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记载:北宋庆历七年,琅琊寺住持为了招待时任滁州知州的欧阳修来琅琊山游玩,特意在山脚下峻峭的山壁旁建造了一座具有江南特色的小亭。此后,欧阳修常与友人到亭中饮酒赋诗,因其年龄最高,故自号“醉翁”,“醉翁亭”也由此得名。
悬挂在斗拱下的“醉翁亭”三字匾额为苏轼亲笔题写,亭内立柱上还有数幅楹联,其中最著名的一幅:“饮既不多缘何能醉,年犹未迈奚自称翁”。上联是欧阳修暗示自己虽有才华但朝廷不重用,所以就算喝不多也想醉,下联是欧阳修自嘲自己已经老了无法为国效力。
依山傍水的醉翁亭,在宋代初建时只有一座亭子,到了明代,建筑群已扩建到九院七亭,至今亭园内还有醉翁亭、宝宋斋、冯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览余亭等九处风格迥异、互不雷同的景点,人称“醉翁九景”。
出“醉翁亭”,穿过“醉翁行乐处”,便到了“古梅亭”。始建于明嘉靖十四年的古梅亭,原名梅瑞堂,是时任滁州判官的张明道,为欣赏欧阳修亲手种植的一株梅树而建。生长于亭前的“欧阳修手植梅”,又称“欧梅”,历经数百年风霜雨雪,仍枝繁叶茂,是全国“四大梅寿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