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敖包是坟墓吗(大草原上的敖包从地理标志到祭拜神物现在则成了文化旅游名片)

时间:2023-09-09 15:30:40阅读:

敖包是坟墓吗(大草原上的敖包从地理标志到祭拜神物现在则成了文化旅游名片)

走过险峻的白道,下山后车到武川县城可可以力更镇,我们没有在此停留,我们的目的地是召河大草原。过了可可以力更镇后车往左拐,不久穿过一排排山头,暮然间一片天际相连的绿色展现在眼前,哦,我们盼望已久的“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终于到了,眼界里的原野无边无际,望不到尽头,其宽阔无垠的情景让人震撼,大客车里顿时发出一阵惊叹声。

此时汽车也脱离了公路驶入了一条土路,这是一条似乎在草原上随意行车而碾压出来的路,汽车就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沿着旧的车辙前行,不久在一个有着几条岔道的土路边出现了一堆大小不一的乱石,引起了我们的好奇,正当我们纷纷猜测这堆石头是否用来建房而又觉得不妥时,内蒙公司的员工说这是还没建好的敖包。哦,这就是我们心目中那个神秘又神圣的敖包?大家都不约而同的有惊讶之感,这与我们印象中的敖包反差太大。 。

敖包是蒙古语,也有译成脑包、鄂博的,意思就是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据《大清会事例·理藩院·疆理》记载:“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河为标识,则垒石为包,曰鄂博。今称敖包。”这个记载说明素来就“行则车为室,止则毡为庐”的游牧民族生活在辽阔无际的草原、沙漠上,没有山丘、河流、树林之类的地标,行政区划、游牧分界无以识别,为了生活和生产的方便,便垒起各种各样的石堆作为指路、辨别方向和地界的标志,这就是敖包的最初来历。

现在敖包早已不止当初的指路、辨别方向和地界的作用了,已逐步演变为神物,成了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载体。每年农历五月或七月是蒙古族祭敖包的活动时间,牧民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敖包下,用松柏、红柳、五彩花卉将敖包装饰起来,在敖包前摆设奶食品、“阿木苏”、糕点等供品,正面桌上摆放全羊。祭奠仪式由深孚众望的长者主持,主持人亲自向敖包焚香、敬酒、献哈达、唱祭歌,并请喇嘛念太平经。此时,漫山遍野前来祭祀的人们跪伏于地,三拜九叩,默祷“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畜兴旺,无灾无病,万事吉利”。祭奠仪式完毕,主持人将供品分送大家享用,同时开始摔跤、赛马、射箭的“男子三技”游戏并开怀畅饮,尽兴狂欢。其间,老年人要取出圣水给畜群洒注,青年男女则借此溜出,登山游玩,相互追逐,谈情说爱,约订终身,著名的《敖包相会》歌曲中所唱的就是这种青年男女在敖包前约会的情景。

据说蒙古族祭祀敖包缘于古代的祭圣山,而祭圣山又与成吉思汗有关系,《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在早期被蔑尔乞特人追赶时藏在不罕山里,蔑尔乞特人绕山搜索三圈也没有抓住他。成吉思汗脱险后说:“不罕山掩护了我,保住了我的性命,我将每天祭祀,每日祝祷,让我的子孙都知道这件事。”说完,即“挂其带于颈,悬其冠于腕,以手椎膺,对日九拜,酒奠而祷”。后来忽必烈将成吉思汗许下的愿制成了典例,从皇帝、王公大臣到普通的牧民每年都要祭山。由于草原上很多地方没有山或离山较远,人们就用石头或土堆堆起一座“像山”一样的山用于祭拜,《蒙古风记》载有“垒石像山,视之为神”,蒙古人就把这样的“山”称之为“敖包”。其实草原上的游牧民族祭祀敖包的历史很悠久,据《汉书·匈奴传第六十四》记载:“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蒙古人祭敖包就是这种古俗的延续。如今人们出门远行,凡路过敖包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一般以三、六、九为数,代表六六大顺以求吉祥。

