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曾巩的评价(为何评价曾巩文章“如波泽春涨”?作家马伯庸的理解是……)

时间:2023-09-13 08:21:52阅读:

曾巩的评价(为何评价曾巩文章“如波泽春涨”?作家马伯庸的理解是……)

在唐宋八大家中,曾巩的诗词不如欧阳修、苏轼等其他七位声名显赫。他的官运也不算亨通,直到1082年,才被宋神宗擢升为正四品的中书舍人,那时他已63岁了。一年后,曾巩于江宁府病逝。

曾巩开篇半句废话也没有,直接就说“熙宁八年夏,吴越大旱。”点出了紧张局势。

紧接着,他并不浓墨描写旱灾有多惨痛,也不急着夸耀赵抃的威廉明道,而是写赵抃连续问了属下七个问题:“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

每一条政策,每一个数字,都是沉甸甸的。曾巩深知基层民情,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用数字和实务说话,要比辞藻更有力量。

列举完那一系列举措,曾巩才发出感慨:“其施虽在越,其仁足以示天下。其事虽行于一时,其法足以传后。”。

整个这一篇救灾记,从开篇的七个疑问,到结尾的创作初衷,结构一而贯之,从头到尾紧扣着“实际”二字。曾巩一肚子才学,却用了最朴实的数据罗列。对于赵抃的功绩,他只淡淡说了一句“皆公力也”,非常简单,因为不用再多说了,论证的力量已经达到。谁看了这篇,都不会忽略掉赵公在其中做出的巨大贡献。

图片:上海图书馆提供。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