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古的尧帝时期,黄河两岸洪水泛滥,无情的大水毁坏了人们的家园,给老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尧帝召集各部落首领商议治理洪水的事情,希望有人能担此大任。
部落首领们推举了以为叫鲧的大臣,尧帝虽然对鲧的能力有所怀疑,但最终还是派鲧去治理水患。
鲧采用堵的方法来治理洪水,他带领百姓在河道中央修筑堤坝,想挡住洪水。
可洪水在堤坝后面越聚越多,最后把堤坝冲垮了。
鲧任职九年,治水毫无进展。后来,舜接替了尧帝,他把治水不力的鲧放逐到偏远的羽山去了。鲧的儿子大禹决定接替父亲来治理水患。
此时大禹刚刚新婚,但为了治水,他告别了妻子涂山氏,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征程。
大禹带领着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中原大地,就连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走过了万水千山,大禹终于绘制出一幅黄河河道图,这张图帮助禹了解到河水的走向,并找到治理洪水的好办法。
忙于治水的大禹,连回家的时间都没有。有一天,大禹路过家门时听到婴儿的啼哭,才知道妻子为他生了孩子。他含泪对着大门身鞠一躬,转身向工地跑去。
大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参照河图,以疏导的方式治理洪水。
这样的方法使得水流能够顺利流向东海,不在中途堵塞。
大禹在外奔波了十三年,当他第三次经过家门时,他儿子已经十三岁了。
儿子跑出家门迎接父亲,大禹深情地对儿子说:“告诉妈妈。等治理好洪水后我一定回家。”说完就向前奔去。
在大禹的辛勤治理下,咆哮的河水开始平缓地向东流去,昔日被淹没的山陵、农田又变成了肥沃的土地,老百姓又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