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南京十大怪(寻迹江苏老地名|那些“讹传”的南京地名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4-02-24 10:26:00阅读:

南京十大怪(寻迹江苏老地名|那些“讹传”的南京地名背后的故事)

据不完全统计,自从六朝以来,古城南京的区域内大概诞生了六千多个地名,一些在历代的传承和流转中改变了最初的模样。

较为典型的例子,是位于南京城南的老街、明代秦淮灯会的举办地——“评事街”看到这三个字,不少人会以为这里是以前调解纠纷的所在。其实不然,“评事街”最初的正确写法是“皮市街”,早在明代就已出现,当时叫做“皮作坊”后来,这里成为皮货摊贩市场,被人们称为“皮市街”,民间传来传去,就成了“评事街”

比如老门东街区的“剪子巷”,其实和剪刀没啥关系。明代这里是兵器仓库所在地,巷子内存储箭簇,故名“箭子巷”,后讹传为“剪子巷”;城北有个怪地名“三步两桥”,本名是“三铺两桥”,因为此地当年非常荒僻,只有两座小桥、三座铺子而已;朝天宫附近的“黄鹂新村”源自当地消失的“黄鹂巷”,而再往前推,动听的“黄鹂巷”本是不太好听的“黄泥巷”,从“泥”到“鹂”,体现了南京方言中“n”“l”不分的特点;玄武湖畔的西家大塘,如今是居民小区,其实清朝时此地本来是一口大池塘,一个名叫胥自修的人在此种菊建园,百姓称之为“胥家大塘”但“胥”是一个少见的姓,民间遂讹传为“西家大塘”;新街口地区的“王府大街”由老地名“王府巷”衍生而来。这是哪家的王府呢?原来,“王府巷”本为“皇甫巷”,因南唐名臣皇甫晖而得名。从“皇甫”读成“王府”,反映了江南方言中“w”“h”不分的习惯;江苏省中医院附近的“侯家桥”,很多人会以为这里是“侯”姓人家聚居地,其实不然。“侯家桥”最初是“候驾桥”,诞生于明代初年,此地靠近汉西门城墙。朱元璋修建城墙时,来视察工程进度,官员们在这里候驾,此地就成了“候驾桥”;今年是虎年,南京老城南有一个地名叫做“老虎头”,民间传说与西晋时“除三害”的周处有关。不过据史料分析,“老虎头”也是一个讹传的地名,本来应该是“娄湖头”三国时此地是东吴名臣、娄侯张昭的府邸所在。一千多年下来,老百姓叫着叫着,就把“娄湖头”说成了“老虎头”……南京老虎头今貌

热点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