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中国十大服装生产基地(“服装之都”宁波是如何炼成的?)

时间:2024-02-10 23:06:45阅读:

中国十大服装生产基地(“服装之都”宁波是如何炼成的?)

每年10月,桂花飘香的时节,宁波城的星级酒店就住满了的客人。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是来参加一年一度的宁波服装节的。

正如广交会之于广州、云栖大会之于杭州、鞋业博览会之于晋江、智能终端大会之于东莞,服装节也已经成为宁波的名片。

作为我国最大的纺织服装产业基地,宁波遍布1.6万家纺织服装企业,它们平均每天生产400多万套服装,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服装商人。在这里,他们可以用最有性价比的出价买到任何款式的服装。

宁波人把服装这个手艺活做成了一门独步天下的产业。

1997年,宁波举办了第一届服装节,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25届。2019年那届服装节堪称最盛大的峰会。那一次,330个品牌参展,1万多名国内客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国外贸易团洽谈生意,参观人数突破6.5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一场行业峰会背后,城市与产业的共荣共生,表露无遗。

2021年的宁波服装节,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申洲国际董事长马建荣、博洋集团董事长戎巨川、太平鸟董事长张江平等服装行业领军人物悉数到场,并领取了一份“特别贡献奖”

宁波这座服装名城的故事,就从这些人筚路蓝缕的创业展开。

1、从青春服装厂到雅戈尔1979年,宁波南郊的石碶镇上,青春服装厂正在倒闭的边缘徘徊。

说是服装厂,不如说是小作坊,靠着加工订单维持运转,经营很不稳定。工人们制作一件衬衫,只能赚五六毛。工厂利润微薄,工资经常发不出来。人们戏言,“青春服装厂、迟早出洋相”

这样的窘境中,28岁的返乡知青李如成被推举为班长。

裁缝是一门技术活儿,以宁波人最为拿手。所谓“绍兴出师爷,宁波出裁缝”一百多年前,宁波裁缝以擅长制作西装扬名上海滩,当时上海700多家西服店,其中400多家都是宁波人开的。因宁波裁缝首创了中山装,赢得了“红帮裁缝”的美名。

当时,青春服装厂花200多元的高薪,从上海聘请了几位老裁缝。这些上海裁缝的手艺,就是出自宁波红帮裁缝。但是他们对手艺藏着掖着,李如成就抓住机会偷偷学习,半年时间就搞懂了七七八八。

1982年,乡镇领导忽然找李如成谈话,要他出任厂长。

起因是李如成与吉林一家工厂合作,用对方的积压面料加工棉袄罩衫,不仅让对方脱困,还给青春服装厂赚到了数十万的利润,“员工晚上带衣服回家加班做,工资能达到七八十元”

李如成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与上海开开公司寻求合作。这是一家创办于1936年的老字号企业,生产的“开开牌”衬衫是当时的抢手货。李如成抓住上海开开公司希望扩大生产的契机,以诚意打动了对方,双方约定开开公司有偿提供商标和技术,青春服装厂作为开开公司的分厂自行生产和销售衬衫,利润一下子翻了十倍。

借助开开公司的知名度,青春服装厂打开了局面,也让李如成意识到品牌的力量。1986年,宁波提出要把北仑港建成东方大港,李如成注册“北仑港”商标,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

1989年,“北仑港”衬衫年销量达到300万件。就在如日中天的时候,李如成认为“北仑港”地域色彩过于浓厚,决定放弃这个已经小有名气的品牌,从头打造一个全新的自有品牌。

雅戈尔成立后,李如成一方面升级技术和工艺,提高产品的品质同时上调售价,另一方面开辟高端零售渠道,进驻王府井、西单等大型商场。净利润从1991年的两三百万迅速增长到1993年的两三千万。

1994年,雅戈尔摘得了中国十大名牌衬衫的桂冠。李如成投入巨资,从日本引入缝纫设备,从法国引入设计制版系统和自动裁剪床,从德国引入整烫设备和自动吊挂线,杀入西服领域。

先进的技术带来了工艺的巨大进步,雅戈尔西服逐渐打开了市场,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高品质的品牌认知,市场占有率也随之快速攀升,到1999年成为全国综合市场占有率第一名。

1998年,雅戈尔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市值316亿元。以YOUNGOR品牌为主,衍生出MAYOR、HartSchaffnerMarx、HANP等品牌矩阵。凭借衬衫和西服两大拳头产品,牢牢占据国产男装第一品牌的位置。其男衬衫品类连续24年获得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男西服品类连续21年获得全国市场综合占有率第一。

2、国际大牌背后的隐形冠军1988年,当李如成四处奔忙打造“北仑港”品牌之际,宁波北仑区新矸镇,一家名叫“申州织造”的公司悄然成立了。

这是一家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由北仑区出面牵头成立的合资公司,它的股东包括北仑区第二工业局、上海针织二十也有澳大利亚侨胞叶立培。公司成立后,由于资金没有全部到位,厂房建设迟缓,还欠下了一笔外债,以至于很长时间都没法动工。

1990年,上海针织二十厂副厂长马宝兴被聘任为副总经理。

马宝兴首先做了三件事:一是从中国银行北仑支行贷款300万让公司运转起来;二是从上海针织二十厂请来技术专家给员工做培训。三是还把25岁的儿子马建荣带进了工厂。未来,父子二人将把这家纺织厂打造成“全球最赚钱的服装代工厂”

马宝兴是纺织专家,曾在日本接受专业培训,他带领申洲公司进入中高端制造领域,承接日本婴儿服加工业务起步。当时代工的一批婴儿服出现掉色问题,马宝兴当着全体员工一把火烧光。就是靠着出众的品质申洲公司慢慢打开了日本市场,到1992年即实现盈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马宝兴与马建荣开展管理层收购,从三大股东手里收购了大笔股权,随后马建荣接管申洲。

