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是很多人常用的保健品,而且也是中药方中常见的药物,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另一味中药地骨皮和枸杞是同一植物上的不同部位。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本草纲目》及其他医药学家对枸杞和地骨皮应用上的区别。
枸杞子用的是植物的果实,中医四大经典的《神农本草经》记载本药“久服坚筋骨,轻身,不老。”对于枸杞的性味有医家认为是味甘、性平的,认为枸杞可以“平补肾阴肾阳”;有的医家认为是味苦、微甘,性寒,可以滋补肝肾之阴。枸杞的归经主要是肝、肾经,可以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比如比较经典的名方如杞菊地黄丸,就是六味地黄丸加菊花、枸杞子治疗肝肾亏虚导致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腰膝酸软的代表。古代医籍记载“去家千里,勿食枸杞,此言其补精强肾也。”提到了枸杞补肾壮阳的效果较好,所以离家不适合吃枸杞。枸杞通过滋补肾阴,还可以治疗阴虚劳嗽。
地骨皮用的是植物的根,味甘、淡,性寒。归肺、肾二经。具有凉血退蒸,清泄肺热。多用于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盗汗等症;还可以用于肺热咳嗽,如经典名方泻白散;地骨皮还可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以及消渴病、虚火牙痛等。
《本草纲目》记载:“其根乃地骨皮,甘淡而寒,下焦肝肾虚热者宜之。枸杞子甘而平润,性滋而补,不能退热,只能补肾润肺,生精益气。分而用之,则各有所主,兼而用之,则一举两得。世人但知黄芩、黄连,苦寒以治上焦之火;黄柏、知母苦寒以治下焦阴火。谓之补阴降火,久服致伤元气。而不知枸杞、地骨皮甘寒平补,使精气充而邪火自退之妙。予尝以青蒿佐地骨皮退热,屡有殊功,人所未喻者。”记载了地骨皮和枸杞子各自的功效,且记载了两药合用既可滋补肾阴,又可清退虚热,对于阴虚火旺之人较为适用,一提到阴虚火旺很多人会想到黄连、黄芩、知母、黄柏,但以上四种药物苦寒,短期应用虽然降火效果良好,但久用伤正气,这个时候用地骨皮、枸杞既可滋补肾阴,又可清退虚热而不伤正气,李时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选择。
枸杞的成人常用量是10-20克,可以泡水、泡酒、煲汤、和其他中药一起煎汤服用,也可以入丸剂、散剂、膏方等;枸杞虽好,但脾虚大便稀溏及湿热重的人不适合单独服用,如果确实需要服用需要配合健脾和去湿热的药物同时使用。地骨皮一般的成人常用量是5-15克,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适合使用。
附方:遗精方:生地、天冬,枸杞子,治肝肾阴虚之腰膝酸软、遗精,脾胃阳虚及湿热重者慎用。
枸杞酒:补虚,去劳热,长肌肉,益颜色,肥健人,治肝虚下泪。用生枸杞子捣破,绢袋盛,密封勿泄气,14日后服用。对于白发者可以加生地黄适量。
治疗骨蒸潮热和一切虚劳烦热,大病后烦热,用地仙散:地骨皮、防风、炙甘草,生姜。
热劳如燎:地骨皮,柴胡,麦冬。
泻白散:治疗肺热咳嗽,地骨皮,桑白皮(炒),甘草(炙),粳米。
杞菊地黄丸:枸杞子、菊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治疗肝肾亏虚导致的头晕、眼花、视物模糊、腰膝酸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