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很多人都想改变别人,让别人在自己的影响之下变得符合自己的标准,能够按照自己所思所想来做事,但经过一番周折才发现去改变别人并非易事,反而远比想象中要艰难。
《庄子》中有句话说:形莫若就,心莫若和。虽然,之二者有患。就不欲入,和不欲出。
在表面上要迁就和顺从想要改变的对象,而内心却要对之循循善诱。即使这样,两种态度依旧存在很大的隐患,所以迁就不能陷的太深,诱导不能做的过于明显。
改变一个人困难重重,所以在庄子看来与其改变别人,不如先着手于自身,先改变自己再去改变他人。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去迎合他人的喜好,目标对象喜欢什么就跟着对方做什么,尽量学会迁就对方,这样才能取得目标对象的信任,然后在相处的过程中对其潜移默化的引导,将其向正确的方向引导,让目标达到不犯错误的地步。
但是迁就和诱导又不能过于明显,迁就对方,自己不能陷得太深,这样就会表现的过于亲密;诱导目标也不能过于明显,这样就很容易让对方发觉你的意图,导致全部努力前功尽弃。
先改变自身,再通过自身去改变别人,引导他人,是一种圆滑的思维方式。这样既避免了与对方的正面对抗,也达到了改变和引导对方目的。
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和习惯,永远不如改变自己容易。所以在处事之前应当动用自身的智慧,为自己塑造一个更加有利的环境,圆滑的解决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
二、贤大夫蘧伯玉在训诫后人时说过: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意思是说,难道你不了解螳螂吗?愤怒的举起臂膀想阻碍车轮前进,却不知道自己并不能阻挡车轮,这是螳螂太高估了自己的力量。
螳臂当车,以微末之躯阻挡车轮那样的巨无霸,与之硬碰硬,最终的结局只有在车轮压过的时候螳螂同泥土化为一体。所以说“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如果一个人无法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力量,执意选择硬碰硬,结果必然与螳螂无异。
在《庄子》中有这么一段话: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为其杀之之怒也;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时其饥饱,达其怒心。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顺也;故其杀者,逆也。
养虎的人怕激发老虎的凶性,从不用活物喂养;怕老虎因撕裂动物变得兴奋,所以从不用完整的食物喂养它。掌握了老虎的饮食,了解它的习性,即使与人不同也会亲近喂养它的人。这是因为养虎人顺应了它的性子,而被老虎吃掉的养虎人,正是因为他们违逆了老虎的习性,想要强加改变它。
认清自身的处境和力量,采取柔和的方式去应对问题,而不是高估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硬碰硬,一味的粗鲁和莽撞终将会为自己带来祸患,如螳螂般得到一个惨淡的结局。
三、《道德经》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天下万物中没有比水更柔软的事物,然而在攻击坚硬这方面也没有什么能够胜过水,所以没有什么能够替代水,水能够以弱胜强,以柔克刚。
柔软一向是弱者的代名词,刚硬一向是强者的代名词,老子通过水指出弱者可以战胜强者,柔软的可以战胜刚强的。而庄子所提倡的“迁就而诱导”便是给“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提供了一个在人与人之间的可能性。
通过迁就对方摸清一个人的脾性,而后利用自身的弱势一步步引导,将一个人向着相反的方向引导从而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
如果面对强势之人硬碰硬,不仅无法改变对方,还会使自身付出极其惨烈的代价。所以在面对强者时,我们应当充分认清自身所处环境,仔细衡量所拥有的力量,不做不自量力的事情。
而是利用自身的弱势,以一种圆滑的处事方式,通过潜移默化的引导兵不血刃的瓦解对方的强势,从而达到以柔克刚的目的,如此才是最佳的处事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