上任伊始,马建荣就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正在日本疯狂开设连锁店的优衣库抛过来一个大单:35万件服装,必须在20天内交货。

马建荣亲自出马,带领工人日夜奋战按时交付,拿下了优衣库这个大客户。到今天,优衣库已经是申洲国际仅次于耐克的第二大客户。2020年往来营收为57.17亿元,同比增长27.01%。

马建荣深知,对于服装行业,时间就金钱。他立下了15天交付产品的规矩。“大的订单200万件,小的订单4000件,都能做到15天内。这是一条非常搞笑的产业链,从纺纱、织布到制衣和印染,所有环节完全标准化生产,不允许有半点差池”

进入优衣库供应链帮助申洲打响了知名度,伊都锦、伊藤洋华堂等日本服装品牌也随之找上门来,到2002年日本市场占到其营收的92.5%。

2004年,马建荣开始布局附加值更高的运动服领域。他瞄准正在快速扩张的国际运动品牌,以专用工厂的模式保证稳定的产能和品质,先后拿下耐克、阿迪达斯、彪马等国际大牌的长期合作。其在2006年启用的耐克专用工厂每月生产140万件服装,2008年启用的阿迪达斯专用工厂每月生产服装200万件。

充分的市场竞争让服装行业的净利率维持在10%以下,即使耐克这样的超级品牌净利率也不过15%左右,而作为服装代工企业申洲国际每年的净利率却超过20%,超过绝大多数品牌客户。

高利润的原因并不复杂,申洲国际以“产能”和“技术”两大法宝构筑了强劲的竞争优势,产能意味着原材料端的采购溢价能力、成本摊薄能力和客户交付能力,而技术则不断拉高着它与同行的差距。

马建荣对技术的推崇和投入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1998年,他顶住董事会的压力,投入280万美元,购置了意大利生产的拉毛机,这几乎是一年的利润。2005年,申洲国际在香港上市,募集了9亿多港币,马建荣大手一挥全部花了出去,把老旧染色机和织布机全部换成了当时最先进的设备。每年申洲国际光在面料方面的研发投入就超过3亿人民币。优衣库AIRism、耐克Flyknit等面料黑科技背后,都有它的深度参与。到2020年其累计申请了536项专利,其中新材料面料专利有183项。

技术设备方面的巨额投入换来的是强悍的竞争力。通过电脑分色仪申洲把染色准确率提高到99.9%,比印染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0个百分点。依靠次品率的降低,一年就能节省6000万元。

在“产能”+“技术”的双轮驱动下,申洲国际深度绑定知名服装企业,成就了全球服装ODM霸主的地位。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彪马四大客户每年可以为其贡献75%左右的营收。

如今,申洲国际早已成为一家全球化公司,除了宁波,还在越南胡志明市、柬埔寨金边市等地设立了工厂,每年生产约5亿件成衣。

3、从服装到其他1989年,就在雅戈尔成立前一年,郑永刚创办了杉杉公司。

郑永刚是一个经营奇才,他27岁就担任鄞县棉纺厂厂长,因业绩突出,被调到资不抵债的甬港服装厂,该厂以出口为主,一年只能做八九个月,郑永刚接手后改为内销,很快就盘活了这家困难企业。

改革开放后,中国服装产业蓬勃发展。伴随着人们审美的进步,西服成为流行服饰,大江南北从乡村到城市刮起了经久不衰的西服风潮,商场门口排着长队买西装的场面成为每个城市的街景,就连农村青年也开始给《》写信“盼望西服下乡来”

作为宁波服装行业的翘楚,郑永刚与李如成不约而同的盯上了西服市场,而且他们还想到了同一个办法:打广告、做品牌。

1990年,郑永刚一口气谈下上海南京路、淮海路的十家服装店,借柜上架销售杉杉西服。第二年他用借来的6万元在中央电视台打出广告语——“杉杉西服,不要太潇洒”,吸引了无数青年的目光。

电视广告加上线下销售网络,杉杉西服由此一炮打响。

到1992年,郑永刚已经构在全国跑马圈地建了23家公司,2200多家服装店,形成庞大的销售体系,并从西服领域拓展到了衬衫领域。

1996年,杉杉股份在上海证交所上市,募资1.36亿元,成为“中国服装第一股”,也是宁波市鄞州区第一家上市公司。

在旺盛的需求推动下,1997年杉杉西服市场占有率达到37.4%,全年盈利超过一亿元,同比增长69%。郑永刚却高兴不起来:“这家企业快死了,必须找到下一个具有爆发性增长空间的产业。”经过两年的探索,郑永刚看到了锂电池技术的潜力。他说,“我不是科学家,不懂技术,但我能嗅到这是将来世界上最好的东西。”1999年,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正式向锂电池行业进军,当年“中间相炭微球”项目正式列入国家863项目。

无独有偶,李如成也在这个时候产生了多元化发展的构想,1999年进军房地产行业,将雅戈尔服装厂搬迁,在原址上建造商品房。出人预料的是,这个由服装企业打造的商品房销售情况格外的好,这也坚定了李如成进入房地产行业发展的信心。

靠着服装起家的雅戈尔、杉杉就此走上了多元化扩张的道路。

到2020年,雅戈尔全年72.36亿净利润,服装仅贡献9.6亿,房地产业务贡献16.57亿,最赚钱的是投资板块,带来46.55亿的净利润。

2020年,辞任董事长十三年之久的郑永刚复出,担任杉杉董事长。63岁的他说:“我们还是要继续努力奋斗,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争一口气,也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热点知识推荐