在甘州曾先后设置甘肃卫、甘州卫、甘州五卫等。清雍正三年,改明代甘州卫为甘州府,至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为止,甘州府建制正式存在186年。整个中华民国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2年间,再无以“甘州”命名的建制。2002年6月28日,随着张掖地区撤改为张掖市,遂将原县级张掖市撤改为甘州区。从而,此前销声90年的“甘州”又出现在社会变革的建制序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