我们乘坐的大客车已经行驶在希拉穆仁草原上,放眼望去,草原上除了绿色还是绿色,看不见任何一处可以作为辨别方向的地标,这时我才体会到敖包真是草原上用来辨别方向不可缺少的标志。汽车就在这旷野里沿着旧车辙行驶了大约半个小时后远远的看见绿野里出现了一些小圆点,渐渐的越来越近,这些小圆点变成了一个个蒙古包,上午时分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在一处有围栏的蒙古包前,汽车还未停稳就有一群穿着蒙古服装的牧民们骑着马呼啸着奔跑到车前列队欢迎我们的到来,给带队的领导敬献了一条代表长生天的蓝色哈达,奉上了一杯醇香的下马酒,还说了一通话,说些什么我没有听懂,应该是蒙语吧,如果是蒙语那就是我到内蒙以来第一次听到。也许是高原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太强的原因,牧民们的脸都呈暗红色,特别是颧骨处乌红发亮,一眼看去似乎没有洗干净,身上的衣服也好像好久都没有洗而失去了原色,他们骑在打着喷鼻、蹄子不停刨地的马上显得彪悍、粗犷而率性,这就是成吉思汗的后代。

欢迎仪式结束后首先举行的是敖包祭拜,据说蒙古族传统的敖包祭祀形式大致有三种:一是血祭,即宰杀壮牛肥羊供奉在敖包前以祭祀神灵。二是洒祭,就是“洒注礼”,即在敖包前滴洒鲜奶、奶油、奶酒等物以祈求幸福。到了近代,还增加了白酒、点心等祭物。三是火祭,即在敖包前堆干树枝或干牛马羊粪点燃,祭祀者排队绕火三圈,边转圈边念着自家的姓氏,然后供上祭品,把全羊投入火堆里。火烧得越旺越好,因为这象征家族各业兴旺。这次牧民们举行的是洒祭,这使我想起我们汉人不是也祭拜泥菩萨吗?虽然风俗各异,但何其相似。祭祀完后我们在敖包前照了一张像。

敖包相会。

这个敖包是常见的重叠圆锥体,除了插有树枝,挂有五颜六色的彩布或彩纸外,旁边还插着明晃晃的关公刀和三股钢叉,似乎有一股肃杀的气氛,与我们平时所熟知的男女青年围着敖包唱情歌的情景大不相同。东道主说敖包前摆兵器是源于1219年至1224年成吉思汗进行西征时,他的西征军中有唐朝中书令郭子仪的后裔郭宝玉等许多汉族将领,这些汉族将领统帅下的汉兵对中原人民最尊重的关云长无不顶礼膜拜,他们每到一地,都要在蒙古包前祭上一把关公的大刀,以祈求战斗胜利、人马平安。到了元末顺帝元统元年,有一位希拉穆仁当地的牧民,得到一把当年祭奠在蒙古包前的关公大刀,农历五月十八那一天,这位牧民00地将关公大刀扛到红格尔敖包前,将它高高祭起。从那以后,每年祭敖包时,都要插上顶端装有一只三叉矛的苏力德和成吉思汗、忽必烈用过的刀枪,以表达子孙们对祖先开疆扩土的煌煌武功的敬仰,这就是敖包前插有兵器的起源。

东道主说敖包并不是我们平常印象中的只有一个大石堆,有很多种类,有专供成年男、女祭祀的敖包,地区性集会的盟级楚古拉干敖包,旗级的和硕敖包和苏木级敖包,还有归一屯所有或归数屯所有乃至归一家私有的敖包,等等。从敖包的组成数目上看,有的是单独的一个敖包,有的则是敖包群,如有七个并列的敖包,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各陪三个。有的一个大敖包居中,东、西、南、北各陪衬三个小敖包,成为十三个小敖包群。敖包大多数都筑在山顶或丘陵上,多数用石块堆成,一般呈圆锥形,有的高约数丈,顶端植有柳树枝条或者榆树枝条,其形状好似烽火台,遥遥望去,就像一座座尖塔,直入云天,傲视苍穹,显得十分神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敖包顶上,一般都插有三根“玛尼杆”,挂着部落的旗帜,正面紧靠敖包安放着一把明晃晃的三股钢叉,包前有石制的贡桌。敖包均有名称,大都以所在之山名或地名定。这些敖包知识我以前没听说过,也没有见过,现在身临其地,真是长见识了。

佛教传入蒙古地区以后,特别是清代喇嘛教的传播,使敖包的祭奠活动和宗教活动结合了起来,为它增添了宗教色彩,就像红格尔敖包传说一样已经被神化。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