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声。
外食,这两个汉字合成一日本词,就是我们说的下馆子。日本在战争以及战败后物质匮乏的年代发放外食券,有了它才能在外面吃喝。这种票券直到1969年才取消。相对而言,在家里做饭做菜吃,叫内食。买盒饭等成品,不论在哪儿吃,都叫作中食。网上报道,某女多年不外食,便攒下一笔巨款——值此物价高腾的年头,这种事也足以成新闻。
和儿孙们外食,享一下所谓天伦之乐。我竖起一次性筷子,向左右掰开,孙女看了说:爷爷,应该这样掰。原来她上小学,在学校里吃一顿饭,被教了吃饭的规矩。例如一次性筷子,她拿起来横在胸前,两手上下掰,以免用劲儿过大,碰到旁边的人。这就是常听人夸日本人的凡事顾及旁人吧,但我想到的是日本政治思想学者丸山真男说的:学校和军队给近代日本人的精神形成和衣食住变革以最大的影响。据说,他们很爱吃的咖喱饭来自海军,酒馆里常见的肉炖土豆出自陆军。
不过,陈寿3世纪后半撰《三国志》,记倭人“食饮用笾豆,手食”。考古也未曾发现倭人有使用筷子的迹象。讲这些神话的史书《古事记》是712年编撰的,可能那时候,也就是8世纪,日本逐渐普及了筷子,不再像卑弥呼女王那样手食。似乎17世纪欧洲还手食,当时的法国作家蒙田写道:“我吃得快,经常咬舌头,咬手指。”。
筷子,生之用,却也关系死。中国人祭奠死者,米饭上插一双筷子,所以吃饭时忌讳把筷子插在饭上。日本是人死火化,遗属拾遗骨,用长短不齐的筷子夹遗骨传递,放入骨灰罐。箸与桥谐音,帮死者渡过三途河,因而餐桌上忌讳用筷子传递食物。
日本规矩多。膳上摆饭食,米饭在食客左手,酱汤在右手,一位明治天皇的玄孙写书说:这是因为《古事记》中说,伊耶那岐神从黄泉国回来,洗左眼生出天皇家的老祖宗天照大神,因此以左为尊。而且事关日本对稻米的信仰,哪怕是左撇子,也不可以把汤和饭掉个儿。
这玄孙写的书叫《日本的礼仪作法》。影视上常见日本人动筷时说一声“いただきます”,放下筷子时说一声“ごちそうさま”,有的还合下掌,令我们感叹彬彬有礼。若译作我吃啦,吃饱啦,未免少了点礼貌的味道。他解释:食事是神事,烹饪、稻作以及酿酒也都是神事,所以日本人说“いただきます”,感谢大自然的恩惠,这些食物为你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说“ごちそうさま”是感谢为自己忙乎了这顿吃食的人的劳动。如果是自炊,那就是感谢种稻种菜的,打鱼制盐的,以及做碗的,运货的,供水供电的,总之,一句话谢尽天下。他没说他的四世祖用膳时说不说这两句,但这番说法只怕是明治时代立神道为国教以后才编的。
我以为与佛教有关,却也是想当然。据一位僧人兼学者调查,各宗各派的食事作法没有说这两句的。曹洞宗进食前后擎钵至额,但默不作声。日莲宗1972年修改食事作法,倒是从民间习俗采用了这两句,以便僧俗共励信行。民间又是何时有了这种习俗呢?是昭和时代。昭和初期小学校里感谢天皇以及父母,说我吃啦。战败后去掉了感谢之辞,只剩下我吃啦、吃饱啦。这些人长大,为人父母,使这个习惯普遍化,吃饭时随口一说。
道元似乎与典座有缘,又写道:在天童山修行时,一日午饭后在廊下遇见典座晒海苔。只见他“手携竹杖,头无片笠。天日热,地砖热,汗流徘徊,励力晒苔”。道元上前问:典座法寿?答曰:六十八岁。又问怎么不使唤人,典座说“他不是吾”。天这么热,何必呢?典座说“更待何时”。
筷子,这个叫法古已有之,但我们常以为箸是古称,看见日本还用着,情不自禁觉得雅。若翻译成现代中国话,那就是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