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追忆」纪念朱光亚丨回去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林俊成)

时间:2024-02-11 22:54:20阅读:

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追忆」纪念朱光亚丨回去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林俊成)

纪念朱光亚回去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

林俊成人生为一大事来。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却是新中国血脉中激烈奔涌的最雄壮力量。细推物理即是乐,不用浮名绊此生。遥远苍穹,他是最亮的星。

——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朱光亚颁奖词纵览全局,心系祖国。

朱光亚,中国核事业的领航人,他保卫的是国,捍卫的是大国尊严,展示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傲骨。他是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利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他历任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教授,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研究院副院长、国防科工委科技委主任、中国科协主席、中国工程院首任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当选2011年“感动中国”人物。

名师教导投身物理学朱光亚,湖北武汉人,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院原子核物理专业,中国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科学家。在拥有50余年党龄的朱光亚心中,党和祖国的需要,就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18岁那年,朱光亚转入位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理学院学习物理学,其间,他接触到了地下党员,开始接受共产主义思想的熏陶。

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在美国求学留影1949年秋,朱光亚顺利于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

回归祖国哪里需要哪里去1950年初,面对美国经济合作署向朱光亚抛出的橄榄枝,他果断拒绝了挽留,自筹经费,取道香港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动身前,朱光亚牵头组织起草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留学生回国参加国家建设,先后有52名中国留学生在公开信上签名。

“同学们,听吧!祖国在向我们召唤,四万万五千万的父老兄弟在向我们召唤,五千年的光辉在向我们召唤,我们的人民在向我们召唤!回去吧!让我们回去把我们的血汗洒在祖国的土地上灌溉出灿烂的花朵……”归国心切,时不我待!朱光亚抢在美国对华实行全面封锁之前,于1950年2月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辗转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朱光亚回国之初,我国国防科技建设尚处于准备阶段。按照组织安排,他先被派往北京大学物理系任教,又作为翻译前往朝鲜战场参与停战谈判,再到吉林大学培养国家急需的物理学人才……真正做到了“哪里需要哪里去”,并且无论去到哪里、面对什么样的工作,他都是全力以赴、毫无怨言。

投身事业攻关研制钱学森、邓稼先、朱光亚在一起1956年,新中国决定发展自己的原子能事业。这一年,朱光亚不仅光荣地加入了中国,而且参与筹建近代物理研究室,担负起为新中国培养第一批原子能专业人才的重任。从这一年开始,他全身心投入到中国原和核工业的伟大建设事业达半个多世纪。他说:“我这一辈子主要做的就这一件事——搞中国的。”朱光亚和钱学森在一起探讨问题在中华大地上,第一颗原爆炸、第一颗爆炸、第一次核航弹空投爆炸试验、第一次“两弹”结合试验、第一次地下核试验等一系列重大试验,都是在朱光亚的参与组织领导下进行的。

朱光亚不但被誉为中国科技“众帅之帅”,也是一位各方公认的战略科学家。他始终走在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着眼国家科技长远发展,在原子能和平利用的推动、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的研究和制定、863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前期论证、中国工程院的创建等重大工程和科技项目等诸多方面功勋卓著,有力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和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发展。

1994年,朱光亚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担任中国工程院第一任院长、党组书记。他领导建立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程序,为中国工程院的初创和发展做了大量奠基性和开拓性的工作。

1996年,72岁的朱光亚被推举为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1999年,75岁的朱光亚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惊叹中国在原和上获得的巨大而迅速的成功。后来李政道了解到,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有一支了不起的科学家团队。他在西南联大的同窗好友朱光亚在这个科学家团队中起了非常重要的领军作用。李政道脱口而出,称赞朱光亚是中国科技的“众帅之帅”

遥望苍穹,“朱光亚星”熠熠生辉!“两弹一星”精神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不竭力量!

供稿:绵阳市地方志编纂中心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